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施肥对土壤供肥和水稻吸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10a不施肥的土壤仍保持一定的基本肥力.水稻从土壤吸收的养分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稻茬、稻根自然归还土壤,这是水稻土保持一定养分水平的物质基础.随着生育期的进展,水稻植株的吸肥总量不断提高.施用化肥不但可提高植株三要素的含量,而且也提高植株吸肥总量,化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如猪粪或稻草)又有进一步增加植株吸肥强度和吸肥容量的效果.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增施化肥有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作用,如再配施有机肥则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施肥10a对土壤三要素产投比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土壤供肥能力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土壤供肥能力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郊区的壤质草甸稻田土的供肥能力大约为氮98.4kg/hm^2,磷94.95kg/hm^2,钾142.05kg/hm^2,施用化肥可明显增加稻谷产量,但不同化肥的增产效果不同,在肥料三要素中,仍然以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肥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施化肥情况下,单纯施用农肥亦可获得  相似文献   

3.
浙北平原中低产田土壤含有机质,氮水平较高,而磷,钾水平较低,土壤养分不平衡矛盾突出。在大麦──连作稻三熟制下周年土壤生产力平均每亩751.21kg,地方贡献率68.35%。周年土壤供肥量:氮12.72kg磷2.45kg,钾12.59kg,虽代于高产田,但仍有较高潜在肥力,只要消除障碍,强化地力培育,就能向高产农田转化。施肥制度应按土壤供肥特点,重视有机肥,采取氮磷钾三元配施,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施肥  相似文献   

4.
1990~1992年在山西榆次市对黄土高原旱地春谷吸肥与土壤耕层供肥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耕层氮磷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倒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钾的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一次方程变化;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动态变化遵循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谷子一生随着生育进程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土壤氮磷钾供给量则随着谷子吸收量的增加而减少,即供给能力趋于减弱,氮的吸收高峰与土壤供给高峰基本一致,磷的吸收高峰在土壤供给高峰之后,钾的吸收高峰在土壤第一供给高峰期,孕穗至抽穗阶段是谷子吸收氮磷钾的高峰期;从谷子一生来看,吸收氮磷量小于土壤供给量,钾的吸收量大于土壤供给量。通过分析并对榆次市黄土高原区旱地春谷施肥问题提出新见解,即亩产要达到200kg以上应重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5.
6.
7.
土壤紧实度对棉花吸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自调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衰;而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养分供、吸量均沿着容重变小的自调方向渐升,前后期吸肥比例较小,为2∶8,弱苗迟发,花后长势虽有所转强,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供、吸肥量一直稳中有升,且后期更显优势。前后期吸肥比为3∶7,形成了棉花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多结铃的理想长势。因此,土壤紧实度适宜,有利于棉花吸肥与土壤供肥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9.
陈松 《青海农林科技》2000,(1):15-16,32
连续施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供肥状况,对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持续增加作物产量在一定范围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连续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的稳定和平衡,以有机无机相结合有机不足无机补,其投肥结构效应为:有机加无机肥〉无机化肥〉有机肥。连续施肥对后作春小麦的增产率为:低位山时时地45.75%-213.07%;中位山时时地9.87%-66.52;对于没有有机肥投入的地块每公顷N150P75的施肥结构增  相似文献   

10.
草莓吸肥特点和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露地及促成型栽培草莓吸肥规律以及不同肥料水平对草莓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露地栽培和促成型栽培草莓有着不同的吸肥特点,露地草莓由于近4个月的时间处于越冬休眠期,前期吸收养分仅占整个生育期的5%-15%,后期吸收的养分占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N的吸收高峰在膨果期,占整个生育期的46.2%〉P的吸收高峰出现在膨果期和收获期,占整个生育期的70%,而K的吸收在收获期最多,达整个生育期的51.8%。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寒地水稻品种龙盾104的吸肥量和施肥技术,以控灌灌排技术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龙盾104的植株地上部分的全氮、全磷、全钾吸肥量分别在116.5~204.0、76.5~109.5、178.5~223.5 kg/hm2。植株地上部分吸收全氮、全磷、全钾的比例是2.0∶1.0∶2.3,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平均吸收全氮1.856 kg、全磷0.909 kg、全钾2.065 kg。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合理施肥情况下,龙盾104在240 kg/hm2施肥水平条件下,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较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施肥量受品种、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气候和农业技术等条件的综合影响,本试验对崆峒区山川塬地土壤供肥性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崆峒区不同目标产量玉米田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找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本试验在浏阳市荷花镇(低产田)、达浒镇(高产田),比较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40%有机肥(T3)和纯化肥(T4)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荷花、达浒两地水稻产量。T2和T3处理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在荷花,T4处理比T1~T3处理分别增产49.8%、2.28%、0.08%;在达浒,T3处理比T1、T2、T4处理分别增产34.15%、12.43%、8.84%。两地土壤养分含量、肥力综合评价值均表现出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逐年增加。结论:不施肥会降低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低产田在短年限内农家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但长远培肥应该适当加大有机肥的比例;高产田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达到很好的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次深施肥对玉米供肥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次深施肥对玉米供肥规律的影响。[方法]设置肥料施用量相同的2个处理(常规施肥和一次深施肥),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片、茎+雄穗、雌穗、籽粒的鲜重、干重及植株N、P2O5、K2O含量。[结果]一次深施肥的玉米比常规施肥增产521.5 kg/hm2,提高了5.76%。一次深施肥促进玉米在生育中后期对氮、磷的吸收。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氮、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中;在玉米成熟期,钾的分布比例为茎秆>叶片>籽粒,施肥方法对钾的分布有影响而对氮、磷的分布则无影响。常规施肥钾在叶、茎、粒中的分布比例约为3∶6∶2;一次深施肥分布比例为2∶2∶1。[结论]一次深施肥可促进玉米在生育中后期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掌握蔬菜吸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实践证明,要获得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科学施肥是一个重要措施,而只有掌握蔬菜作物的吸肥特点,才能做到科学施肥。1蔬菜是喜肥多肥性作物蔬菜作物对养分吸收量比禾谷类作物大得多,与小麦相比,比蔬菜作物吸氮高04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吸肥特点及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作物,既是主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也是广大旱作区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区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种薯、商品薯及工业原料薯的开发和加工能力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从1995年的35万hm2扩大到2002年的70多万hm2,占旱作区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主要集中于阴山北麓栗钙土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植烟土壤化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黑龙江省主要烟区植烟土壤的供肥特性。并根据不同烟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结合该烟区的肥料有效利用率实验数据,简要论述了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耕地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是真实反映土壤供肥量、因缺补缺地科学施肥的两大重要技术参数。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和田块,在水稻上实施了3组"3414"田间小区肥效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当地这两大现代施肥技术参数,为精确定量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植侏各生育期吸氮量少;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N-n叶龄期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