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翠玉、翠冠、玉冠、金蜜、玉绿、鄂梨2号等6个梨品种在湘西进行引种试栽。结果表明:翠玉果实经济性状好,丰产性强,留树期较长,可在本地区作为主推品种;翠冠果实内质好,但果面有锈斑,通过套袋可以改善,可在本地发展;玉冠8月上旬成熟,可填补本地区梨产品空档期,且丰产稳产性强,鄂梨2号品质优,风味独特,可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从品种上解决南方梨早期落叶问题,引进国内新选育早熟砂梨新品种(系)3个、中熟砂梨新品种4个,分别与当地早熟砂梨主栽品种‘翠冠’和中熟砂梨主栽品种‘黄花’为对照,开展抗早期落叶砂梨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个早熟砂梨新品种中‘翠玉’抗早期落叶性强于‘翠冠’,‘新玉’‘苏翠1号’相当或弱于‘翠冠’,均难于表现出品种固有的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晚翠’‘桐乡’‘良诸’‘鄂梨2号’4个中熟砂梨新品种(系)抗早期落叶性相当或强于‘黄花’,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表现俱佳,适宜作为‘黄花’更新换代加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树形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梨优质生产的树形,本研究以 ‘翠冠’和‘翠玉’梨为试验材料,连续3年对平棚架和自由纺锤形两种树形的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整形方式下,‘翠冠‘和’翠玉‘梨的果实形状、糖酸组分及含量整体没有显著差异,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和外观色泽在单个年度受到树形的影响。综合认为,‘翠冠’、‘翠玉’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适宜的树形。  相似文献   

4.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以翠冠梨为试材,在生长季节喷施HSAF生物产品研究HSAF在田间防治梨黑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田间喷施20礸/mL HSAF对翠冠的梨黑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控制翠冠梨的病情指数在3.80以下;喷施HSAF能够显著提高翠冠梨的果实品质,喷施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可滴定酸含量提高0.0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  相似文献   

5.
正"桂梨1号"是梨品种"翠冠"早熟大果芽变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果2016031号。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46.0 g。果实近圆形,纵径8.27 cm,横径7.71 cm,果面平滑,果点疏,果皮底色绿色,果锈中等。果心直径2.79 cm,中等大小。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更加高效、便捷的翠冠梨可溶性固形物与果肉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检测方法,探究手持折光仪与无损测糖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将不同成熟期采摘的翠冠梨果实划分为果实顶部(萼端)、果实胴部(赤道)、果实肩部(梗端)三个部位,使用手持折光仪、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果实硬度计分别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与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采摘的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均表现为萼端>赤道>梗端;果实胴部位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与果实三个部位所测均值无显著差异,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与手持折光仪各部位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感官品质分析与理化指标测定结果相一致。初步认为,梨果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可简化为无损测糖仪对果实胴部位置的测定,硬度值应取果实胴部三个不同方位硬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据闽南日报消息,日前,平和县首个翠冠梨种植基地在该县芦溪镇树林村建成,基地里嫩绿的翠冠梨树苗栽培有序,整齐美观。该基地总投资500万元,种植面积达40 hm2多。翠冠梨是目前福建省第二主栽梨品种(第一主栽品种黄花梨),具有成熟早、品质优等特点,果实7月上旬成熟,果形美观,果肉细嫩,果汁丰富,口感脆甜,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业信息》2013,(7):71-7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6月中旬以来,福建省建宁县早熟梨品种翠玉、翠冠陆续成熟上市。据了解,建宁县今年早熟梨产销两旺,硕果累累,产量预计可达3万t,客商纷至沓来,销售顺畅,价格喜人;翠玉产地平均收购价达8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三个砂梨品种四个芽组织的需冷量及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脯氨酸、H2O2、POD、IAA、GA3和ABA等生理指标变化趋势。需冷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翠冠’叶芽、‘圆黄’花芽、‘翠冠’花芽、‘翠玉’花芽。可溶性蛋白、POD、GA3和IAA随休眠加深而下降,随休眠解除而上升。进入内休眠后,脯氨酸总体呈上升趋势;H2O2和ABA随休眠的加深而上升,随休眠的解除而下降。其中,H2O2含量与四种芽样本的萌芽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日前,笔者从安徽省砀山县农委了解到,今年该县1.13万hm2早熟梨黄冠、黄金、翠玉、圆黄、大果水晶等品种全部实施套袋,于5月底套袋全部结束。近年来,该县以早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笔者从安徽省砀山县水果办公室获悉,今年全县繁育各种果树苗木326hm2,可出圃果树成苗7.43亿株。果树苗木有梨、苹果、桃、杏、葡萄、柿和山楂等。梨品种以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为主,此外还有新繁育的早酥、翠冠、黄金、黄冠、圆黄等早熟梨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6月上旬至7月下旬,桂林市地产特早熟翠冠梨、清香梨和早熟梨黄花梨、湘南梨、鄂梨2号等陆续成熟上市,其市场零售价分别为5~8元/kg和5~6元/kg。经调查获悉,本年度桂林市特早熟、早熟梨产销的主要特点:一是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保持在上年水平。二是由于今年春季梨树开花期天气晴多雨少,气候温和,利于冬季落叶果树梨、桃、李开花、授粉和着  相似文献   

13.
正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李刚波等报道,为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2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2倍)、T3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3倍)、T4(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7月初,桂林市翠冠梨成熟上市,套袋果产地批发价3.60~4元/kg,市场零售价5~6元/kg;非套袋果市场零售价2.40~3元/kg。今年桂林市翠冠梨产销特点主要有:一是果实成熟上市较2011年延迟了15天左右,其成熟上市时间几乎与2012年青提葡萄初熟上市时间相同;二是预计总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三是果实品质与往年相比略有改善;四是成熟上市即遭遇今年我国南方大量荔枝和越南进口的西瓜大量上市,致使其销售价格较往年有所下跌。翠冠梨是我国21世纪初自行选育的南方特早熟梨品种,其对水土、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以及果实的综合品质堪称南方梨中的翘楚。桂林市大部地域位于中亚热  相似文献   

15.
<正>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4期《套袋对梨果皮AsA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作者秦安等)报道,为探讨套袋对梨果皮中AsA代谢的影响,以"满天红"和"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后果皮中As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AsA、T-AsA和DHA的含量在2个梨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在幼果果皮中最高,在成熟果果皮中最低;套袋显著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分别以当地主栽早熟梨品种‘翠冠’和中熟梨品种‘黄花’为对照,在福建省建宁县建立区试园,对引进的梨早熟梨新品种‘新玉’、中熟梨新品种‘晚翠’进行区试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新玉’果实成熟于7月5-8日,单果重317.8g,极显著大于‘翠冠’,外观综合评价优于‘翠冠’;果汁、风味、类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翠冠’均无明显差异,品质综合评价均为上,作为早熟梨品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但易感叶部果病害,早期落叶发生程度较重,持续丰产性较差,宜在海拔较高与管理技术明区域发展种植。‘晚翠’单果重达378.9g,极显著大于‘黄花’,外观综合评价与当地主栽中熟梨品种‘黄花’相当;果汁特多,果肉松脆,风味甜,品质综合评价为上,优于‘黄花’,且树势强壮,成枝力较高,中、长果枝结果能力和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均强,并较抗叶部病害,不易发生发生早期落叶现象,早果性与持续丰产性好,可在‘黄花’梨产区可作为更新换代品种加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个早熟梨新品种在开县进行的筛选试验表明:引进的所有早熟梨品种在开县生态条件下能正常萌芽开花结果,多数早熟梨在开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根据所选用的20个早熟梨品种的主要特征性状比较及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霞玉、翠冠、黄金、雪青4个品种耐粗放管理、丰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为最优栽培组合,可以在开县大面积发展;龙泉酥、新雅、清香、早美酥4个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可以适量发展,并可作为授粉树栽培;中梨一号、黄冠、圆黄、西子绿4个品种由于抗病能力稍差,可以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发展;其他引进的早熟梨新品种,对丰富开县梨品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奉黄1号’猕猴桃为江西本土选育的四倍体黄肉品种,其果实口感细腻、酸甜适中、果型均匀、抗溃疡病。为明确‘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横纵径、单果重、果实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发育呈双“S”规律变化,盛花后60 d内‘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迅速膨大,是其快速生长期;果形指数于盛花后30 d即无明显变化,基本稳定在1.35;干物质含量坐果后持续上升,在盛花后135 d达最大值19.52%;可溶性固形物在果实发育前期保持较低的值,盛花后135d开始迅速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总体呈上升趋势;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最高,接着开始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再上升,采收期维生素C含量为最高期(盛花后15d)含量的81.29%;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呈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叶绿素含量前后变化大,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前后变化小。综合考虑,‘奉黄1号’猕猴桃于盛花后60 d内为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单果重形成的重要时期,盛花后155-160 d开始为适宜采收期。本研究为‘奉黄1号’猕猴桃制定科学的配套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适于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Vc和TSS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Vc和TSS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 ,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和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三者无显著差异,V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采收期Ⅰ,TSS和TA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货架期品质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以翠冠×圆黄、翠冠×华梨2号、丰水×圆黄、丰水×华梨2号四个杂交组合砂梨果实为试材,经2℃条件冷藏后,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消毒方法、种皮、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暗培养时间对砂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梨杂交果实冷藏后根据果实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消毒处理,可提高种子组织培养效率。四个组合砂梨杂交种子去种皮后接种在MS+0.5 mg.L-1 6-BA+0.05 mg.L-1 IBA的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转入光照14h、黑暗10h条件下培养,发芽率为60%-86.67%,苗健壮,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