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青海澜沧江源为研究对象,对近60年来的径流、降水变化特征及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澜沧江源径流、降水均呈增加趋势,集中度呈下降趋势,集中期逐渐前移;径流集中期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集中期主要在7月中旬至下旬。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较高,杂多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72,囊谦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63。总体上径流集中期比降水集中期滞后10~30 d。  相似文献   

2.
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本文根据龙川江干流主要水文测站 1954~2001的月天然径流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变化幅度等特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黄瓜园站和楚雄站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都存在减小趋势,2个测站总体变化趋势相近;对比楚雄站和小黄瓜园站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的拟合曲线,可以发现楚雄站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降低趋势比黄瓜园站明显,同时,径流集中期无明显变化,但楚雄站的径流集中期要略早于黄瓜园站。  相似文献   

3.
第二松花江干流汉阳屯站径流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向量合成法分析了汉阳屯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的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逐年集中度呈波动上升趋势,集中度最小和最大年份出现在1997年和2005年;2)集中度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具有客观一致性;3)1989—1993年均径流总量和集中度最低,径流的年内变化平缓,而后径流变化为“双峰型”,年内径流量变化有由秋季向春季集中的变化趋势;4)向量合成法可简明的分析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黄河源为研究区,采用集中度、集中期、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径流的年内、年际、年代际趋势性变化,突变点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源区上游1956—2012年径流量总体呈弱增加趋势,下游呈弱减少趋势,上游径流量年际变化较下游剧烈。黄河源径流集中度主要集中在40%~60%,上游集中度高于下游。集中期主要分布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且有提前趋势。21世纪以来,黄河源径流上游偏丰,下游偏枯。吉迈站年径流量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2008年。玛曲站和唐乃亥站年径流量突变均发生在1991年。  相似文献   

5.
晋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菲  孙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71-1473,1557
根据晋江流域安溪和石砻水文站历年径流量序列和降水序列,应用了Mann—Kendall法、集中度和集中期Morlet小波等数学方法,对该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年径流主要集中在5、6、7、8、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冬季径流量很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不足10%;从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性来看,安溪水文站的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度20世纪60年代最大为49%,其余年代均较小;从变化趋势来看,晋江上游安溪站年均径流量较稳定,基本无变化,晋江下游的石砻站年均径流量趋势变化较上游强烈,具体表现为50年代未至70年代初表现出下降趋势,90年代至今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晋江流域水文站的年均径流量在过去的53年中均没有明显的上升或是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明晰其演变规律,为大通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累积距平、滑动平均、R/S法、Cramer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趋势、突变状况及周期进行分析,并针对径流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存在以下特点:(1)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81.6%~87.2%的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年际变化波动频繁,1956-2010年经历了"丰-枯-丰-枯"4个循环交替;(2)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呈减少趋势,尕日得和尕大滩站径流年均递减系数分别为0.010 2和0.006亿m3/年,两站Hurst指数分别为0.70和0.58,表明径流减少趋势具有正持续性;(3)大通河上游径流在1989年出现突变,原因是1989年汛期发生大面积集中降水,因此突变不具有持续性;(4)大通河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在6,18及30年左右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明显;(5)气候变化是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主要是外调水工程)直接导致了上游径流的减少。【结论】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量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在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新疆精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依据精河水文站实测资料进一步分析精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水质等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以为精河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安庆地区1961~201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分别运用旱、涝分级标准和降水集中度、集中期,分析安庆地区近50年夏季降水及旱、涝规律。结果表明,安庆地区夏季旱、涝出现年份表现出连续性和间歇性并存的特点;重涝年与重旱年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旱涝年份西北部多于东南部。降水集中度年际变化特征明显,东部地区降水集中度大于西部地区;降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6月11日~7月5日,年际变率大;降水集中期较大值出现时间西部站点最早、北部站点最晚。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南四湖流域降水变化规律,利用1981~2014年南四湖流域9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南四湖流域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4年南四湖流域PCD的多年平均值为0.34,且以0.015/10 a的速率上升,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的PCP出现在8月上旬,且以0.07/10 a的速率上升,PCP出现在第16旬~第27旬(汛期)的年份占比为85.3%。PCD与PCP呈显著正相关(r=0.52),即:降水集中期出现得越晚,降水集中度越高;反之,降水集中期出现得越早,全区降水集中度越低。南四湖流域湖西地区PCD较高,易出现洪涝灾害,PCP出现较晚且有延后趋势;湖东地区PCD较小,PCP出现较早且有提前趋势。南四湖流域PCD和PCP各存在一次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分别为1986年和1987年;20世纪80年代PCD存在2~3 a的周期振荡,PCP在20世纪80年代以4~5 a左右的周期振荡为主,2000年之后存在3~4 a的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0.
杂谷脑河径流趋势及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基于四川岷江上游桑坪、杂谷脑两个水文站1962—2002年的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杂谷脑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特征. 选用db3小波函数对标准化径流序列进行多分辨分析,其低频重构序列显示该流域径流变化呈递减趋势,并且植被平均状况较差的区域相对植被平均状况较好的区域径流下降趋势明显,变化剧烈,证明了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及调节能力,植被恢复与更新有助于改善流域的水文状况.另外,除森林对径流影响较大外,人类活动如灌溉、水电站等也是引起流域径流量递减的重要原因.选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标准月径流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方差图可以确定,杂谷脑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6 a左右的显著周期,桑坪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7~8 a的显著周期. 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是分析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的有效工具,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气候和水的变化研究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新疆来说水资源极其重要,利用1957~2008年精河流域的气温、降水、河流年径流量数据对该流域的气候、降水、河流年径流量进行研究分析,为流域经济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服务.[方法]应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对精河流域1957~2008年的气象数据及水文数据做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径流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大,而气温对径流的影响较小,三者的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该区(1)年平均气温变化大,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时间序列的6 a周期较突出.(2)降水量波动变化大,年降水变化趋势呈波浪状分布,1957~2008年可分为三个阶段.(3)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呈波浪状.同时,年径流量会出现周期为4~5 a的稳定期.  相似文献   

12.
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美临  范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33-11235,11241
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以渭河流域上游北道站、中游咸阳站和下游华县站40多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等指标发现,渭河流域径流量具有显著的洪枯季节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汛期径流量的减少;径流年内分配的多项指标显示,渭河下游华县站的不均匀性、集中度及变化幅度均高于上中游的北道站和咸阳站。  相似文献   

13.
荆江三口入洞庭湖水沙演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荆江枝城和三口入洞庭湖的代表性控制站1956-2008年长系列水文数据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等方法,探讨三口水沙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表明:枝城年径流量2003年后有所偏低,可能与长江上游降水量偏低有关,但无显著性变化。枝城年径流量、三口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发生突变的时间分别为2003年,1979年和1989年。三口年径流量只有1973年一个转折点,但年输沙量有1973年和2003年两个转折点。1973年的转折点主要是荆江裁弯导致径流量下降引起的,而2003年的转折点主要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导致悬浮泥沙浓度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王红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47-5348
[目的]研究采用超滤工艺浓缩麦芽糖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子量为6 000 Da的超滤膜,分别浓缩40%、15%的麦芽糖液,考察麦芽糖液的超滤浓缩效果及反洗对膜性能的恢复效果。[结果]超滤膜浓缩40%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衰减迅速,堵塞明显;但采用同样的超滤膜浓缩15%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较大,且衰减较慢,效果理想。麦芽糖葡萄糖值(DE值)由滤前的43%达到滤后的50%;透光率由滤前的91%T达到滤后的98%T。[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麦芽糖产品的透明度、延长产品保质期等,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累积距平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流域内4个水文站和16个气象站1985—2010年的水文及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径流量变化定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改变量及其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的下降和潜在蒸散发量的上升导致整个洞庭湖流域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4个子流域突变后相对于突变前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8、15、130、112 mm和102 mm;洞庭湖流域径流量的减少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贡献率为64%,人类活动虽然能增加径流,但是两者的叠加影响整体上仍使径流量减少。因此,洞庭湖流域的水文干旱是自然环境演化的结果,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格局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实测序列的多尺度时频分析,对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解决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乌江流域年均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周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乌江流域1956—2000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具有中等程度的变异,且径流量的增加速率大于降雨量;降雨和径流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变化,且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具有同步性;降雨量的主周期依次为41年、25年、11年和5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大致为40年、25年、16年和6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  相似文献   

17.
河北燕山山区径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河北燕山迎风区与背风区主要代表水文站1956—2005年的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小波分析法来分析研究燕山山区径流的突变性及其周期性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燕山山区的迎风区与背风区年径流量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背风区突变主要发生在1972、1985年,迎风区则主要在1977年发生一次较大的突变;且背风区与迎风区年径流序列均主要存在25~32,5~8年的变化周期。利用降雨和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定量分析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贡献率,得出在变化期内,人类活动和降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67.86%和32.14%,说明人类的活动是1978—2005年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奇虎  陈亚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07-7810,7886
[目的]研究新疆天山北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疆天山北部16个气象站和肯斯瓦特近51年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单调趋势及突变检验、小波分析、R/S分析及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对新疆天山北部气候变化及玛纳斯河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近51年来新疆天山北部气候及径流变化的趋势、突变、周期、未来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对源、干流年径流的影响量。[结果]新疆天山北部气温、降水量皆呈显著性增加趋势,且其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这种走势;从年代际来看,1957~1959年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为低温多雨期,60和70年代为低温少雨期8,0年代气温接近多年平均值,降水量偏少,进入90年代以后为高温多雨期,并在2000~2007年尤为显著;气温、降水量分别在19951、996年发生了1.1℃和30.2mm的显著性增多突变;气温在112、2年处周期性显著,降水量存在5、81、42、2年的主周期。玛纳斯河流域年径流量与气候因子均存在周期性与趋势性,且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该流域年径流量和气候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气温与年径流量的关系比降水量更密切。[结论]该研究为新疆天山北部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