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萘乙酸防止红星苹果采前落果答山东省郓城县读者费丹娥红星苹果采前落果一般在8月上旬开始,大量落果出现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若长时间干旱遇雨或采前刮大风,则落果尤严重。预防采前落果最有效的方法是,采收前喷两次萘乙酸,第1次在8月5日~10日,第2次在...  相似文献   

2.
元帅系苹果采前落果较为严重,一般年份落果率达10%左右,对产量、质量均有很大影响,是生产中极待解决的问题。 PR —04 (防落灵)对于防止苹果、梨采前落果,已在国外注册应用。1986年,我  相似文献   

3.
苹果的采前落果是指在收获前的成熟阶段非病虫害引起的自然落果.采前落果的习性主要受品种遗传基因控制,因而不同品种采前落果的轻重不同,轻者造成一定损失,重者往往丰产不能丰收,成为影响果园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苹果发生采前落果的程度依品种而异,除“富士”外,‘津轻’、‘红星’、‘红玉’等我国现在主栽的品种多数都有采前落果现象。因此,有必要制定防止对策。据美国报道,喷布2,4、5—TP和NAA等药剂可以防止苹果采前  相似文献   

5.
解决北斗苹果因霉心病引起的采前落果试验北斗苹果由于采前落果严重,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调查,北斗采前落果有97.5%以上是感染霉心病所致,为此进行了防治霉心病试验。供试杀菌剂有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70%甲托10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  相似文献   

6.
龙冠苹果是1986年审定命名的,现已分布17个省市,推广株数已达60余万株,1989年获省政府三等奖。该苹果主要特点是丰产、果大、较抗寒、色泽鲜艳,味香甜、品质好,但龙冠苹果有采前落果现象。为适应龙冠苹果的大面积栽培,提高果实的经济价值,从1986年起,进行了龙冠苹果采前落果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90%2,4-DP结晶体、2,4,5-TP粉剂、10.8%2,4-DPNa,29%2,4-DPN(C_2H_2OH)_3配平平加乳化剂,稀释成所需浓度(清水对照含有相同浓度的平平加乳化剂),在果实采收前对新红星和元帅苹果进行全树喷布。结果表明,新红星在采前12、20、27天喷布20ppm2,4-DP或20ppm2,4,5-TP对控制采前落果有显著效果,都能显著的推迟采前落果时间、明显的减轻采前落果强度,对采收单果重和果实贮藏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果实贮藏中的合计损耗率有减少趋势。元帅在采前21天喷布一次20ppm2,4-DP,也显著的控制了采前落果,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实品质,但同期喷布一次相同浓度的2,4-DPN(C_2H_2OH)_3或2,4-DPNa,则对控制采前落果无显著效果。2,4-DP可以用来代替2,4,5-TP作为苹果树的控制采前落果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苹果采前落果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前落果的发生机理睢薇译(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哈尔滨)一、前言1991年19号台风侵袭了日本的西部和东北部,给果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青森县采收前的果实因大风而大量落果,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中就可以看出苹果对于落果的抵抗能力小。由于脱落的...  相似文献   

9.
果树专业户     
红星苹果采前落果的原因,除了8月份气温高、旱涝不均等不良因素外,主要是由红星品种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在快成熟时果实呼吸和果柄的离层形成加快,使苹果容易早落。落果出现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通过几年来的喷药物防止红星落果来看,预防采前落果有效的办法是树上喷α-萘乙酸钠。在红星苹果正常成熟前喷两次,可减少采前落果90%左右。α-萘乙酸使用浓度为15000~25000倍。因α-萘乙酸难溶于水,在使用时应先利用它和纯碱发生中和反应,使其生成α-萘乙酸钠后再使用。其方法是将α-萘乙酸和纯碱用称(或天平)称取相同重量,先把称好的纯碱用少量开水(热水)化开,等碱完全溶解在水中,再把等量的α-萘乙酸倒入碱水中,这时发生反应,溶液变成褐色,释放出气体生成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9,(6):49-49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据观察,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生理落果有2次,1次在落花后两周,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第2次出现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称为“六月落果”,有些果树如苹果等,在果实成熟前还有落果的现象,称为“采前落果”。树体内部营养不足,外界环境条件不良等是造成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斗苹果采前落果重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门调查和试验。调查中发现,采前落果中,97.5%以上是感染霉心病的,试验以防治霉心病为重点进行。 1993~1994年,采用不同杀菌剂进行防治试验。供试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盖万宝”2号防止红星苹果采前落果试验初报师淑亮,刘雅哲(河北省秦皇岛市林业局066000)为了寻求防止红星等苹果采前严重落果的有效药剂,我们于1993年用“盖万宝”2号(奈乙酸高效复合水剂,河北省邯南精细化工厂产)等药剂做了实验,收到满意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3.
萘乙酸防止苹果采前落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特别是元帅系苹果的采前落果现象较为严重,在旱地果园及灌溉不便或不及时的果园表现更加突出,给果农的经济利益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关于使用植物调节剂防止采前落果的报道已经很多,但在干旱地区的应用试验还很少见,为了探讨干旱地区使用此方法的效果,我们通过多年的观察与试验,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苹果霉心病是危害苹果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他能造成果实心室霉变、采前落果、贮藏期腐烂、失去商品价值等。苹果花萼较开张的品种容易感染,花萼较窄的品种不容易感染。红  相似文献   

15.
苹果发生采前落果的程度依品种而异,除富士外,津轻、红星、红玉等我国现在主栽的品种多数都有采前落果现象。因此,有必要采取防止措施。笔者自1976年开始从事落果防止药物的筛选工作。通过试验认为2,4—二氯苯氧丙酸的三乙醇胺盐(2,4—DP或Dichlorprop)和2  相似文献   

16.
津轻苹果是一个采前落果较重的品种,在常规管理条件下采前落果可达到20%~40%,严重的高达50%以上。单一采取喷施萘乙酸(钠)的方法来预防采前落果,效果不理想。通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采用以下配套措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搞好花果管理。重点搞好人工疏花疏果,选留花芽充实、开花早、坐果早、发育良好的花果,并注意疏除花(果)柄粗短和过于细长的花果,这样的果实形好、个大、品质高,且不易在采前脱落。疏果时严格留单果,即1个果台只保留1个果。2)果园生草或树盘覆草。采前落果与土壤水分变化有明显关系,若前期干旱,采收前遇到降雨…  相似文献   

17.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果树的落果是经常发生的生理现象。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生理落果有两次,1次在落花后两周,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第2次出现落果,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称为“六月落果”。有些果树在果实成熟前还有落果的现象,称为“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藤牧一号苹果采前落果重、上色差、采后衰败快等问题,我们往年应用萘乙酸防治采前落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其他问题难以解决;用美国产着色剂虽能提高着色度,但有退色现象,且价格较贵。今年试验了果友增色剂,其综合效果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98年7月27日下午在斥山镇尹格庄果园进行。试材为4年生矮化(M_(26)中间砧)藤牧一号苹果。果园管理水平中等,树体长  相似文献   

19.
苹果采前落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采前落果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在采前8周间定期测定了不同苹果品种的果柄、果台和离层形成部位组织中IAA、ABA含量;在采收前20d内定期测定了离层部位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Cellulase)的活性;在收获期测定了果实乙烯的发生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柄、果台和离层部位组织中IAA和ABA含量变化有差异,但它们变化的总趋势相似,都是随着果实成熟IAA含量下降,而ABA含量上升;不同品种的成熟果实中乙烯发生量有很大差异,以落果多的品种显著大于落果少的品种;采前落果重的品种离层部位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的活性在果实成熟期急剧增加。由于果实进入成熟阶段后,IAA含量下降,ABA含量升高,ABA/IAA之间的相对平衡被打破,高ABA/IAA以及高乙烯会刺激离层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的活性增高,进而促进离层形成,这可能是导致落果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辽宁省绥中县高岭镇试栽绿帅苹果。6年试栽结果表明,绿帅苹果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果实成熟期早,无采前落果现象,贮藏性优于其它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