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畜圈肥对旱地作物增产效应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地区农田施用畜肥后对主要的粮食作物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增产率16.18%-45.62%.不同畜肥的肥效为羊圈肥>猪圈肥>马圈肥.不同粮食作物每公顷施用1.5t畜肥分别增产羊圈肥增产春小麦289.5kg@hm-2、豌豆444kg@hm-2、马铃著鲜薯2910kg@hm-2;猪圈肥增产春小麦267kg@hm-2、豌豆156k@hm、马铃薯2422.5kg@hm-2;马圈肥增产春小麦66kg@hm-2、豌豆156kg@hm-2、马铃薯1830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春小麦19.05%-80.92%、豌豆17.78%-53.33%、马铃薯49.7%-79.29%.  相似文献   

2.
1试验目的 通过撒可富复合肥与其他肥料在春小麦上进行肥效对比试验,提供适合伊犁地区春小麦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合理施肥方法,为春小麦生产用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复绿铃肥料是一种微量元素水溶性复合肥料,通过在我区春小麦上进行不同施肥方法效果试验表明,复绿铃拌种和喷施可增加春小麦产量,特别以拌种+喷施的施用方法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对指导川水地区春小麦合理施用复绿铃肥,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3种复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稻–稻–油(油菜)、稻–稻–闲(冬闲))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作秸秆还田条件下,早稻产量以稻–稻–肥处理最高,稻–稻–油处理居中,两者分别比稻–稻–闲处理高3.1%和1.8%;冬作秸秆与早稻秸秆还田使晚稻显著增产,稻–稻–肥与稻–稻–油处理比稻–稻–闲处理分别增产15.4%和11.0%;秸秆还田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显著提高了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叶比,不同冬作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有差异,绿肥(紫云英)效果好于油菜秸秆,且2种秸秆对增加早稻干物质积累的作用机制具有明显差异,绿肥主要增加孕穗前的干物质积累,而油菜秸秆主要增加齐穗后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比较了氮缓释型直播稻专用拌种肥0号、1号、2号及3号拌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拌种肥2号为最佳配方,对直播稻出苗安全、促蘖早发,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两种种植方式下,笔者研究了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处理之间水稻的产量、株型、倒伏情况和效益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比不施用硅肥处理增产3.22%~4.08%;施硅后水稻基部节间缩短,倒伏比例减少,净增收39.19~49.49元/667m2,起到了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5种传统模式,肥—稻、肥—稻—稻、油—稻、油—稻—稻和麦—稻作对照,研究了麦—瓜—稻模式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麦—瓜—稻比肥—稻—稻、肥—稻和油—稻相应增产-15.8%,14.05%和18.15%,而经济收入提高1.05~2.21倍,土壤有机质、N、P_2O_5、K_2O含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低洼盐碱地上种植春小麦普遍表现为保苗不足、产量低、效益差。为此,我们以低洼盐碱地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充分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基施化肥由碳铵改施尿素是低洼盐碱地春小麦高产的基础:轻微盐碱地通过小畦控制灌水,最佳头水灌溉时间在4月15日~30日,二水和头水适宜间隔期在15天左右,可使小麦增产64.4kg/666.7m^2,增27.3%;中度盐渍地垄种,垄高0.2-0.5m、垄宽0.7-2.0m,可使小麦增产85.7kg/666.7m^2,增58.7%;低洼盐碱地以稻——麦两段轮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抛秧稻施用硅肥的最佳使用方法和施肥时期,试验以秧盘基施,秧盘追施,拔节初期土壤撒施以及叶面喷施四种施肥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在拔节初期土壤撒施硅肥增产达10.91%,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增产3.91%,其他两种方法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一次性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金正大"缓控释肥、当地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正大"缓控释肥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效等特点,由于其免于追肥,每亩可节省劳动成本20元;同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亩产量502~519 kg,增产幅度可达6.8%~18.2%,可在春小麦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抛秧稻和硅肥的最佳使用方法和施肥时期,试验以秧盘基施,秧盘追施,拔节,初期土壤撒施以及叶面喷施四种施肥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在拔节初期土壤撒施硅肥增产达10.91%,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增产3.91%,其他两种方法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选用市面上最新的拌种肥产品霍尚澳优BSN拌种肥,在水稻机播育秧上开展两种模式应用试验,探索拌种肥对机播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霍尚澳优BSN拌种肥稀释800倍后作基质淋湿液应用增产效果最好,每667m2增产达53.1kg,并且"省工省时",宜在全国机播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磁化肥(简称磁化肥),是通过在粉煤灰中添加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经过磁场处理加工而成的一处磁性化学肥料,它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也可以使工业化生产中的粉煤灰得以利用,为广泛开发农业肥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探讨该肥对我省春小麦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14.
对春小麦专用肥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施用专用肥具有明显增产效果,分别比对照增产12.13%~30.18%和17.87%~39.57%。专用肥配施硝酸铵增产效果更佳。在目前生产条件下,春小麦专用肥以比例合适的氮磷二元复合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台安县达牛公社大田家大队第四生产队,在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认真总结春小麦低产的原因,从小麦生长规律中,找出大壠小麦一稀、二旱、三缺肥的矛盾。采取春小麦种畦田,以肥保密,以水促壮,增加主穗的增产措施。7亩地共收小麦、玉米8095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均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丰年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及不同肥密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2015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不同肥密与龙麦35、龙麦36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和龙麦36在丰年的增产潜力和不同肥密对品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此项研究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硅肥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硅肥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中筋春小麦品种克旱16为试材,随机区组进行五个不同硅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使小麦叶面积指数、茎部干重、叶片干重、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和收获前有效穗数。而对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其中龙麦26小穗数和穗粒数各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水平,而对克旱16小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不大。施入硅肥可使两品种春小麦增产幅度达0.73%~14.7%。综上所述,生产上以施用硅肥量4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脲甲醛肥在稻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制的脲甲醛肥为白色粉末状,难溶于水,含氮41% ̄43%,不挥发,淡吸温。施入农田后,其养分主要靠微生物分解而慢慢地释放,是一种缓释性肥料。农艺要求脲甲醛肥中氮素养分的释放必须与稻、麦的需求相适应,故在实验室生产出缓释性能不同的6种脲甲醛肥。通过两年稻、麦轮作田间试验,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脲刑事与肥,每亩施用40.5kg,脲甲醛肥与38kg悄素相比较,肥料成本增加36.2元,增产稻、麦94kg。粮食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两方面探讨了麦茬稻的穗肥效应,证明在前期一定量的基蘖肥基础上施用穗肥有增产作用,但在穗肥期内不同施用时间效果不同。其中以减数分裂期施肥增产作用最大,而且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春小麦以施用种肥为主,当地群众说,春小麦是胎里富的庄稼,也是这个意思。1962—1964年全省肥料试验网17个试验点的结果,平均每百斤农家肥科增产小麦3.3斤。每斤氮磷混合肥(以1:1的纯养分计算),增产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