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面向广大农村、农业、农民办学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几十年来,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五级办学体系中的县级农广校  相似文献   

2.
农广校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闯荡了30年了,一九八0年国家农业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下,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培养一大批留的住、用得上、懂技术、善经营初中级农业科技人才,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下,成立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业部副部长刘锡庚同志亲身担任中央农广校领导站组的组长,并担任中央校校长。紧接着全级政府积极影响,立即组织农业部门,相应地成立了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办学体系(机构)。各地区都配备了一定的专职办学人员,从此拉开了农广校这所远距离成人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农广校阵地搞好“绿色证书”教育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政府农广校是我市唯一的农村远距离教育学校,其教学设备先进,教师齐全,具有丰富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经验,农广校的创办、发展、壮大,在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农村学员大都成为科技致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广校以其特有的办学形式和手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将与国际接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农广校如何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学校是我们每个办学人员必须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农广校的办学实践和发展前景来看,  相似文献   

5.
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农广校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基层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其自身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港区农广校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办学规模和完善的体系建设,凭借师资水平和本区农林局专业技术人员的实力,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大力开展农民科技 教育培训。农广校已成为大港区农业、农村科技 教育不可代替的重要阵地。积极贯彻中央农广校和市农广校“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教育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方针,围绕大港区委、区政府“大力优化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中心工作展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成立了大港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开展培训工作中,树立了科技致富的典型,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认真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和中专后继续教育,并将农广校办学、培训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系统进行一定规模的调整与合并,部分地(州)县(市)级农广校与其他职业学校也进行了整合。现以吉木萨尔县农广校的整合实践体会探讨县级职业学校的现状、整合的必要性和运行特点,对农广校今后在农业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和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新形势下县级职业学校的现状县(市)域职业教育体系存在部分分割,多头办学,各自为政的状况。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作用,但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已呈现出一些弊端。1.1办学资源分散,硬件设施薄弱,师资队伍不合理,重复交…  相似文献   

8.
张翠  邹鸿 《云南农业》2006,(6):13-13
新世纪赋予了农广校新的使命,怎样深化教学改革,使农广教育持续和谐的发展,成了每一位农广人关注的问题。挑战与机遇,摆在会泽农广校面前,在面临生源急剧滑坡,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联合办学为我校带来了新发展。几年来,会泽农广校通过调查市场需求,拓展办学渠道,将联合办学的新活力注入到原有的办学中,培养了大批农广学子,为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津南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发展历程为例,结合作者对新形势下农广校教育内涵的认识,阐述了农广校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农广校教育的培训途径,强化了农广校教育培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根据县级农广校的职能定位,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为目标,发挥农广校系统的办学优势,研究提出县级农广校优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目标、原则和措施,在履行农民教育培训的职能职责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教育培训新需求,开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努力为实现中国式农业教育现代化目标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科技》2005,(11):F0002-F0002
石家庄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1年,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由多部门联办的一所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首批育才兴农示范校。办学宗旨是面向“三农”、为“三农”服务;主要职能是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进行科技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加快科技的转化和应用。2002年,经市编委批准,石家庄市农广校加挂了石家庄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2004年被市劳动局命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石家庄市农广校将继续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努力建成对农民实施终身教育的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农广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基层,覆盖面广的远距离成人中专学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广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有效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已成为农广校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农广校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闯荡了30年了,一九八0年国家农业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下,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培养一大批留的住、用得上、懂技术、善经营初中级农业科技人才,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下,成立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业部副部长刘锡庚同志亲身担任中央农广校领导站组的组长,并担任中央校校长.紧接着全级政府积极影响,立即组织农业部门,相应地成立了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办学体系(机构).各地区都配备了一定的专职办学人员,从此拉开了农广校这所远距离成人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湖南省农广校)创办于1981年,上接中央农广校的业务指导和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办)的行政管理,下辖湖南省14个市州、120个县(市)的农广校,以及国营农场分校和常年开设的2000多个乡镇教学班。湖南省农广校的办学工作由省农办牵头,由组织、教育、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5.
宋远平 《北京农业》2013,(6):215-216
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农民培训、职业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辽宁省喀左县农广校根据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结合农业、农村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树立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新理念,牢牢抓住"实训基地是学校产学研结合最重要的栽体"这根主线,大力推进科研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阮静  阮雷平 《广西农学报》2010,25(4):77-78,100
本文主要针对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百色市右江区分校﹙以下简称右江区农广校﹚在办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基层农广校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时代主题,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江苏省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契机,以“半农半读”形式开展农民中职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2009年以来的办学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农民教育办学模式。模式为全省农民教育、全国农广校体系办学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挥农广校办学体系优势 拓展农广校生存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挥体系优势 谋求自身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农广校办学体系,且各县级分校在乡镇设教学班.20多年来农广校的体系优势促进了农广校的壮大和发展,这种优势在农广校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和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省农广校),是一所远距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形式是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学,以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和VCD光盘为教学手段,以覆盖面宽、施教面广的优势,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成人教育。在培养农村急需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结合校农合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友实 《现代农业科学》2009,(5):288-288,29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终身教育的远程教育学校。20余年的教学工作,在贯彻以人为本,以农为根的办学理念和积极提升服务"三农"的职能,充分发挥农广校作用的实践中,倍加感到教、学结合,校农合作至关重要。它是确保学员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学有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兴旺、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