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ic.  JC  邓拴林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9-29
恰当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可使奶牛体型增大,乳房发育良好,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提高,生产期限延长。编制营养方案之前,得明确奶牛应达到的生产目标,即: 犊牛应在4~5周龄时断奶,采食量达到0.68千克/日的全价犊牛料。种公牛的性成熟时平均体重达到590.2千克,小母牛5月龄体重达到136.2千克。后备母牛在12~14月龄时应出现正常发情,体重达到363.2千克。 2岁的怀孕母牛应编入泌乳牛群,体重达到499.4千克。  相似文献   

2.
奶牛犊牛的饲养与培育是整个奶牛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犊牛阶段饲养与培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使其全部成活,努力降低犊牛群的死淘率;二是培育犊牛对饲料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进而具有较大的采食量;三是使其具有优质奶牛身躯长、后躯宽、腿长适度的特定体型;四是使其健康发育和成长,在达到性成熟时具备交配时的体重要求,以便为其健康、高产打下基础。从以上不难看出,犊牛阶段的饲养与培育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犊牛育成后的质量、生产性能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犊牛就是整个牛群的未来。1对临产母牛的护理初生犊牛发育和…  相似文献   

3.
犊牛是指出生至满6月龄的牛,其中分为哺乳犊牛和断乳犊牛。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养健的犊牛群,使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培育也是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犊牛作为一个牛群的后备力量,需要长期的饲料和劳动力投入.存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后备牛15月龄(体重达到375千克以上)配种,24月龄即可产犊,并在以后的胎次中表现出应有的生产性能,从而有效收回前期投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0~3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价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培育成本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5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饲喂A品牌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B品牌代乳粉,对照组饲喂牛场产鲜牛奶;测定各组实验犊牛的出生体重、1月龄体重和50日龄断奶体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犊牛培育成本。结果表明,各组犊牛的出生体重和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50日龄断奶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12、2.86 kg,且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14、0.07 kg,且试验1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平均每头犊牛分别比对照组节约饲养成本198.8、222.0元。综上提示,使用代乳粉能够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为培育健康高产的牛群,必须首先从犊牛着手。犊牛的好坏,在胚胎期是决定于母牛的健康和饲养管理,而在出生后则决定于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在初生时体重为25~45 kg左右,大约是成年牛体重的7%~9%。1岁时是成年牛体重的60%,2岁时是成年牛体重的80%。各品种的母牛需要4~5年才能长成。可见,犊牛在生后的1年内,生长强度是最大的。在这一时期如果采取一系列良好的培育措施,从各方面满足犊  相似文献   

7.
犊牛育肥是指通过延长犊牛哺乳期或人工强化哺乳,在7~8月龄、体重达到200~250kg时出栏屠宰。此法适于优良的肉牛品种及其杂交牛。1科学饲养保证初生犊牛尽早和充分地吃到初乳。3天后开始喂鲜牛奶,鲜奶喂量可按体重的8%~9%计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9.
胚胎移植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地黄牛胚胎移植的荷斯坦奶牛犊牛,设计奶牛42日龄、50日龄早期断奶方法的两种不同方案(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与常规60日龄断奶方法(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有利于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显著提高犊牛60日龄的体重、日增重及其体高和胸围,同时能显著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其中试验Ⅰ组(即犊牛出生后4天开始采食,第1周每天喂6 kg牛奶和150 g犊牛料,以后每周增加200 g犊牛料、减少1 kg牛奶,第6周龄每天喂料1 200 g,停止喂牛奶)60日龄体重、日增重、体高及胸围分别为91.10 kg、0.91 kg、82.90 cm和93.70 cm,较常规的60日龄断奶犊牛分别提高20.30%、35.80%、10.20%、12.20%(P<0.05),犊牛培育成本397.20元/头,较对照组降低成本35.80%。  相似文献   

10.
正哺乳期犊牛是指从初生到断奶3个月之内的犊牛。由于犊牛生长发育快,易染病,所以,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犊牛初乳期的饲养管理1.1初乳的饲喂量初乳的饲喂量主要是依据犊牛的体重来制定。通常,饲喂量约占犊牛体重的12%。初乳期犊牛可选择以下哺乳方案:(1)出生后40~50min开始饲喂初乳,数量约为1.6~1.8kg;(2) 1~3日龄,数量约为2.5~3.5kg;(3) 4~6日龄,数量约为4~6kg。在饲喂量上,不光与犊牛体重有关,也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后备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选择3-6月龄断奶犊牛各5头,共计20头,采用内源指示剂法(盐酸不溶灰分,AIA)测定不同月龄断奶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3-6月龄犊牛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随月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平均每月增加1.35 kg/头;3-6月龄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4、5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月龄略低,6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4、5月龄犊牛都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牦牛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的牦牛奶、肉等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的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发现,与当地牦牛相比,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与本地牦牛杂交的F1代公母犊牛的初生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犊(P<0.05),其中娟姗牛、安格斯、野牦牛的杂交F1代的公犊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30.12%、18.21%和13.21%;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7.89%、3.70%和1.94%;6月龄体重分别达到了81.26±1.23kg、79.26±1.04kg和78.42±1.13kg,而母犊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77.78±2.26kg、78.07±1.97kg和75.85±1.32kg。因此,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与牦牛种间杂交育种可显著改善犏牛生产性能,这将为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犊牛是指0~6月龄的小牛,此时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强烈的阶段,在此阶段饲养管理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奶牛的成年体型、生理机能、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因此要培育高产、健康的牛群,必须从犊牛抓起。为此,我们对哺乳阶段犊牛采用不同的喂乳方法,对犊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及精饲料采  相似文献   

14.
所谓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奶犊牛在这时期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的犊牛群、使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培育也是提高牛  相似文献   

15.
导入野血牦牛生长发育测定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导入1/2野牦牛血,复壮高寒牧区家牦牛群。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1/4野血公、母牦犊牛比家牦犊牛初生重分别高8.56kg和8.76kg,6月龄体重分别高12.85kg和12.22kg,12月龄体重比家牦牛分别高11.76kg和13.06kg。经济效益显著,可以达到复壮牦牛群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严格控制牛龄 要挑选6月龄断奶、体重在200kg以上的牛犊进行育肥:育肥到18~24月龄时(即屠宰前)的体重应达到450~500kg,超过3岁的牛,不能生产出优质牛肉因此,育肥肉牛既要控制育肥牛的年龄,又要达到一定的宰前体重,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用微生态制剂调整初生犊牛肠道菌群、在哺乳犊牛饮水中第一周补加人工盐,第二周替换补加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熬制液,断牛犊牛日粮中添加清胃散、健胃宝中草药,以体重100kg、日采食精料1.5kg、日龄95天的标准断奶,高寒地区安格斯犊牛从初生到断奶,整个培育期间成活率达到96.77%。  相似文献   

18.
<正>代乳粉是一种含有一定乳成分、无菌生产的,饲喂成本比全乳低的代乳饲料,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1传统的饲喂方式培育犊牛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加强犊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在犊牛的的培育上多采用传统的饲喂模式,即用鲜牛奶饲喂犊牛,犊牛60日龄断奶。培育1头犊牛需消耗牛  相似文献   

19.
犊牛球虫病     
作者多年来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勃良斯克省的幼龄牛群中的球虫病,主要是在4~10月龄犊牛群中散发,在1.5~4月龄犊牛群中流行。为了测定犊牛球虫病的发病率,在一年内系统地作了5个牛场的调查。从1620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起,宁安市大力推广利用杂交肉牛进行持续育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持续育肥是指犊牛从断奶(7~8月龄,体重70 kg)到出栏,一直处于肥育阶段。采用持续育肥技术,牛一般在12月龄时体重可达400~450 kg,即可出栏。实际生产中,采用以下3种方法。1以精料为主的舍饲肥育法将断奶至出栏分为前、中、后3期。在肥育前期,犊牛体重为100~250 kg,日喂混合精料0.5~1.5 kg,配方:60%玉米、24%麸皮、10%豆饼、3%骨粉、2%食盐、1%微量元素添加剂。粗饲料以优质青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自由采食;在育肥中期,牛体重为250~400 kg,日喂混合精料2.0~3.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