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赫诚 《北方水稻》2006,(3):28-29
港辐7号是利用系统选育与核辐射诱变技术相结合方法育成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64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高98cm,平均穗粒数120.5粒,千粒重24.5g,一般产量550 kg/667 m2。米质优良,有八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二项达二级标准。最适宜栽培密度为13 cm×30 cm,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重施底肥,蘖肥分两次施,合理施用穗肥,及时防治白叶枯、穗颈瘟、纹枯病及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在辽宁适宜在丹东、大连等地区种植,省外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宁夏、新疆、四川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盐丰47是利用群体育种方法育成的第一个高产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60d,属中晚熟品种,但播始历期比同熟期的品种短。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高97cm,平均穗粒数116粒,千粒重27.5g,一般产量650~700 kg/667m~2。米质优良,有7项指标达部颁一级粳米标准,二项达二级标准。最适栽培密度为13cm×30cm或18cm×30cm,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蘖肥,合理施用穗肥,及时防治二化螟等病虫害。在辽宁适宜沈阳以南辽河中下游及丹东、锦西等地区种植,省外适宜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宁夏、新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晨宏36是采用人工杂交经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62 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耐肥抗倒伏,株高113 cm,平均穗粒数129.3粒/穗,千粒重26.5 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1.1 kg/667 m2,米质优良。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30.0 cm×13.3 cm,应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6月末至7月初注意防治二化螟。适宜在辽宁东南沿海的东港、庄河、普兰店等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辽粳9号生育期158d,株高108cm,穗长17.6cm,成粒105粒/穗。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十项指标均达到部优质米1级标准。介绍了培育壮秧的方法,指出了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以及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增强夏播杂交谷子品种抗病性,提高品质,以不育系A2为母本,以5170为父本选育出适应夏播生育特点的优质谷子新品种张杂谷24号。该品种夏播生育期88 d。幼苗绿色,叶鞘绿色,株高110 cm,穗长26 cm,棍棒穗型,松紧适中。单穗质量15.3 g,穗粒质量12.9 g,出谷率84.2%,出米率78.2%,千粒质量3.11 g,黄谷黄米。单株分蘖1~2个,抗拿捕净除草剂。该品种2015和2016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华北夏谷区杂交品种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298.0 kg/hm2,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2.69%。该品种适宜于河北、北京、河南、山东、辽宁等≥10℃积温3 100℃以上地区春播种植,同时适宜河北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振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振丰A与恢复系广恢998组配的弱感光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广州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14~116d,株高103.7cm,穗长22.2cm,每穗总粒数148.7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4.5g。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合在华南稻区的粤中南、桂中南和海南等地区作晚季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铁趣5号是铁岭农科院选育的具有耐低温冷凉、耐旱、耐盐碱、早熟丰产、优质等多元优良农艺性状的水稻新品种。不仅适宜在辽北低温冷凉地区一季栽培,而且可在铁岭以南地区旱种以及在辽宁中南部地区与土豆、蔬菜、大棚下茬、小麦等复种。在二季作栽培中,开发前景广阔。1铁粳5号的特征特性铁粳5号是1993年育成的粳型中早熟水稻品种。该品种株高95cm,分键力中等,穗长21cm,弧型散德,颖尖有黄短芒.平均穗粒数约100粒,千粒重259。生育前期叶色淡绿,拔节后转为深绿色,成熟期德在叶上部。全生育期145天,比秋光早熟3-4天。旱种…  相似文献   

8.
由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迪卡009,其平均全生育期春季为119 d,秋季为108 d,株高275 cm,穗位高115 cm,穗长17 cm,穗粗5 cm,穗行数12~18行,行粒数38粒,百粒重31. 1 g,适宜广西全区及贵州省低热河谷区域种植。介绍了迪卡00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漯麦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试,平均每hm2产8127kg、8076kg,增产显著,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7。漯麦9号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77cm)、中大穗(穗长9~13cm)、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480万~570万/hm^2、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2~55g),茎秆坚韧、高抗倒伏,子粒半硬质且硬质率较高,既高产又稳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高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中晚熟新品种长选14是以锦丰为母本,长选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40 d,株高105 cm左右,粒数110粒/穗,千粒重24.5 g,产量551.1 kg/667 m2,适宜在长春、四平、白城、松原、吉林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合玉1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南五为母本、东北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玉米杂交种.2001年2月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期113d.活动积温2340.13℃.株高228cm,穗位高85cm,成株18片叶。果穗整齐,长柱型,穗长26cm,穗粗5cm,穗行14~16行,每行39粒,子粒中齿型。  相似文献   

12.
秀水09     
南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属粳型常规水稻。2008年通过农业部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1。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4d,比对照秀水63长0.8d。株型紧凑,叶片短小直挺,长相清秀,熟期转色好,有效穗数304.5万/hm^2,株高92.5cm,穗长15.9cm,每穗总粒数127.1粒,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圣稻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稻18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利用系谱法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96.5 cm,植株生长清秀,熟色好;直立型穗,每穗总粒数153.4粒,实粒数135.3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5.4 g;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优质稻谷标准,食味品质好;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2013年5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鲁南、鲁西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杂交粳稻辽优3418的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65d,株高110cm,每穗总粒143.3粒。结实率82%以上,千粒重27g。米质中等,耐干旱。同时介绍了该品种主要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并提出了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介绍水稻品种云粳37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轻简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云粳37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市种植,全生育期为153 d,株高120 cm左右,穗长18.3 cm,有效穗数25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3.6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4.94 g,示范种植单产在6750~7500 kg/hm^2;具有耐寒、感光性强、抗病、米质好、香味重、食味好、高产、生育期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杂交粳稻品种和20个常规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增产7.9%和8.6%,产量优势明显;杂交粳稻在株高、穗粒数、干物质量等性状上优势也较明显,表现植株高大、穗粒数多、群体物质积累量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受到穗粒因子影响最大,杂交粳稻高产品种选择和品种选育应该以穗粒数为重点,选育大穗型品种,常规粳稻受生育期影响较大,高产栽培应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单季晚粳稻,并注重品种的穗粒协调;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江淮区域种植的Ⅲ优98、金奉19、甬优7号等3个杂交粳稻品种和T418、淮稻5号、武运粳24、天粳2号等4个常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蒙啤麦6号(原代号11PJ-005)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培育的新品种,2019年9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审核。经品系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酿造品质好等特点。蒙啤麦6号属春性二棱皮大麦中熟品种,生育期66~90 d,株高56.0~84.4 cm,穗长7.1~7.5 cm,主穗粒数20~24粒/穗,千粒质量40.9~54.9 g,籽粒蛋白质含量11.7%。该品种中抗条纹病、网斑病,高感根腐病,抗倒性强,适宜在内蒙古及邻近省份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水平也随之增加.超过一定密度.产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抗逆性也随之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豫单998在6.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比较适宜,抗逆性较强.为豫单998在当地肥力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在不同插秧量和行距配置方式下杂交稻和常规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杂交稻穗大、粒多、千粒重大、经济系数高、灌浆持续期长、同化物向籽粒转移比率高。杂交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7.27%。但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不同:杂交稻适宜插单苗,而常规稻适宜插3苗;不论是杂交稻还是常规稻,直立穗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适宜等行距栽培以减少群体漏光,弯曲穗型品种适宜宽窄行栽培以改善中下层叶片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穗重型品种绥粳4号和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以明确第二积温带水稻适宜移栽密度,分析高产形成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寒地第二积温带种植,穗重型品种和穗数型品种均以行距24.0 cm、株距13.3 cm处理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