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饮茶话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茶馆饮茶,一人为独饮能得神。“独携夫上小园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杯茶独酌,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二人为对饮能得趣。寒夜与友同桌对饮,促膝相谈,“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得茶之趣。三人成品饮能得味。三口为品,三人同桌,各舒己见,可领略茶之味。四人以上为聚饮能得乐。多人聚集,以茶为友,举办茶宴、茶话会,一边品赏茶的香色味,一边畅谈工作、学习和生活,其乐无穷。茶馆,有的叫茶楼、茶坊、条居、茶屋、茶室、茶社、茶园、茶庄、茶肆、茶轩、茶苑,叫法不同但都是饮茶场所。现代的茶馆装饰古雅,自然质朴,不…  相似文献   

2.
品茗杂说     
秦威 《福建茶叶》2000,(4):48-49
1 茶之精神古今中外的茶人对茶都一些十分独到的认识 ,形成的别具特色的茶之理念 ,或称之为茶礼、或称之为茶道。唐朝的陆羽写了一本《茶经》 ,书中提到了茶的精神 :精、俭。“精”是专精 ;“俭”是简约。唐朝时喝“煮茶” ,用风炉来煮水。陆羽在风炉上铸了六个字“伊公羹、陆氏茶”。伊尹是商汤时代的宰相 ,他本是以做羹汤的道理 ,建议治国之道 ,伊尹用鼎的功夫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陆羽希望通过泡茶 ,对社会有帮助。宋代的徽宗皇帝痴迷于茶 ,以“国不可一日无君 ,君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传世 ,宋徽宗著有《大观茶论》 ,序中写道 :“茶之为物 …  相似文献   

3.
闲话饮茶     
袁平湖 《广东茶业》2002,(2):32-32,31
茶是历史悠久的“国饮”。千百年来,国人饮茶的传统一直长盛不衰,茶馆、茶楼、茶室、茶店遍布大街小巷,无论大小饭店、酒楼、  相似文献   

4.
钱家荣 《中国茶叶》2005,27(4):22-23
中国已有数千年的饮茶历史,发展至今,品茶已成为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选修课程学习、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茶文化研讨、茶书法绘画、茶音乐VCD欣赏、茶邮票茶工艺品收集、主题研究性学习、实践考察等,对学生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不失为有趣的、有形的、有价值的、有特色的德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宋淑运 《茶报》2003,(4):35-35
  相似文献   

6.
品茶是一种生活艺术情趣的享受,也是恳亲交友,待客联谊,勾通感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淡泊人生的最好方式。通过品茶达到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从而信奉人与人之间情洽之美好,人与自然景观共存之和谐,人与社会协调之宁静。饮茶起始可以追随溯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我国远古神农氏时代。由此,它就沿着华夏的历史长河,绵延直下流淌数千年,自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说与华夏文化是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茶文化的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传承,极大地影响的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也深深地凝聚着中国人的意志和人性。…  相似文献   

7.
佛教禅宗对中国茶化尤其是中国茶道所作的贡献是突出的.禅宗在推动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对植茶圃、建茶山;对中国茶化的向外传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动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怀的是,禅宗在饮茶意境的创造,把饮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学高度,正所谓“茶禅一味”,其历史贡献在中国茶化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本试图就“茶禅一味”谈谈笔的浅显理解,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蒙 族 爱饮奶茶,即用砖茶煮后滤渣,再掺入牛奶中煮沸,加盐后盛入铜壶,以供饮用。 回 族 爱饮“桂圆盖碗茶”,先在盖碗里放上一撮茯茶,一小块冰糖,几颗桂圆,然后泡上开水略闷片刻,茶味鲜美,香甜久久不散。 藏 族 喜爱“酥油茶”。把砖茶切开捣碎,加水煮后滤清茶汁,调入酥油和食盐,使茶汁和酥油充分混合成乳白色茶液。宾客来访时,全家恭候帐外问  相似文献   

9.
泡茶与饮茶     
王济安 《茶报》2000,(3):16-16,18
茶为国饮。提倡“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喝好茶”,其因是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以茶养生可获得健康长寿。然而如何饮茶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呢?这就关系到泡茶与饮茶方法正确与否,也就是现今科学饮茶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饮茶史话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远古时代 ,人们把茶叶当作一种药材 ,称为“荼”(《说文解字》)、为“”(《尔雅·释木》)。“茶”字出现较晚 ,始见于盛唐时的《开元文字音义》。但茶的药用价值早为人们所认识。《诗经·谷风》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神农食经》说 :“利小便 ,去痰热 ,止渴 ,令人少睡。荼茗久服 ,有力悦志。”东汉华陀《食论》也说 :“甘荼久食益意思。”茶作为饮料究竟始于何时 ,历来说法不一。据《华阳国志》记载 ,传说周武王伐纣后 ,巴蜀等西南小国曾将其所产茶叶作贡品献给周武王。茶作为饮料的正式记载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  相似文献   

12.
英国饮茶风俗对"茶为国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发冷,茶会使你温暖;如果你发热,茶会使你凉快;如果你抑郁,茶会使你欢快;如果你激动,茶会使你平静."这是英国前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写的一首茶诗,诗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茶深刻的体会与痴迷.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叶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不仅具有解渴、保健等普遍性功能,还赋有联络思想感情、淘冶性格情操等文化内涵。世界各国还把饮茶作为人们交际的纽带,并成为检验社会公德意识,洞察各国风俗、习惯和传统的窗口。由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嗜好情趣、禁忌避讳等不同,因此饮茶的习俗和礼仪也不完全一致。现编译世界五大洲39个国家的饮茶习俗和礼仪,按汉语拼音为序,择其梗概以飧读者。阿尔及利亚 是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的国家。地处撒哈拉沙漠,沙漠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90%,游牧民族带着牲畜逐水草…  相似文献   

14.
饮茶与品茶     
茶叶的营养成份及其药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健康。“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遣兴”,饮茶又是人们谋求社交礼仪的一种手段。边饮茶边品茶,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进入精神生活的享受,发展成为侧重艺术的“茶艺”,侧重礼仪的“茶礼”,侧重道德品行的“茶道”,形成了绚丽多彩、雅俗共赏的茶文化体系。1 饮茶的形式及其内容11 清饮法 茶叶冲以煮沸的水,顺乎自然,清饮雅芳,重在寻求茶的固有韵味。近几年来,以讲求“简便”、“卫生”、“时代化”为特点的罐装茶水、速溶茶、冰茶、袋泡茶等迅速增长,昭示了五彩缤纷的饮茶世界。12 调饮法 在茶…  相似文献   

15.
蒋瑾 《茶报》2004,(3):40-41
自居易(772—846),生于中唐后期,他一生为官,仕途并不得志,写完《琵琶行》,开始“吏隐”于庐山建草堂。晚年以诗、酒、禅、茶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家,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的诗,重视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辞句  相似文献   

16.
黄志根 《茶叶》2003,29(1):51-53
该从茶道的由来,即茶的意境角度,论述茶事追求的本质内涵,并提出茶的意境是茶化的由来与发展所不可忽缺。  相似文献   

17.
(一 )南朝时饮茶典故中子鸾子尚兄弟颠倒陆羽《茶经·七之事》中的前目上有南北朝时南朝“新安王子鸾 ,鸾弟豫章王子尚”字样 ,后面的全文是 :“《宋录》 :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 ,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 ,子尚味之曰 :此甘露也 ,何言茶茗 ?”有人想把此典故人物说得通俗些 ,写成“新安人王子鸾、豫章人王子尚”兄弟如何赞美茶。文章加了个“人”字 ,便成姓王的了”。恰与笔者同姓 ,我知古之饮茶王氏 ,汉有王褒 ,南北朝时有王肃 ,未见还有这两位王姓饮茶名士 ,待查看他们的生平。检南朝·梁·沈约《宋书》 ,唐初李延寿《南史》 ,…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溯源 广州人饮茶历史悠久,广州茶名香飘万里.传说南越王赵佗喜欢饮茶,曾饮茶舟中,顺手将茶杯向水中泼去,万千波光,化作仙鹤飞舞,粼粼水面.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天井冈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云是赵佗所凿.诸井咸卤,唯此井甘.  相似文献   

19.
魏娜 《福建茶叶》2021,(4):275-276
我国茶文化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不容忽视的传承价值,推进我国茶文化音乐得以持续发展,对于保存我国传统的文化记忆与艺术记忆以及推动音乐艺术形式得以多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茶文化音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茶文化音乐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推进我国茶文化音乐更好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完全的统计资料,世界上每人每年平均饮茶在1kg以上的人均饮茶量较多的国家(地区)有爱尔兰(3.17)、英国(2.53)、科威特(2. 52)、土耳其(2.02)、卡塔尔(1.76)、巴林(1.67)、香港(1.65)、叙利亚(1.55)、伊朗(1.32)、斯里兰卡(1.29)、摩洛哥(1.24)、埃及(1.04)、日本(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