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寒中艳品腊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盛仙 《云南林业》2002,23(1):22-22
寒冬腊月,朔风凛冽,鲜花丽叶早已凋谢,只有腊梅傲霜斗雪,独占枝头。那蜜蕊黄瓣、顶寒怒放,那迎风摇曳的枝条,俏丽端庄,形态俊逸,为冬令园景装点一缕春意。 腊梅,又称黄梅、香梅、寒客等。腊梅,名梅而实非梅。它既非“岁寒三友”松、竹、梅中的梅,也不是人们常说的叫里梅花香雪海”中的梅,那些指的是结青梅的梅,而腊梅虽能结实,却小能吃。在某些美术作品中,也把两者混淆起来,其实腊梅与梅花虽均“先天下而春”,花色相似,花期贴近,但血统上分属不同的家庭,前者属腊梅科,后者则隶蔷薇科。据专家介绍,腊梅原叫“黄梅”,…  相似文献   

2.
<正>腊梅,又名寒梅、黄梅花、蜡梅。是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是一种集观赏、环保及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树种。腊梅并非梅类,两者亲缘甚远。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而梅花则是蔷薇科植物。由于它们开花时节相近,而且花形、花香近似,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同类。腊梅的花单生于枝条两侧,花被多数,色紫红;花黄似蜜蜡,故而得名。1腊梅生态习性腊梅原产于我国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河北多地有栽植。腊梅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3.
腊梅     
腊梅给人一种宁静、怀旧、温馨的感受.它在冬天的阳光里弥漫着一种情调.洁尘在《酒红冰蓝》里说:"腊梅的香气是一种让人忧伤的气味,过分的香让人绝望". 以前,我一直把腊梅与岁寒三友中的梅混为一谈,后来才知道它们不是同一概念.腊梅又称黄梅或香梅,属腊梅种,落叶灌木.而梅则属于蔷薇科李属,又名春梅或红梅.所以腊梅名为梅却非梅,如果把梅看成是一幅写意画,而腊梅则是一幅精致的小品.腊梅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常见的素心腊梅,花色淡黄,花心洁白,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4.
蜡梅三韵     
每到凛冬,湖南省植物园内的蜡梅总是最先盛开,梅园入口处的数十株蜡梅用一抹清香向游人祝福新年. 蜡梅,也称为黄梅、寒梅,但最常见的一个名字是腊梅,因其开花时间多在腊月前后而得名.唐代以前,蜡梅常与梅花混淆,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蜡梅就是梅花.但蜡梅非梅,它是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小乔木或灌木...  相似文献   

5.
蜡梅实非梅     
覃群 《广西林业》2007,(3):54-54
“万花敢向雪中去,一树独先天下春”。梅是最早把春的信息透露给人们的植物。梅花,又名梅、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梅花品种很多,主要分为果梅和花梅两大  相似文献   

6.
蜡梅     
谈到临寒吐艳,人们常想到梅花,不过它的怒放已是春天来到之际了,真正临寒吐艳的乃是蜡梅.它们同称为"梅",却是两回事,前者属蔷薇科,后者属蜡梅科.  相似文献   

7.
弘扬梅文化,发展肇庆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花 (Prunusmume)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 ,种类很多。花期冬春 ,以白色、淡红色居多 ,味清香。在中国已有三千二百年的栽培和应用历史。梅花以感人的神韵 ,独特的风姿 ,清丽的花色 ,幽雅的香气 ,自古深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用梅、爱梅、赏梅、咏梅、画梅已成传统。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又将梅、兰、竹、菊比拟为“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梅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目标 ,它以丰富深厚的内涵 ,构成独特的文化形式 ,且为中华民族所特有。梅花精神深入人心 ,国人的文化生活、风情习俗等都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7年…  相似文献   

8.
腊梅     
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L)Link),别名:黄梅花、蜡梅、香梅,科属:腊梅科,腊梅属,腊梅原产我国于中部,以湖北、陕西为中心产地,目前成都、重庆、上海、扬州、河南、武汉分布较为集中,上海、扬州已成为腊梅的生产基地。国外除日本...  相似文献   

9.
花是美的文明象征。华夏农历每月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开放,民间称谓“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蔷薇、榴、荷、凤仙、桂、菊、芙蓉、水仙、腊梅。正月梅花凌寒开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梅花》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代黄蘖禅师有“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佳句。北宋诗人林逋的《梅花》诗写得最为动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月杏花满枝来“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唐·罗隐《杏花》)宋代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注,一…  相似文献   

10.
梅花     
梅花,学名(PnunusmumeSibeetZucc.),别名:春梅,干枝梅,蔷薇科,李属,原产于中国。梅为我国的著名花木。它枝干苍劲,花形端雅,傲雪而开,气味清香,色彩丰富。我国自古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大片栽植更富诗情画意,我国不少著名的游览胜地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历每月都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开放 ,民间称为“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蔷薇、榴、荷、凤仙、桂、菊、芙蓉、水仙、腊梅。正月梅花凌寒开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梅花》诗曰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唐代黄蘖禅师有“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的佳句。北宋诗人林逋的《梅花》诗写得最为动人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二月杏花满枝头 “暖气潜催次第春 ,梅花已谢杏花新”(唐·罗隐《杏花》) ;宋伐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  相似文献   

12.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植物,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花色彩多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笔者阐述了梅花的特性、观赏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梅花神、韵、姿、香、色俱佳,历来与广大人民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有诸多联系。中国人很早就有用梅、爱梅、赏梅、吟梅、艺梅的习惯,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元代杨维桢《吟梅》诗中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成为传世名句,表达了梅花“凌寒独自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信未来的崇高品质。梅花所体现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常具枝刺,喜温暖稍湿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干旱瘠薄,但需排水良好。对温…  相似文献   

14.
闲说腊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此时,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和重庆静观镇的腊梅相继绽放.金黄剔透的腊梅,吸引着无数游人冒着严寒前往观看.腊梅似梅花,与梅花花期接近,如果同地种植这对“姐妹花”,一些游人往往会混淆,错将腊梅当作梅花.  相似文献   

15.
超山赏梅     
超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北部、古镇塘栖境内,距杭州市区约30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首,享有“十里梅花香雪海”和“超山天下梅”的盛誉。超山植梅历史达千余年,现有素心腊梅、铁骨红梅等数十个品种,颜色有玉白、粉红、萼绿、淡黄等,仅景观梅面积就有百余亩,树木数千株,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6.
鄢陵腊梅     
腊梅,又名蜡梅、黄梅、香梅,为腊梅科腊悔属落叶灌木。它原产我国中部,以河南鄢陵腊梅最为名贵。据《鄢陵县志》记载,鄢陵腊梅的栽培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以“花都”而著称。北宋年间,鄢陵腊梅就已大量销于京都汴梁,名扬天下。当时久居汴京的著  相似文献   

17.
古人咏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宋代诗人谢翱把腊梅的品性和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名句更是千古绝唱。 梅花有腊梅与春梅之分。腊梅属腊梅科,又称黄梅。御寒力较强,先花后叶,花期特长,寒冬起吐香,  相似文献   

18.
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其花于冬末春初先叶开放。梅花五出,又名“五福花”,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花语为“坚强、忠贞、高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相似文献   

19.
梅为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民间因梅花早春开放,且艳丽芬芳,喜作庭园、盆景观赏栽培,或房前屋后种植。梅的果实富含糖、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加工成各种保健食品,如盐梅,苏裹梅、燉梅、雕梅、话梅、糖水青梅,陈皮梅、青梅酒、梅酱、梅醋、梅粉、梅饼等。在医药上,药用价值也较高,盐梅有解热、祛风寒的功效;乌梅有治肺  相似文献   

20.
台阁梅     
台阁梅张艳芳台阁梅,即一朵梅花中再生出一朵梅花,形成台阁状,其花态优美奇特,堪称梅中奇品。我们知道,梅花从外向心的结构依次分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雌蕊位于梅花的中心,故许多学者认为台阁梅这一花中长花的现象是由梅花雌蕊发生变异而成。梅花是中国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