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鸡住白细胞虫病发病情况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住白细胞虫病简称鸡住白虫病是由鸡住白原虫寄生在鸡体内脏组织和白细胞而引起的。住白虫属血抱子虫目,血变科,住白虫属(Leucocytozoon)。目前已发现鸡住白虫3种:沙氏住白虫(L.sabrazesi),卡氏住白虫(L.caulleryi),安氏住白虫(L.andrewsi)。鸡住白虫病流行于东南亚。我国广东、福建、上海、辽宁等地均有报道。我省鸡住白虫病流行广,发病季节长,危害十分严重。福州市几家重要养鸡场均有遭受鸡住白虫病的严重危害报道。例如榕泉种鸡场1989年以来每年均有该病流行,且以产蛋鸡受害最为严重。根据统计每年5~9月祖代鸡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福建省鸡住白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原有两种:沙氏住白虫和卡氏住白虫。沙氏住白虫在全省广泛分布,平均感洒率达34.0%,卡氏住白虫只在少数地区流行。后宽绳蚋是福建省鸡沙氏住白虫病的自然传播煤介。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内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 ,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 ( L euco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 L .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内所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 ,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1 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后 ,陆续在全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 ,目前该病在本市各养鸡区流行。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9月 ,盐都县某户饲养 1 5 0 0只雏鸡 ,在 30日龄时开始下痢 ,鸡冠、肉垂苍白 ,病鸡逐渐增多并出现死亡现象。整群发病率达 80 %以上 ,发病 1 0 d…  相似文献   

5.
正(一)病原在我国,寄生于鸡体的白细胞虫主要有两种:卡氏白细胞虫和沙氏白细胞虫。白细胞虫的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库蠓;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蚋。卡氏住白细胞虫的发育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三个阶段。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的大部分在鸡体内完成,而配子生殖的一部分及孢子生殖则在库蠓体内完成。(二)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单核白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原虫病,又称作鸡白冠病。该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病。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虫最常见、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鸡沙氏住白细胞虫感染和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于鸡的住白细胞虫 ,目前已发现卡氏住白细胞虫 (L ucocytozoon caulleryi)、沙氏住白细胞虫 (L .sabrazesi)和安氏住白细胞虫 (L .andrewsi) 3种。鸡沙氏住白细胞虫广泛流行于亚洲各地 ,能引起鸡贫血、生长发育受阻、产蛋下降甚至停止 ,严重的可致幼中鸡大批死亡 ,危害较大。为摸清沙氏住白细胞虫在湖南的分布和感染流行情况 ,提供防治的科学依据 ,笔者于 1995 - 2 0 0 1年选择本省不同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 2 4个县市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5 - 2 0 0 1年每年 5~ 8月选择湘西、湘南、湘东、湘中…  相似文献   

8.
<正>1鸡白冠病病原是住白细胞原虫,在鸡被蠓、蚋叮咬时进入鸡组织内分裂增殖,在红细胞和白细胞内生长成熟,成熟的公母虫被蠓、蚋吸血后随血到蠓、蚋体内交配生殖。有几种库蠓在许多省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福建报道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鸡的秋季多发病,因其引起严重贫血,首  相似文献   

9.
贵州鸡体初见的住白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白虫病是我省初见的新禽病。一九八二年以来,在我省7个县市的鸡体内检出,病原经研究鉴定为沙氏住白虫。这种原虫寄生于鸡体血细胞和组织细胞内,由于常在血液的白细胞中检出,因而称这种原虫所引起的疾病为住白细胞原虫病或白血球孢子虫病,简称住白虫病。该病通过蚋类或蠓类吸血昆虫进行传播,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系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血管的内皮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本病是一种以鸡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贫血、生产性能下降、死亡、内脏器官和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在我国广东、福建、上海、四川、山东、山西、辽宁、北京、河北等省市都有发生,特别是南方地区发病较为普遍。其对雏鸡为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该病可造成产蛋鸡贫血、腹泻、产蛋率下降。1病原学国内现已发现两种鸡住白细胞虫,即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  相似文献   

11.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为鸡白冠病、鸡出血性病,是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由吸血昆虫传播引起的以贫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与组织出血和粒状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在我国已发现寄生于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虫病在我国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L.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内脏器官和组织广泛出血及由裂殖体引起的白色、浅红色或红色小结节典型病变为特征的疾病。我国于1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该病,后陆续在我国广东、福建、上海、四川、山东、山西、辽宁、北京、河北等省市均有该病的报道,特别是南方地区发病较为普遍。该病对雏鸡危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育成鸡和产蛋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表现贫…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又称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本病对雏鸡和青年鸡危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1病原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报道的有28种禽住白细胞虫。其中对鸡危害较大的有3种:卡氏住白细胞虫,对鸡危害最大,它的媒介昆虫是库蠓;沙氏住白细胞虫,媒介昆虫是带蚋;安氏住白细胞虫,媒介昆虫可能是另一种蚋。在我国发现的病原是前两种。1.1卡氏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近似圆形。大配子体直径为12μm~14μm,细胞质较丰富,呈深蓝色,核居…  相似文献   

14.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Leucolzto Zoonosis)俗称鸡白冠病,是1种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血孢子虫病。临诊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  相似文献   

15.
正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引起的疾病,引起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主要有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1发育过程住白细胞虫在鸡的肝、脾、心、肺、肾、脊髓、脑及淋巴结内进行繁殖(裂殖生殖),最终在血细胞内形成大、小配子体。配子体在吸血昆虫蚋或蠓体内进行有性生殖,最终形成子孢子,子孢子进入蚋或蠓的唾液腺。当蚋或蠓吸食鸡的血液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鸡体内。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6.
<正>沙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复顶亚门、孢子虫纲、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中的沙氏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鸡原虫病。该病主要感染鸡,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未成熟的红细胞内,造成鸡出现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鸡冠苍白失色、口吐鲜血、排绿色粪便,剖检可见胸部肌肉有许多点状  相似文献   

17.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是由血孢子目、血变科鸡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和死亡快的血孢子虫病。该病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养鸡户对  相似文献   

18.
鸡沙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血变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该病在山区流行较普遍,并有明显的季节性。笔者曾诊治4户鸡沙氏住白细胞虫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1.1 1998年5月本县翠江镇红卫村,某养鸡户笼养蛋鸡300羽,在产蛋达70%一周后,产蛋量逐渐下降,过12d仅剩下30%,死亡1羽。1.2 1999年6月本县翠江镇小溪村2户养鸡户,分别饲养600羽和1000羽土杂肉鸡,均按程序给鸡新城疫系、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接种,开始正常,但在饲养到4~5周龄时发病,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持续到7周时死亡率分别为9.3%、10.7%。1.3 …  相似文献   

19.
日本自1977年实行饲料安全法、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乙胺嘧啶等药物后,致使原已控制住的鸡住白细胞孢子虫(简称鸡住白虫)病大量普遍复发,1977年全国鸡住白虫病患鸡多达17.9万只.该病临床症状为成鸡贫血、绿便、产蛋下降,雏鸡咯血死亡。剖检多见皮下、肌肉内出血,肝脏、肾脏实质内、外部出血。  相似文献   

20.
1.1964年5月份,我们在福州梅峰鸡场,对四类家禽和8个品种鸡共计260只,进行梭形血原虫病的全面调查。2.福州梅峰鸡的梭形血原虫病是由鸡沙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sabrazesi)寄生在鸡的单核白血球、淋巴球以及髓细胞内所引起。3.鸡住白细胞虫对四类家禽感染情况的调查:狮子鹅、北京鸭及火鸡均无发现虫体。成年鸡的感染率达52.94%,发病率低,症状较轻微或不明显,成带虫者,童鸡的感染率达23.07%,发病率高,症状明显,死亡率高。4.六个品种成年鸡对住白细胞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率的比较,最高系洛岛红达75%,其次是新汉县达59.25%,奥品顿达52.63%,来航达51.61%,芦花达45.45%,沃洲黑达43.47%。5.八个品种童鸡对鸡住白细胞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率的比较,最高系沃洲黑达45.45%,其次是浅花达33.33%,奥品顿达26.66%,洛岛红达20%,来航达18.88%,芦花达16.66%,新汉县达8.33%,北京灰无发现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