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对油茶中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一至三年生赣无系列和长林系列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在九江市选择东、西、中3片4个油茶园进行试验。施用以鸡粪和有机质为主的生物有机肥,对施用该肥料和未施用肥料的油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油茶比未施肥的长势普遍较好,其生长茂盛,无病虫害。建议生产中将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按1∶1或1∶0.5的比例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酒泉地区樟子松生长的因素及其生长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测树高生长量及相对应的中央直径的方法,研究了酒泉地区19—21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的树高、直径生长量,建立了生长量与当年气象因子的对应关系;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手段,对影响嘉峪关及酒泉的樟子松人工林生长量的气象、土壤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樟子松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年蒸发量、日照时数、≥10℃积温、极端最高气温、阳离子总量、阴离子总量及全盐量是影响樟子松生长的主要气象、土壤指标,年平均气温、无霜期、极端最低气温、pH值、全K及有机质含量是次要指标,年降水量、气温日较差及全N是补充指标;建立的樟子松树高、直径生长量预测模型相关紧密,可用于樟子松树高和直径生长量的预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依据落叶松营林调查资料,提出了落叶松人工中、幼林价值有偿转让林价计算方法.为林价的有偿转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幼林抚育改造对森林的三大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本文对中幼林抚育改造相关联的内涵、外因等诸多因素,笔者依据多年林业生产实践,拟定了相应的抚育改造措施,能加快森林后备资源储备,提高森林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干旱荒漠区樟子松种子育苗期间部分幼苗出现紫红色的问题,对樟子松苗圃地正常苗处土壤和紫红色苗处土壤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樟子松幼苗出现紫红色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磷.低磷地块部分幼苗生长正常是因为该处土壤砂粒含量高,透气性好,微生物活性强,这都有利于幼苗根系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种子催芽处理方法对樟子松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催芽处理方法对发芽率影响明显,以混雪埋藏法最好,混沙埋藏法次之,温水浸种法最差;不同种子处理对樟子松苗木生长量影响不大,在实际应用上应推广混沙埋藏法。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由于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低温、耐贫瘠等等优点,广泛被种植在沙漠边缘,缺水、缺养分的贫瘠泥地中。我国引进樟子松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了,在辽宁省引进樟子松后,当地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巨大。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成功建设,成为了樟子松用在防护林体系上的一个优秀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之中,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目前生态环境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我国开始积极地加强对中幼林的抚育。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中幼林抚育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修枝强度对樟子松胸径和树高的影响,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修枝1/3、修枝1/2、修枝1/5、不修枝、修枝2/3,说明合理修枝能促进胸径生长,并达到显著水平;各修枝强度下树高生长量不大。  相似文献   

10.
北部干旱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洋  康世霞 《北京农业》2011,(15):160-161
樟子松耐寒冷,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寿命长,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樟子松幼苗造林初期,造林技术对造林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木文通过对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立木相对干形的初步分析,认为长白松的相对干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起源不同并未引起干形变异,同一林分内不同立木的相对干形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计算得出长白松立木各相对高度处直径经验公式模型。  相似文献   

12.
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25℃;最佳pH=5;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蛋白胨;全光最适其生长,并能产生分子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5-32℃下、2%葡萄糖中、100%相对湿度下,孢子萌发率最高。但随湿度降低,萌发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潜伏侵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森林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病区和非病区不同时期健康株针叶、芽、梢、枝、果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套袋隔离试验,测定樟子松估梢病在病区和非病区健康株上的潜伏侵染带菌率,并对照病区和非病区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健康组织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得以樟子松枯梢病的潜伏侵染规律,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樟子松苗木提供依据和参考,在陕北毛乌素沙地对樟子松苗木地上、地下生长规律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苗圃中1-5 a生樟子松苗木高度、生物量、地径和主根长度生长都呈现明显的节律性,苗木高度、地径随苗龄呈Logistic增长,苗木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主根长度与苗龄呈指数函数关系;苗木地上部与地下部相比,在生物量中所占比例随苗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由第1年的50.0%逐渐上升到第5年的80.0%。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红松接穗。[方法]以来自丹东、宽城、茅荆坝的红松作接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樟子松作砧木,用髓心形成层法嫁接,并以草+膜、草+棉、布+膜和膜+棉4种防寒方式进行过冬,比较接穗成活率、生长量和保存率。[结果]无论是主枝嫁接还是侧枝嫁接,均以丹东的红松接穗成活率最高(85%),生长量达13.8 cm;除了茅荆坝的接穗外,其他2个地区的接穗成活率均是主枝大于侧枝;过冬保存率以草+膜的方式最高。[结论]丹东的红松接穗适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嫁接,且以主枝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较高;在4种防寒方式中,以草+膜的方式保存率最好。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18.
采集樟子松树干基部、中部、上部的干皮材料,用PDA综合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并对获得的真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从供试材料中共检出樟子松干栖真菌19种,其中干基部13种,干中部9种,干上部7种。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主要途径: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伐和透光伐.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用0147抗生细菌含菌量10^8 /mL抑菌效果达82.1%,林间防治效果达54.1%,该抗生细菌可以定居良樟子松针叶上,成为针叶叶围微生物群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在6月病菌孢子飞散前;对苗囤和重病林分喷75%百菌清1000x液、65%敌克松1000x液、70%甲基托布津1000x液、65%代森锌500x液.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林场樟于松枯梢病发病区内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月初孢于开始飞散,随着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增加,孢于的飞散量也逐渐增加。6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初始发病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9月中旬为病害的终止期。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3个因子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很大,气温对病害流行始发期和终止期起决定作用。在适宜的气温范围内(20—23℃),病情随时间及相应的气温、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y=-10.6 1.241Y。 0.288t,入选的自变量有初始病情y。和前月平均气温t两个因子,此方程可以预测当年病情指数(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