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州地区主要作物的生长季(3-11月)和夏旱出现期(7-9月,简称夏旱期)作为统计时段,利用时间序列法对1951-1992年共42a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上述两段时间的降水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最能代表整个泉州平原降水情况的晋江气象站1960-1996年共37a中3-11月和7-9月2段时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了该载我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该地区上述2段时间的降水量模式,进而提出了防御干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漳州平原作物生长季和夏旱期降水量的数学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对漳州市气象台47a(1951-1997年)中历年的作物生长季(2-11月)和夏旱期(7-9月)的降水量资料进行数学模拟获得了相应的降水量模式。在此基础上,在分析该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提出该地区防御干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莆田县气象站作为莆仙平原的代表站,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该站1961-1997年共37a中历年作物生长季(3-11月)和夏旱期(7-9月)的降水量进行数学模拟,得到了该站这两段时间的模拟式,分析和探讨了该平原地区这两段时间降水量变化规律及其防御干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最能代表整个泉州平原降水情况的晋江气象站1960~1996 年共37 a 中3~11 月(作物生长季)和7~9 月(夏旱期)2 段时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了该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该地区上述2 段时间的降水量模式,进而提出了防御干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莆田县气象站作为莆仙平原的代表站 ,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该站 196 1- 1997年共 37a中历年作物生长季 (3- 11月 )和夏旱期 (7- 9月 )的降水量进行数学模拟 ,得到了该站这两段时间的模拟式 ,分析和探讨了该平原地区这两段时间降水量变化规律及其防御干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16-7517,7548
[目的]研究近60年大连市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及农业旱涝程度。[方法]选取大连市观象台1951~2010年4~10月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和干湿指数等方法,仅从作物生长季自然降水趋势变化与农业需水满足程度方面,分析大连市近6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和农业旱涝程度。[结果]近60年来,大连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5.888mm/10a,60年来降水量减少95.3 mm;春季降水略有增加,夏季明显减少,秋季减少幅度较小;各月平均降水量分布非常不均,7、8月降水量明显较多,共占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53.8%;4、5、10月平均降水量均低于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10.0%。近60年来大连市作物生长季内干湿指数K值平均为0.90,总体属于轻旱气候类型;干湿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正朝着偏旱的方向发展;干旱发生频率为59%;春、秋季属于中旱气候类型,夏季总体属于偏湿气候类型;从历年平均看,除7、8月偏湿以上外,其他各月均达到中旱程度。[结论]该研究为地方农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旱涝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永忠  黄英华  李明春  杜丙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27-16328,16331
[目的]分析降水变化掌握干旱程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对比、趋势分析降水变化对干旱程度的影响。[结果]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近50年减少108mm,并以夏季减少为主体。春秋两季干旱最严重频率为80%。与全国第2次农业资源普查时相比,作物生长季干旱频率增加26.6%,播种出苗阶段干旱频率减少13.6%,作物旺盛生长阶段干旱频率增加7.7%,成熟收获阶段干旱频率增加19.2%。[结论]目前建昌地区的气候朝着偏旱至半湿润半干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鄱阳湖流域1961—2019年2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结合14个早稻站点、13个晚稻站点和12个油菜站点的物候期数据,分析了近60年鄱阳湖流域主要作物生长季昼夜温度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鄱阳湖流域近60年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20℃/10a,夜间增温0.25℃/10a,白天增温0.17℃/10a;年降水量增加了58.60mm/10a,白天和夜间年降水增量相当.(2)早稻生长季平均温度升高了0.24℃/10a,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相近.(3)晚稻生长季平均温度升高了0.16℃/10a,夜间增温主要发生在晚稻移栽后.(4)油菜生长季平均温度升高了0.29℃/10a,夜间温度增幅大于白天;50%的站点油菜生长季降水量增加33.42mm/10a.研究结果为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东宁县1981~2010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从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两方面分析了东宁县作物生长季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为东宁县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宁安站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主要从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两方面分析了宁安市作物生长季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为宁安市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智  冯瑞萍  陈玉华  梁旭  孙银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2-8654,8725
[目的]研究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宁夏中南部9个气象站3~9月逐月降水、气温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蒸散经验公式、Mann-Kendall、Lepage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宁夏中部干旱区与南部丘陵区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量差异明显,呈南多北少特征,2个区域可利用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各年代的变化各不相同,中部干旱区70年代以后、南部丘陵区90年代以后可利用降水量持续偏少,且中部干旱区可利用降水量变率大;2个区域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均主要出现在7、8、9月,占生长期总量的76%以上,而3、4、5月低于生长期总量的14%。中部干旱区和南部丘陵区均未出现突变现象;中部干旱区主要存在5~7年的周期,其次是2~3年的周期;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2~3年的周期,其次是10~12年的年代际周期。多雨年北半球欧亚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贝加尔湖、蒙古国和我国西北部地区为负距平区,少雨年则为正距平区。[结论]该研究为宁夏中南部空中可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段居琦  王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09-1510
[目的]了解广西来宾市甘蔗生长季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春植蔗阶段需水特点,分析了广西来宾市甘蔗种植区1965~2007年3~11月逐月降水资料。[结果]广西来宾市有2/3的年份降水不能满足甘蔗需水,特别是9~10月几乎年年发生干旱,甘蔗生长季月降水变率大,春植蔗生长季总降水有随年份减少趋势,但主汛期6—7月降雨量随年份增加,这将导致来宾市春植蔗易发生干旱,特别是秋旱,且干旱发生机率和强度变大,同时也存在着主汛期6—7月发生局地渍涝灾害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与建议。[结论]该研究对科学安排蔗田灌溉与人工增雨作业,提高甘蔗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12年辽宁西部地区16个气象观测站的历史逐日降水资料,应用降水趋势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和莫莱(Morlet)小波函数,对玉米作物各生长阶段及整个生长季的降水特征及其对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在玉米作物播种期、苗期的降水呈增加趋势,发生春旱的概率降低;拔节孕穗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成熟期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发生夏旱、秋旱的概率增大;玉米作物在整个生长季内的降水总体上呈减少趋势;玉米作物各生长期和整个生长季均存在小尺度为2~3年的短周期,大尺度为14~16年的长周期。综合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小尺度的周期变化,结合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特点,得出玉米作物在整个生长季的降水量在近2年处于偏多期,有利于玉米作物增产;播种期和苗期降水在近2年处于偏多期,对玉米播种非常有利;拔节孕穗期降水在近2年处于偏少期,应加强灌溉及人工增雨作业;抽雄吐丝期降水虽呈加速减少趋势,但综合分析显示,近2年的降水处于偏多期,对玉米增产至关重要;灌浆成熟期降水在近2年处于偏少期,缺水可造成穗粒质量降低,进而导致减产,因此应根据玉米作物需水情况,科学制定需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旱情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黑龙江省西部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甘南县为例,应用小波理论对该县实测作物生长季降水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该区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的主要周期及旱涝变化趋势,为甘南县乃至黑龙江省西部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挖掘作物水分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农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记录齐齐哈尔市2011~2013年生长季农业气象资料,通过对比分析3a生长季的气温、地温、降雨量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揭示齐齐哈尔市近3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近3年生长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活动积温受始霜期影响较大;降雨量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各月份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春旱、夏涝现象;生长季的强风天气出现频率高,达到40d以上,是造成春旱、农作物倒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到锦州市作物生长季节气候资源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利用锦州市最近10年的气温、光照以及水资源等因素的分布情况,对锦州市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锦州市的特色农业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研究为更好地促进锦州市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谷粒饱在旱粮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利用通辽市境内7个气象站1971—201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辽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0.2 mm/10 a;降水量年代际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域分布特点;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以中西部的开鲁为低值中心,向东南、北部伸展增加,有变旱倾向。  相似文献   

20.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9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 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篱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是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穗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