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农学学报》2021年第2期《3种杀虫剂对樱桃果蝇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武海斌等)报道,明确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短稳杆菌悬浮剂和甲维盐水分散粒剂3种新型杀虫剂对樱桃果蝇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据《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年第1期《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特征及其安全性评价》(作者王天玉等)报道,为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园中使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杨梅和土壤中乙基多杀菌素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浙江和福建两地进行了为期2年的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研究。植物样品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作为分散净化剂;土壤样品用水和乙腈作为提取剂,用N-丙基乙二胺进行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通过外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调查了蓝莓园果蝇的发生动态,并选取6种药剂,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①蓝莓果蝇从5月至12月期间出现了5次明显的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及11月上旬和中旬;②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稀释倍数增大而降低,随药后天数的增加而降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好,在各供试浓度下药后15d,防治效果均在73.82%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5%印楝素乳油与0.5%苦参碱水剂在高浓度下对蓝莓果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巩固发展云阳优质柑桔支柱产业,探索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的环保药剂,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药剂防效均达80%以上,绿色防控药剂0.1%阿维菌素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0.1%阿维菌素糖酒醋液防效分别达98.7%、97.68%,优于敌百虫、乙基多杀菌素、毒死蜱和阿维菌素;食物诱杀药剂防治柑桔大实蝇成虫,应在果园监测到成虫开始取食或羽化出土始期给药,并持续于整个羽化、取食、产卵期,喷洒颗粒液体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防治石榴蓟马的高效、低毒和无污染的生物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生物杀虫剂对石榴蓟马不同虫态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对两种石榴蓟马的毒力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乙基多杀菌素对黄胸蓟马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8.550 mg/L和12.078 mg/L。对西花蓟马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13.647 mg/L和20.185 mg/L。印楝素和苦参碱亚致死浓度均可引起两种石榴蓟马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下降(P<0.05)。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和苦参碱均能对两种石榴蓟马种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减少杨梅落果、烂果,延长货架期的高效药剂,科学指导杨梅生产,进行了采前4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控采前落果试验,同种药剂2次处理效果优于1次处理,42.8 %氟菌·肟菌酯SC减少落果效果最佳,1 500倍效果优于2 000倍,其次为325 g/L苯甲·嘧菌酯SC 1 500倍和250 g/L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500 g/L氟啶胺SC 1 500倍减少落果效果相对低;由于试验过程中树上未见烂果,未观察到药剂对采前烂果防控效果;采后静置贮藏保鲜效果试验,同种药剂2次处理效果优于1次处理,42.8 %氟菌·肟菌酯SC 1 500倍和500 g/L氟啶胺SC 1 500倍对杨梅采后保鲜效果较好,能延长货架期,250 g/L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有一定效果,42.8 %氟菌·肟菌酯SC 2 000倍和325 g/L苯甲·嘧菌酯SC 1 500倍效果较低。采前科学合理用药,对杨梅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伊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埃及伊蚊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伊维菌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对埃及伊蚊幼虫进行生物测定,通过使用诱饵结合药物处理伊蚊成虫,观察其生存情况,了解上述两种药物对蚊虫的作用效果,从而为蚊媒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伊维菌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幼虫后得到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427 mg/L、0.031 mg/L。饲以1.82mg/kg(A1组)与9.1mg/kg(A2组)伊维菌素血餐成蚊的半数生存期分别为7.681 d和5.400 d,平均产卵量为31.58和13.79,孵化率也降低为23%与0%,二次吸血后的产卵量受影响较小,但孵化率为0;以0.1、1、5、10、20 mg/L(B1-B5组)伊维菌素糖水饲养成蚊,B4组与B5组的蚊虫半数生存期分别为3.110 d与2.980 d,B1组与B2组的平均产卵量为91.80和94.95,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孵化率仅为10%和0.3%。试验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可用于伊蚊幼虫的生物防治,伊维菌素的不同诱饵处理后对埃及伊蚊成蚊从产卵至二次吸血以及卵的孵化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12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杨梅经济性状(果实品质、商品果率、落果率)和果蝇为害(单果出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月7日开始采用防虫网(顶膜) 防虫网(边膜)覆盖的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还原糖和花青苷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品质最好;商品果率高,果蝇为害小,与商品果率最高、果蝇为害最小的6月7日采用全薄膜覆盖的无显著差异,综合评定为最好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9.
选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480 g/L毒死蜱乳油、450 g/L吡虫啉微乳剂、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7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当采用每间隔两天施药时,7种供试药剂对香蕉花蓟马都具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0.25ml/L对该虫的防效最高,为87.92%,其次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0.67 ml/L,其防效为86.02%,再次是450 g/L吡虫啉微乳剂0.33 ml/L,防效为72.00%;5%啶虫脒乳油0.67ml/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33 ml/L、480 g/L毒死蜱乳油0.5 ml/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0.33 ml/L对该虫的防效分别为:62.63%、54.48%、51.47%和45.91%,显著低于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不同注药时间、注药剂量对香蕉花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注药时间为3秒,平均注药剂量为8.7~14.2 mL,除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外,防治效果均为负值;当注射时间为9秒,平均注药剂量为33.5~42.6 mL,各药剂对香蕉花蓟马的防效均在80%以上。药害结果表明,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较悬浮剂更易出现药害,香蕉未结果实更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1.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10~2011年对云南省瑞丽柠檬套袋果果面花斑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柠檬套袋果果面出现花斑的种类有9种,分别为蓟马、黄蜘蛛、锈壁虱、粉蚧、红圆蚧、溃疡病、疮痂病、流胶病和机械损伤,其中以蓟马、黄蜘蛛、锈壁虱和疮痂病是套袋柠檬果的主要花斑。调查结果还表明,在同一管理措施下,不同种植园的柠檬果实纵横径差别不明显,但柠檬花斑危害程度不同,甚至同一种植园,不同方位、不同植株的花斑发生和发展规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生产上发现授粉方式对百香果发育及果实性状产生较大影响,为揭示其影响方式与机理,本试验以紫果百香果为材料,采取异株异花、同株异花、自花3种授粉方式,对百香果发育性状及品质等外在与内在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异株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座果率较高,分别达到98.3%、96.7%;(2)不同授粉方式,百香果单果重和单果种子数具有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自花授粉>异株异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可食率较高,而自花授粉果实纵径、横径最大。(3)单果重与果果实横径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异株异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果实单果重与单果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株异花授粉百香果果实固酸比与成熟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施用有机肥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是生产优质果品和增加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概述了果树生产中常见有机肥的种类、作用,以及有机肥对果树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并探讨了有机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猕猴桃 ‘建香’(Actinidia chinensis cv.‘Jianxiang’)为接穗材料,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实生苗、对萼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和对萼(基砧)+‘米良1号’(Actinidia deliciosa cv.‘Miliang 1’)(中间砧)为砧木,探索不同砧木对猕猴桃果实大小、内在品质以及香气物质形成的调控作用,为生产中筛选合适的砧穗组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方面,对萼和中间砧显著高于另一种砧木。然而在可滴定酸、干物质含量和维生素C方面,中间砧显著优于美味和对萼。不同砧木对果实挥发性代谢物种类无影响,对代谢物含量影响较大,差异物质主要包括萜类、酮 类和醛类物质。中间砧处理能显著提高芳烃类及部分酮类、萜类代谢物含量,使香气更浓郁。综上所述,为提高果实大小、内在品质以及充分发挥香气品质,在生产上推荐使用对萼+‘米良1号’作为‘建香’的砧木。  相似文献   

16.
凤梨释迦作为广西新兴的热带特色水果,为研究与探讨凤梨释迦在广西区域环境下最佳产期调节的促花修剪时间,本试验以15年生凤梨释迦植株为试材,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6~10月份进行修剪处理,并且观察调查与统计各处理的成花与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处理时间对凤梨释迦反季生产的成花与座果情况有所差异,从成花率、座果率、裂果率、果实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情况来考虑,7月期间开展促花修剪的综合表现要优于其它月份,是广西凤梨释迦冬期果生产的最佳催花修剪时机。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Lane late’ Navel)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江南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 m以下,江北在海拔350 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脐橙果实品质下降,可食率、果汁率降低,酸下降快,化渣性变差,果实枯水加重。其次,探讨了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生产技术,冬季套袋试验效果好,果实枯水比率控制在5%以下,显著低于对照果实(枯水率50%),可有效减轻和防止晚熟脐橙果实枯水,而且套袋果实外观好,品质优。覆膜技术效果其次,果实枯水比率可以控制在20%以下,而且该技术简便、劳动量小且成本较低,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橙类三大类型品种——普通甜橙、脐橙、血橙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对各种甜橙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包括果皮颜色、单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脐橙单果重最大,种子最少,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血橙果实品质优于普通甜橙,长寿区的塔罗科血橙品质较佳,可能与其特殊的气候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南本地种槟榔落花落果现象观察及气候影响因子分析,研究其落花落果规律与防止措施,为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受花器官本身发育状况及养分供应的影响外,落花落果与天气状况有密切的相关性。观察中发现槟榔落花落果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恰逢海南地区高温季节和雨季变化周期,槟榔前两串花序在久旱骤雨后常发生大量落花现象,而后两串花序在雌花开放授粉期如遇持续降雨,可能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后期严重的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蜜宝、帝龙、桂红龙5号、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火龙果果实、同一品种火龙果果实不同成熟时期、不同挂果量、不同挂果部位及成熟后挂果时间与裂果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火龙果品种中,蜜宝裂果最严重,其次是帝龙,桂红龙5号、金都1号不裂果;蜜宝火龙果果实在一年中的不同成熟期,裂果诱因、裂果率各不相同;同一个结果枝条上挂2个果实的比挂1个果实的裂果程度轻或不裂果;着生于双排种植架顶部的火龙果果实更易发生裂果;蜜宝火龙果果实的采收期较短,成熟后应及时采摘避免裂果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