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不同施钾水平对花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施钾水平对花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施用钾肥、延缓花生衰老、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花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花生生长前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生长后期持续下降;叶片MD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则持续增加。在施钾量0~150 kg/hm2范围内,增施钾肥显著降低花生叶片MDA含量,提高SOD、POD、CAT等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延缓花生衰老,提高产量。当施钾量超过150 kg/hm2时,产生负效应。表明合理施用钾肥有利于延缓花生衰老、提高花生产量,建议施钾量在150 kg/hm2左右是花生生长较适宜的施钾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丹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0、75、150、225 kg/hm2)对丹参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丹参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降低丹参MDA含量,当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MDA含量最低;施用钾肥可提高丹参SOD、POD、CAT活性,在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的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AT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适量施钾可通过提高丹参体内的保护酶活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作用,减少MDA的生成。丹参叶绿素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衰老迟缓。  相似文献   

3.
追施氮肥对灌浆期沙地饲用燕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氮素对饲用燕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在科尔沁沙地,以燕麦为材料,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按照15%,40%,25%,20%比例,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 kg/hm~2纯氮,检测灌浆期燕麦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对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功能叶作用时间和效率有明显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饲用燕麦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和CAT活性显著增强,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当施氮量超过210 kg/hm~2后,继续增施氮肥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不能持续提高花后叶片POD和CAT活性,但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升高。试验亦表明,清除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并非单一的酶作用结果,取决于SOD、POD、CAT保护酶系协同作用,在科尔沁沙地追施210 kg/hm~2氮肥,饲用燕麦叶片抗衰老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研究旨在探索水稻减药增效的有效生产措施,[方法]选址于湖北水稻稻瘟病常重发区咸宁市崇阳县原种场,以硅肥和锌肥作基肥,设置单位施用量不同的8个处理研究硅肥和锌肥对稻叶瘟、稻穗瘟的控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硅肥锌肥作基肥的对照,各施用微肥处理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发生均有控制作用,混合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硅+锌(225 kg/hm2+ 15 kg/hm2))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控制作用最佳,防效分别达84.98%和75.65%,病指分别由21.70和15.05降至3.26和3.58;各微肥处理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结论]综上,本研究说明科学的硅肥处理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减药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菠菜采后在2℃和9℃下冷藏期间叶绿素含量、色度值(a^*、b^*和色调角)、活性氧清除酶(SOD、CAT、POD、APX和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温度下菠菜叶片的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9℃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色调角值、CAT、APX和GR活性迅速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快速积累;2℃的低温条件可延缓CAT、APX和GR活性的下降,阻止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上升,抑制叶绿素含量和色调角值的下降,从而延缓菠菜的衰老。  相似文献   

6.
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省改部分双季稻田为春玉米—杂交晚稻的种植制度 ,作者对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种植春玉米的产量在 6 0 0 0kg/hm2 的施肥技术为 :施N180kg/hm2 ,P2 O56 0kg/hm2 ,K2 O 12 0kg/hm2 ,并以基肥和穗肥二次施用 ,即全部P ,K肥及 1/ 2N作基肥 ,1/2N作穗肥 ,穗肥施用时期 ,中、早熟种 (叶片数在 16~ 17片叶 ) ,在 9叶全展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在 75 0 0kg/hm2 以上的施肥技术为 :施肥水平应以施N2 2 5~ 30 0kg/hm2 ,P2 O570~ 10 0kg/hm2 ,K2 O15 0~ 2 0 0kg/hm2 ,N素按基肥∶攻秆肥∶穗肥 =1∶1∶2的比例施用为宜 ,攻秆肥在 4~ 5叶全展施用 ,穗肥中、中熟种在 9叶全展施用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  相似文献   

7.
硅肥对南方花生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对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的影响,弄清其对稻谷中Cd含量的降低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对照(CK),常规施肥(40%复合肥450 kg/hm2);处理2:钾硅钙微孔矿物肥600 kg/hm2+常规施肥;处理3:钾硅钙微孔矿物肥750 kg/hm2+常规施肥;处理4: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125 kg/hm2+常规施肥;处理5: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425 kg/hm2+常规施肥。结果表明: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达到7.5%~16.0%;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从而降低稻谷Cd的积累,最大降低稻谷Cd含量达到38.6%。钾硅钙微孔矿物肥要达到降阻水稻重金属Cd的最佳效果,施用量不能低于1425 kg/hm2。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提高水稻幼苗对镉胁迫的抗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水杨酸能否提高水稻对镉胁迫的抗性,在1/2浓度的木村B营养液内培养水稻幼苗后,添加CdCl2达500μmol/L,然后加入外源SA使最终浓度达300μmol/L。试验结果表明,镉胁迫使水稻叶片SOD,CAT,POD活性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MDA含量增多。而外源的SA加入后,能使镉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SOD,CAT,POD活性降低较少,活性氧的生成速率降低,使H2O2含量和MDA含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镉对叶绿素的破坏和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说明水杨酸对受镉胁迫的水稻抗氧化酶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能提高水稻幼苗对镉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提高成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粒/叶和粒重/叶;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改善茎系结构,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50 kg/hm2硅肥作基肥和分蘖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好,而拔节期不同硅肥用量中以225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解决传统推荐施肥技术中缺乏空间属性信息、无法处理经验性知识等问题的途径,以春玉米推荐施肥为例,通过多年多点的大田玉米缺素试验、耕层土壤网格取样的养分测试和推荐施肥知识库的构建,建立了基于GIS的推荐施肥智能决策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土壤空间信息平台上,既对施肥过程中结构化要素进行定量模拟,又对施肥过程中非结构化要素进行定性分析,这样就可以相对全面地对推荐施肥进行智能决策支持。该模型经过山西省忻州市二十里铺村春玉米大田试验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产量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Karst region is a kind of complicated groundsill.To design tall-buildings built on karst subgrade,precise analyse result is needed.The method based on superstruct-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theory can precisely calculate the(internal) force of structural,foundation and groundsill.The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Finite element analys is software ANSYS is used to analyze superstruct-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on Karst Subgrade.Through comparing methods based on superstruct-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with traditional analysis method(in this condition,superstruct-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the interactional effect to structure,foundation and rock are discussed.Through the analysis,several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The side stress of column is small for buildings on Karst region,but the side stress of corner column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others.The side stress of shear wall is great and the location of shear wall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nteraction.Slab foundation is effective for Karst region,it plays a great role on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3.
Air stream of hot mines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 and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Cooling load expressions under five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hrough strict theoretical derivation, i.e. unsteady multi-stream, steady flow, steady flow ignoring kinetic energy change, steady flow ignoring potential energy change and steady flow ignoring fan power change. Then the enthalpy variable expression of the subsurface moist air and heat calculating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are deduced. Finally, Yong Chuan coal mine illustrat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on cooling load quantitatively. It is conducive to scientificly manage hot mine and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14.
乙醇—超声波法提取枣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乐陵金丝小枣为原料,以乙醇为浸提液,采用超声波提取枣汁,确定工艺条件为:酒精体积分数为95%,提取时间15min,浸提液体积与原料质量之比为470mL∶100g,浸提温度为70℃。用此方法提取枣汁,具有提取时间短、中间生产过程中物料不易被杂菌污染和料液易过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Modpath的矿井突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粒子反向示踪理论,根据安徽铜陵新桥硫铁矿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利用抽压水试验得出的渗流系数、给水度等岩性特征,针对突水水源识别问题,建立Modpath的矿井突水可视化模型,并以时步分段量化研究水源渗透规律,分析了矿井突水的水源来向、侵害范围、影响程度等特征元素。研究结果验证了突水点上层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带和断裂带对突水点的重要补给关系,并且有较强的直观判别能力;模型可以清晰判别分析矿井突水现象。  相似文献   

16.
蟾酥注射液对小鼠免疫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的免疫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以及LPS或者ConA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将蟾酥注射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将蟾酥注射液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NK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取脾细胞与蟾酥注射液共培养上清,ELSIA法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12)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蟾酥注射液单独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说明蟾酥注射液在体外能够显著提高几种主要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蟾酥注射具有显著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 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3-N、TN、PO3-4-P和TP与TTPC浓度之间则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水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揭示转基因水稻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2—2012年期间Web of Science收录的转基因水稻研究领域学术文献,分别从文献的国家/地区、研究作者、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被引频次、涉猎学科及影响力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文献6625篇,中国1462篇,位居第一;累计被引频次125170次,中国17380次,位居第三。表明中国在转基因水稻研究领域尚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发文量位居榜首,但被引频次和均被引频次均不高,质量与影响力都还与美国、日本存在较大差距。转基因水稻研究涉及582种期刊,1290家机构,85个国家/地区,5120位作者,内容涵盖数十个学科,八十多个方向,表明转基因水稻载文期刊呈离散状态,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广,属典型交叉学科。中国转基因水稻领域现整体处于蓬勃发展态势,建议可持续跟踪和加大科研力量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蟾酥注射液对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用ELSIA法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2)分泌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小鼠脾中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能够显著增强IFN-γ、IL-2和IL-12分泌;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脾中CD4+ CD8-和CD4- CD8+表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脾中淋巴细胞进入S期的百分率。表明蟾酥注射液在体外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说明蟾酥注射能显著地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