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花生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12个花生品种中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主茎高(0.657),总分枝数(0.633),侧枝长(0.652),饱果数(0.665),结果枝数(0.693),单株结果数(0.693),百果重(0.675),百仁重(0.715),千克果数(0.705),千克仁数(0.708),出油率(0.688).表明在花生育种过程中百仁重、千克仁数、千克果数、饱果数和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比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百果重和出油率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要高.  相似文献   

2.
花生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12个花生品种中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主茎高(0.657),总分枝数(0.633),侧枝长(0.652),饱果数(0.665),结果枝数(0.693),单株结果数(0.693),百果重(0.675),百仁重(0.715),千克果数(0.705),千克仁数(0.708),出油率(0.688)。表明在花生育种过程中百仁重、千克仁数、千克果数、饱果数和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比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百果重和出油率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要高。  相似文献   

3.
花生施用氰氨化钙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氰氯化钙能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改善营养生长状况,增加双仁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最终提高花生产量。每公顷施用氰氮化钙75kg,较对照单株分枝增加3.6条,单株结果数增加2.2个,百果重增加21g,百仁重增加11.9g,出仁率提高2.8%,产量提高24.7%,公顷纯收益增加4640元。  相似文献   

4.
1 在赣北湖口试种示范概况。棉花多头叶枝栽培法是利用主茎下部潜伏腋芽发育成营养枝而结桃的一种新式栽培方式。湖口县农业局于2003年在武山、文桥、付垅等乡镇进行了15公顷的简优1号试种示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10月中旬,对其中的6块棉田(面积0.4公顷)进行了一厘地法测产,共测12点,平均每株桃数63.0个,密度每公顷17520株,平均铃重4.2克,每公顷总桃数110.4万个,子棉产量4635公斤。12月中旬,调查了植棉水平中上等的10家农户,多头叶枝棉种植面积2.2公顷,共收子棉9075公斤,每公顷子棉产量4125公斤。比同等地力和施肥水平而采用常规栽培法的棉田增产15%~20%。  相似文献   

5.
花生产量性状相关分析与简化考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生考种项目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与荚果产量呈显著相关,通径系数分别为0.8069、0.4242、-0.1663、0.0646;单株果数与单株果重相关性最强为0.8313,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然湿涝条件下花生种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自然湿涝条件下花生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为花生耐湿涝生态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考 察了21份珍珠豆型花生种质的20个性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回归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 表明,各性状在种质材料之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湿涝条件下高产种质的总体特征为矮秆、多枝, 根强而冠弱,根冠比高,生理落叶少,果多、果饱、果重、仁重,而饱果率、饱仁率低,收获指数高,与产量的相关程度 以单株总果数>收获指数>单株秕果数≈单株饱果数>百仁重>百果重>根冠比。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则表明, 对产量有显著(p<0.05)影响的性状只有5个,以标准回归系数、偏相关系数分别判断其重要性依次为单株饱果数 >百仁重>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和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通径分析 显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对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根冠比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而间接效应较大,饱果率 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且间接效应呈较大负值。综合来看,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可作为湿涝时高产种 质筛选的最主要性状指标,其次是根冠比。  相似文献   

7.
用6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分析了株高、总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等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选择效果。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小,选择效果不大.各性状的单株遗传力普遍低,群体遗传力则相对较高。因此,以高产为目标的抗病育种应以集团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8.
苎麻根腐线虫病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每公顷用有效成份益舒宝3.75公斤,克线丹3公斤,呋喃丹3公斤防治苎麻根腐线虫病,无论措施施或穴施,可使麻蔸和土壤中根腐线虫数极显著低于对照区,当年二、三 幅度达16.4-36.6%,增产幅度显著。1991-1995年用上述杀线剂在湖南沅江、南县、华容、汉寿、益阳5县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鲜食大豆浙鲜豆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鲜豆2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29.5厘米,主茎节数8.9个,分枝数2.3个,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灰毛,白花,种皮黄色,百粒鲜重60.4克,单株荚数22.6个,单株荚重41.6克,多粒荚率73.4%。口感品质为鲜脆型,每500克标准荚数202个,荚长、荚宽分别为5.2厘米和1.4厘米,标准荚率为73%。从播种至采收鲜荚约85天,一般鲜荚亩产量667.6公斤左右,轻感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在北京、江苏南通、安徽合肥和铜陵周边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每公顷用有效成份益舒宝3.75公斤,克线丹3公斤,呋喃3公斤防治苎麻极腐线虫病,无论撒施或穴施,可使麻苎和土壤中根腐线虫数极显著低于对照区,当年二、三麻增产幅度达16.4-36.6%,增产幅度显著。1991-1995年用上述杀线剂在湖南沅江、南县、华容、汉寿、益阳5县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郭嘉诚 《中国稻米》1994,1(1):17-17
四川省沿袭4000多年的水稻水田育秧技术正在被旱育秧代替。1993年.全省13个地、市、州数十个县示范推广旱育秧水稻13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6公斤.最高增产90多公斤,全省由此增加稻各3640万公斤。涪陵县20万亩旱育秧示范稻田的亩产量,比当地地膜育秧或温室两段育秧增产17.30%.  相似文献   

12.
花生主要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花生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枝数、饱果数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小区籽仁产量的遗传力;饱果数对小区籽仁产量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饱果数、百果重、出米率对小区籽仁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强。提示在花生高产育种中,应注重结果枝数、饱果数、百果重和出米率等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逆序系数分析法对河南省杂交育成的9 个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生产力呈上升趋势,主茎高、侧枝长二个性状呈降低趋势,单株饱果数和出米率向增加方向发展。而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三个性状变化不大,处于停滞阶段。提示在花生高产育种中要注重百果重、百仁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8个花生品系配制的4 ×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F4:5家系为材料,研究了单株果重、仁重、结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等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这些产量性状都是以加性效应为主,多数性状还存在非加性效应;母本963-4-1的单株果重、单株仁重、单株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均最高,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则是904-79最高;父本中花8号单株果重和单株仁重最高,综合表现较好;组合904-79×中花8号的产量具有较高的SCA;大多数的优良F4:5家系来自上述3个亲本间的组合.亲本在F4:5家系表现出的GCA与早世代不一致,花生家系品种的选育应考虑亲本GCA在多个世代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5.
棉花产量是由每亩总铃数、单铃重、衣分三个主要因素组成的。其中铃重往往是最活动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如1972~1980年平均铃重为3.18克;其中低于平均数的4年,单铃重分别为3.1克、2.91克、2.77克、2.69克;高于平均数的有5年,为3.31~3.5克;凡铃重低的年份总产均低。现根据本县棉花生产情况,对棉铃不高的原因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16.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8个花生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荚果数变异系数较大。主茎高与侧枝长、百果重与百仁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呈正相关,与出米率呈负相关。18个花生品系因参与聚类的性状组合不同而聚类结果各异,综合性状的聚类在D2=5.91水平下分为4大类,其中第一类(1号和13号品系)和第四类(8、11、18)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农业中,植物调节素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蔬菜、果树和大田作物的生ONlk)被应用于花生。据国内外对阿得尼克在花生生产上试验和应用结果,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据美国《农业大学科学》报导,在1978年进行的阿得尼克试验中,药剂处理的花生生长旺盛、健壮、叶色深绿,开花较早,荚果也较对照大,增产33%。 在印度,从1979年到1981年的3年中,施用阿得尼克都使花生产量大幅度增加。喷施0.1%阿得尼克的花生,单株结荚数比没有喷施的增加了7~10个,百仁重增加10~11.6克,出仁率增加5.5%,每公顷产量增加了377~1056公斤。花生喷施阿得尼克的效果比喷施其它植物刺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花生高代品系进行合理全面的选择评价,运用DPS数据软件对17个高代品系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单株生产力变异系数较大。主茎高、侧枝长与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单株生产力间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生产力与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间呈显著正相关。17个花生高代品系根据聚类性状不同而有不同类群,综合性状聚类分析在D2=6.21水平下可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二类群3个品系和第四类群的4个品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植株个体生长;而其首要条件是种苗基础和营养水平.利用普通日光温室,在瓶苗假植或使用已有的微型薯育苗的基础上,采取砂床剪枝扦插和高密度少肥栽培生产微型薯,比移栽瓶苗或直播微型薯的办法更好.即在剪枝扦插后40天收获,平均获得单薯重1~5克的微型薯个数占总数的(76.0~91.6%,最高达100%.单薯重1克以上的4个规格1~3克、大于3克、大于5克、大于10克)微型薯直播亩产达1806~2194公斤,接近或超过大薯切块直播(1962公斤/亩),但4个规格微型薯的含量不呈规律性差异.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育苗移栽亩产达2299公斤,略高于大规格微型薯直播产量.但考虑其利用价值,将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作为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基础种苗使用更合适.  相似文献   

20.
河南信阳地区提出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最佳栽培模式为:适栽组合应以汕优63为主;苗栽1.8~2万穴,两段育秧,亩施纯氮10~18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多效唑160克左右;普及一喷三防技术.1992年在固始县,罗山县、满川县共推广7.13万亩,增产1263.36万公斤,增收884.3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