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三峡库区磷污染现状、来源及控制对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61-1164
分析了近几年三峡库区总磷水平和磷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总磷已经成为三峡库区水质的限制因子之一,库区的次级河流磷污染较三江干流严重;进一步分析了三峡库区磷的来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背景入流,其次是库区范围的面源污染;针对磷的来源,提出了磷污染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实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非点源污染危险性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16%,较高区域占1.55%,中等区域占6.76%;危险性高、较高和中等的区域主要位于库区腹心地带,如云阳、奉节、万州、巫溪、丰都、巫山等区县;同时该类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河流两岸,距河流越近,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越高;且大部分为旱地,而林地上分布很少.相应地,今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针对具有高、较高和中等危险性的区域.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大尺度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评价方法,能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并确定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与管理的优先区域和重点区域.该评价结果能为政府有效防控和管理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1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分别是30 786.9×106和4 221.0×106 g/a,且前者是后者的7.3倍.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影响总氮和总磷负荷量,不同污染源类型对污染负荷贡献的差异较大.不同的污染源类型对面源污染物总氮负荷贡献率的大小顺序为:耕地,林地,农村生活污水及废弃物,畜禽养殖,园地和牧草地;对总磷负荷贡献率的大小顺序为:耕地,畜禽养殖,林地,园地,农村生活污水及废弃物和牧草地.各区县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差异较大,开县、江津区、涪陵区和万州区的总氮和总磷负荷量较大,巴南区、长寿区、沙坪坝和南岸区的负荷强度则较大.农业面源污染物氮和磷分布状况和负荷强度的研究,不仅为分析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区际和年际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为三峡库区区域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汝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28-11429
介绍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状况,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产地环境分析出发,指出了万州区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九大 提出的全面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将防治船舶流动污染摆在了 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本文将以三峡库区为例,从全面了解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 染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从行政综合治理方面提出治 理对策,推进我国内河流域的治污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湖北)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价及预警系统是对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研究结果的应用。在明确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使用C#语言进行系统编程的实现,通过计算机将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的有关参数进行污染负荷估算,并对各个县及乡镇的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进行风险预测及预警,为政府宏观调控及各级乡镇单元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策提供支撑。该系统结合Mysql数据库,通过Winform界面将研究结果中的数据以图表、文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直观明了的突出农业生产及污染现状,准确地显示出各地区污染预警值,并且通过污染负荷估算为下一步农业生产调整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库区为例,对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潜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总结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植被问题和渔业问题,并提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减少8852.90×104 ̄9708.35×104元。特殊生态环境有助于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将对三峡水库水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流失模型是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控研究的核心,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库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及拦截缓冲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的万州区分水镇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该镇长江次级河流汝溪河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河流的水质并不乐观。通过分析该河流流域范围内由于水土流失、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现状,得出汝溪河的有机污染负荷COD>BOD>TN>TP,其中COD的贡献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BOD的贡献主要来自畜禽养殖、TN和TP的贡献主要来自化肥农药。从水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合畜禽养殖点、建设沼气池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等应对面源污染的措施,有利于保护汝溪河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分水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保护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破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黑藻和金鱼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黑藻和金鱼藻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黑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强于金鱼藻,是治理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沉水植被恢复的首选物种.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前氮磷污染现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2年对长江三峡库区各江段的水质和重庆主城区岸边污染带进行了监测。通过对氮磷污染的分析表明,万州区等局部的长江水域及重庆主城区长江水质达到了发生富营养化的氮磷条件。根据库区长江水体的氮磷污染现状,提出了预防富营养化和保护长江库区水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环境恶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长江上游的特大型工业城市,也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其环境质量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在分析重庆市主要环境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重庆市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并提出了改善重庆市环境质量的主要经济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朱家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39-6940
依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分析库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生态限制因子对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是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库区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了三峡库区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对三峡库区、重庆和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并以秭归县农业产业变化状况为例,构建了以蔬菜、柑橘、生猪、沼气等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循环体系。提出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沟通信用、风险共担等稳定机制,保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途径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发展意义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途径和建立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三峡库区规模化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威胁,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猪粪进行了发酵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发酵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猪粪完全转化为有机肥,增加了猪场的经济效益,也延长了产业链,使种养殖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是指受三峡工程淹没影响的地区,它主要涉及到鄂西的4个市(县)和重庆市的22个区(县、市).针对三峡库区尤其是其腹地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以重庆万州区为例,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低下、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压力,分析了万州区产业空心化的现状;从三峡工程长时期论证、移民政策、资金投入、市场环境、人才素质、人地矛盾、生态安全方面,剖析了产业空心化的成因;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蓄水后部分支流出现"水华",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面源污染。在简要分析库区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对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意义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库区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