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当前蚕区劳动力结构、蚕茧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发生根本性变化和气候环境日趋恶劣的实际情况,提出家蚕育种方向和目标必须面向生产进行变革,家蚕新品种的审定标准和评价体系要作相应调整的设想;以使通过审定的新蚕品种满足蚕茧优质、高产、省力化生产和蚕茧资源多元化利用的要求,提高新蚕品种的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在高温高湿,环境相对封闭条件下易发细菌性疾病和血液型脓病的问题;全龄家蚕人工饲料育蚕产茧量较低,与人工饲料配方及蚕品种摄食性有关;全龄家蚕人工饲料育蚕茧,符合医用级蚕丝蛋白原材料无毒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前,蚕病的流行是导致蚕作不安定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此而损失蚕茧达数十万担,研究家蚕和其病原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育成对病原物具有一定抵抗性的品种,是控制蚕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蚕业科学工作者对家蚕抗病性遗传和抗病育种进行了许多研究.现在就家蚕抗病育种中所取得的进展,及今后进一步开展抗病育种的设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资料。优良蚕种是蚕茧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改善蚕的生活环境条件,尤其是彻底消灭病原,繁育优良蚕品种,才能更好地提高蚕的生命力和健康性,从而生产优质蚕茧和丝绸产品。近年来,我省原蚕胚种带毒和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普种微粒子病蔓延危害,影响茧丝品质及蚕农经济收入,情况是严重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蚕的良种繁育科学技术规程,加强经营管理,有效地杜绝蚕病为害,提高蚕种质量,实现养蚕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本刊全文刊载中央农业部1991年2月29日印发的《家蚕良种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要点》(草案),供各级蚕种场职工学习并在生产中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在5龄蚕第3天起添食500倍、750倍、1000倍、1250倍不同浓度的蚕用蜕皮激素,试验结果表明:对家蚕的结茧率和虫蛹率没有影响;同一天添食不同浓度的试验区5龄经过没有差异。在蚕没有见熟时添食蚕用蜕皮激素,家蚕的5龄经过比对照会缩短16小时左右,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会降低,一茧丝长短,解舒率低,净度偏低,丝质下降,蚕茧产、质量下降,养蚕效益降低。但在家蚕见熟5%时给蚕添喂蚕用蜕皮激素一次,浓度为1250倍,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可以促进整批蚕上蔟齐一,节省劳力,便于集中上蔟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家蚕新品种永中3号在河南省丝茧育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行了永中3号幼虫4~5龄在常温(24.5±0.5℃)和高温(32.0~35.0℃)环境条件下的饲育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环境条件下,永中3号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全龄经过明显缩短(缩短1 d 6 h),茧丝质成绩稍差,但强健性好,4龄起蚕虫蛹率(97.20%)提高3.53个百分点;在高温环境条件下,永中3号与对照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相比,全龄经过相同,强健性相仿,但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及丝质成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温环境条件相比,高温环境造成永中3号5龄期经过明显缩短(缩短1 d 9 h),蚕茧变小,茧层变薄,体质和茧丝质都明显下降,因此大蚕期高温是造成蚕茧歉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从1980年开始的20年间,我市家蚕品种结构是春期苏_5×苏_6当家,夏秋75新×7532当家。期间,我国经济体制转换巨变,市场竞争激发了蚕茧的质量观念。我国重视家蚕品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的新蚕品种。但是,地处江苏省最南端太湖之滨的苏州蚕茧主产区,温高湿重,对蚕品种的选择范围狭窄,优选的难度较高。从1995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家蚕品种更新换  相似文献   

8.
家蚕猝倒病,过去荣县一般在秋蚕期或晚秋蚕期发生,现在已经提前至夏蚕期出现.过去零星发生,现在已经局部暴发,有成灾的隐患.2016-2018年这三年,荣县蚕桑主产区的过水镇、乐德镇、古文镇、旭阳镇和河口镇部分村社,在秋蚕期都暴发了严重的家蚕猝倒病,大蚕成团成堆死亡,造成蚕茧减产20%-30%,部分农户绝收,蚕茧质量也大幅...  相似文献   

9.
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养蚕欢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饲养家蚕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桑叶,桑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蚕的生长发育、蚕茧产量和茧丝质量。在缺少桑叶或桑叶营养较差或环境条件较差等不良饲育条件下,可通过添食一些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提高蚕儿的抗逆性[1]。关于家蚕营养添食的试验研究有许多报道,  相似文献   

10.
家蚕性别与生理生化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茧生产上,家蚕的雌雄比为1:1,由于雌雄蚕的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蚕业工作者提出可在生产上推行"雌雄分养、专养雄蚕"的新举措.归根结底,雌雄蚕之间经济性状的差别是由于其生长发育及内在的生理代谢差异所引起的.本试验重点分析了家蚕性别与5龄逐日体重、丝腺鲜重、血液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家蚕5龄血液蛋白含量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以期通过生理生化的研究,为家蚕性别控制、雌雄分养、专养雄蚕的生产化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结合当前蚕茧生产水平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提出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现行品种的种性维持措施及家蚕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安徽省新蚕品种的推广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夏华×平8用雄蚕饲育技术标准和常规品种二回育饲育技术标准做了对比饲养试验 ,调查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稚蚕绝食生命时数和饥饿就眠率、眠蚕体重、蚕茧产质量等 ,结果雄蚕二回育技术标准能较好地控制日眠 ,从稚蚕绝食生命时数、饥饿就眠率及蚕茧产质量等综合分析看 ,雄蚕饲养标准更适合雄蚕的生理特点 ,更能发挥雄蚕品种的优良性状 ,可作为专养雄蚕的配套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般认为家蚕为寡食性昆虫,嗜食桑叶,还食桑科的柘叶和葨芝叶、菊科的莴苣、蒲公英和雅葱等叶。家蚕虽能取食这些植物叶,但由于营养价值不如桑叶,因而食用效果差。1980年为查明东北蚕区有哪些植物是家蚕可食植物,曾采集数10种植物叶,喂家蚕作食性试验,发现家蚕能食荠苨叶。为进一步查明荠苨叶饲养家蚕的效果,1981-1984年开展了家蚕对荠苨叶的食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4.
家蚕血液SOD具有相当高的遗传力,SOD活性与幼虫龄期经过无相关性,与同宫率、茧层率无明显相关,与虫蛹率、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普茧率有一定程度负相关,与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有紧密的负相关,认为家蚕血液SOD活性与育种上要求的经济性状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浸叶法对家蚕2个龄期(分为2龄至3龄末染毒,4龄后改喂无毒桑叶和5龄染毒两个龄期)饲喂染毒桑叶,调查茚虫威对家蚕眠蚕体重、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量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至3龄末时期饲喂毒叶对眠蚕体重和熟蚕体重无显著性影响.5龄时期饲喂毒叶能够显著降低熟蚕体重,并且5龄摄入药剂比2龄至3龄末摄入反应更为明显.茚虫威对家蚕结茧化蛹功能无直接影响,凡是能存活并结茧上蔟均能正常化蛹.同时茚虫威对家蚕茧质和蛹重的影响表明,2龄至3龄末染毒时期,各处理组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蛹重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影响.5龄染毒时期,3个高浓度处理组(0.156 mg a.i./L、0.233 mg a.i./L、0.350 mg a.i./L)雌雄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蛹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并且茚虫威对家蚕吐丝结茧功能的影响无雌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家蚕黑尾病发生比较普遍,尤其是夏秋蚕期,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造成部分蚕农经济效益降低,养蚕信心骤减.目前已引起各级蚕技部门的重视. 1 发病规律 家蚕黑尾病在以下条件下发生严重:一是蚕室周围地区农作物曾大面积发生过曲霉病的发生严重;二是蚕室附近有大面积大麦、小麦田、水稻田和长有芦柴的水塘臭沟等;三是蚕室低矮、通风不良,湿度较大,尤其是蚕匾、柴帘消毒后未经晒干就使用的;四是不利的养蚕环境条件,如温度30℃以上和湿度98%以上时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气候因素使得养蚕季节里常遇到连绵阴雨的恶劣天气,加上目前农村普遍采用省力化、粗放型、低成本养蚕,绝大多数蚕农不可能对湿叶进行脱水晾干,因此家蚕吃湿叶的次数比较多.家蚕常吃湿叶会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而且湿叶会导致潮湿的不良饲育环境,促使细菌滋生,使家蚕增加染病的机会,严重影响着蚕茧的生产.本文通过对21个杂交蚕品种的湿叶饲育,研究分析了湿叶饲育对家蚕体质、茧质的影响,即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筛选和培育抗逆性强的蚕品种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雄蚕杂交新品种夏华×平 8在春期用不同温度和叶质条件饲养,对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稚蚕绝食生命时数和饥饿就眠率、眠蚕体重以及蚕茧产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1龄期收蚁 24小时用较高温度饲养,其绝食生命时数最长,2、 3龄均以中温饲养表现最好 ; 从饥饿就眠率看,1~ 3龄的总体表现以适熟叶最好 ; 从蚕茧产、质量看,以偏高温度饲养及适熟桑叶为好.  相似文献   

19.
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面积3800hm2,年饲养蚕种15万张左右,生产蚕茧575万kg。2009年春被国家蚕业体系列为苏北站射阳试验点,为加快江苏省蚕品种的升级换代,进一步筛选适宜射阳县条件的优良蚕品种,射阳县于2009年春组织引进了新莹×玉泉100张家蚕新品种,与县内主推品种春蕾×锡方进行了对照试验,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了室内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的蚕4眠蚕体重表现最好,但发育慢、个体小、死笼率高,丝质成绩与对照差距大,1—2龄家蚕粉体配合饲料育、3—5龄桑叶育组的蚕4眠蚕体重、5龄最大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粒茧丝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死笼率也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受各种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养蚕技术层面看,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和小蚕育是可行的,在生产中应用需配套相关养蚕设施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