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土壤镉污染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9~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文文献为对象,以"土壤"并"镉"为关键词,对近20年土壤镉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得到中文文献5916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纪雄辉、林立金、徐应名和谢运河等,主流发文机构有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该领域论文主要发表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及《环境科学》等期刊。高频关键词包括"水稻""植物修复""吸附"和"生物有效性"等。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明晰了国内土壤镉污染研究现状和趋势,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修复领域相关管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土壤动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基于CNKI数据库对2000—2020年土壤动物领域的中文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探讨此领域的研究重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土壤动物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的发文量居第1,中国的发文量其次;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的发文量居世界研究机构的前2位;该领域的主要期刊有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Plos One和Applied Soil Ecology;研究热点多集中于生物多样性、氮素添加、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退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走势有更深刻的了解,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选用专业检索方式,以SU=′土壤环境′AND SU=′质量′为主题词,分析了2001~2020年CNIK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文献期刊论文,以此探了讨近20年来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状况。结果显示:与土壤环境质量相关的文献共检索到2584篇,累计作者6533人,共涉及756种文献来源,涉及关键词共有4256个。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居前三的作者分别是骆永明、何腾兵、林玉锁;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安徽农业科学》;从高引用率论文和高频关键词两方面结合来看,研究热点词主要集中在土壤、土壤重金属和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环境质量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森林群落研究态势及热点,该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3 977篇目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直观刻画了森林群落研究的演进态势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1)在发文量上,CNKI数据库自1983年中国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发文量增速加快,受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国内发文量呈中高水平发展态势;WOS数据库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直到2020年开始有所回落。(2)在核心作者上,CNKI数据库中共有核心作者147位,其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64.96%;WOS数据库中核心作者有117位,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7.21%。(3)从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看,CNKI数据库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词出现频率较高,且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反映出国内的研究热点是森林群落物种资源、结构特征、树种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WOS数据库中management(监管)、community forest(共有林)、conservation(保护)、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桉树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www.cnki.net)的文献为数据源,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987—2016年共30 a的桉树专题相关文献进行阶段性(以10 a为界)统计,从文献数量、学科分布、研究层次、文献作者、发文机构、资助基金、文献来源和关键词等8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增长,桉树专题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87—1996、1997—2006及2007—2016年的文献数量分别为965、2115及4631篇,以第3阶段(2007—2016年)增幅最大.30 a间3个阶段桉树研究的学科领域均以林业学科最多,所占比例为70%左右,研究层次均以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为主.不同阶段文献作者的最高发文数量分别为11、30和75篇,发文机构均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地.3个阶段的文献主要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为主,文献来源主要出自期刊,整个30 a间,均以《桉树科技》所刊登的文章数量为最多,是其他期刊的2~6倍.关键词均以"桉树"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他主要关键词主要为品种与人工林.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00—2020年间CNKI来源的2 432篇以内蒙古草原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描绘内蒙古草原研究的知识图谱,分别从发文量趋势、作者分布、机构分布、高频关键词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统计近20多年来学术界在"内蒙古草原"领域的研究状态,在对既往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的研究是学界重要研究领域,核心(北大核心+CSSCI+CSCD)年发文总体数量有浮动、总体呈上升趋势,现有的研究成果分布较集中,发文多集中在草业、生态等方面的期刊,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内蒙古草原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研究、内蒙古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从发表时间、关键词、文献来源、学科、研究层次、作者和研究机构对1998—2017年间收录的951篇森林认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数量方面,中国有关森林认证的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近10年来增长较多;学科方面,林业和农业经济是森林认证研究的主要学科;研究层次方面,森林认证的研究方向偏重于行业指导和基础研究;作者单位和发文机构方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森林认证研究的主要力量;论文发表刊源方面,以林业相关期刊为主,其中《国际林木》、《世界林业研究》和《林业经济》分列前三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对象,从发文量、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等方面对1990~2020年茶叶加工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了茶叶加工在我国茶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在我国茶叶研究中属于重点关注对象,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茶叶加工从1990~2016年呈现增长趋势,2016~2020年呈现出下降趋势。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茶叶加工的现状和进展,可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研究近况,以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截至2016年4月1日收录的所有关于油茶的文献为对象,利用 Histcite 和 SATI 等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库检索的222篇相关文献刊载于147种期刊中,每种刊物平均发表文章1.51篇;共有742位作者,20个国家或地区,196个研究机构参与。此外,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发表在《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农林科学类杂志,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占总发文量的84.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发文量占总发文数量的18.1%,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茶油抗氧化活性、皂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领域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明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现状和研究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全数据库对1999-2019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所有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VOSviewer分析关键词热点分布,探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第一,中国的发文量次之;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第一,法国次之;其中中国科学院产出的文章总数最多,对我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者Kozich, JamesJ的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1.
基于CNKI中1981-2020年3010篇红松中文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统计软件和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国内红松研究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揭示其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结果 显示:(1)研究时间跨度大,发文数量较大,历经了形成与发展、急速增长、下降与调整3个阶段;研究领域以林业为主,其他领域占比极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近十年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方面的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文献449篇。其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3种,占12%。不同年份发文量,2003年发表的期刊量最少,仅6篇;2010年最多,达93篇。不同作者发文量,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最多,占94%;发文量有2篇的作者有12人;发文量有3篇的作者仅有1人。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有9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在此期间的发文量多于3篇,占11.4%。期刊文献隶属的学科,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发文量最多,有147篇,占32.7%。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基础研究层次中的发文量多达201篇,占44.8%。期刊文献的研究角度,理论研究196篇,占44%;实践研究252篇,占56%,两者差不多各占一半。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内容,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途径的研究期刊数量最多,有68篇,占理论研究期刊总数的34.7%,占总数的15.1%。  相似文献   

13.
林下养禽(鸡、鸭、鹅等)是一种林地资源利用率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和收益的同时,也显著影响着土壤性状。合理的林下养禽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动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但是过度养殖也会对土壤造成板结、养分流失、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林—鸡、林—鹅、林—鸭等林下养禽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林下养禽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影响,阐述林下养禽对土壤性状的综合作用,探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1)加强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协同研究;2)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机理性研究;3)加强林下养禽的长期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森林康养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知网研学平台、Excel和Cite Space等软件对文献年代、出版刊物、研究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热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森林康养研究的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林业产业》期刊的发文量最多;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是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森林疗养、康养产业、规划设计、发展路径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应关注生态旅游、市民需求、五感疗法、医学实证、人才队伍等。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对杉木施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和对CNKI 数据库杉木施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者谢国阳、李贻铨、刘爱琴发文最多且中心性较高,但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连线较少且中心性较低,合作交流不紧密;今后应拓宽指数施肥应用范围,结合3S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为柏科福建柏属唯一树种,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南方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梳理了1976—2020年福建柏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动态、研究热点、来源、机构、基金、作者及其文章影响力、涉及学科。结果表明:近40年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福建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福建柏研究的文献量可分3个阶段:第Ⅰ阶段(1976—1996年)萌芽期;第Ⅱ阶段(1997—2017年)较快发展期;第Ⅲ阶段(2018—2020年)平稳发展期。Web of Science中涉及了很多全球性灾害性气候,其研究趋势更强调对福建柏的保护;CNKI中对福建柏混交林的生态效益研究热情最大,对福建柏种源的研究位居前列。福建柏的保护与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挖掘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比较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演进趋势,文章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分别统计国内"生态智慧"及国外"ecological wisdom"主题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h指数和施引文献数为主要评价依据,从发文量、出版物、学科方向和共现关键词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智慧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各自的成就、问题和空缺。生态智慧跨学科的特点要求研究者多领域合作,开启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融合的实证性研究,为生态智慧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对杉木施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CNKI数据库杉木施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者谢国阳、李贻铨、刘爱琴发文最多且中心性较高,但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连线较少且中心性较低,合作交流不紧密。今后可拓宽指数施肥应用范围,结合3S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2022年刊发的1 165篇文献为研究数据,运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林业调查规划》期刊近5年刊载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基金论文占比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已形成了由郑进烜、郭晋平、华朝朗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组成的核心作者群体,形成了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广东林业调查规划院等数十家林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成的高质量稿件来源基地。期刊发文关键词以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生态旅游等出现的频率最高,在5年刊载的文献中有502篇文献得到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基金论文比超过43%,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林业调查规划》期刊已成为展示我国林业调查规划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积极引导研究者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拓宽稿源,适时开展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湿地植被近30 a的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湿地植被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基于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1 184篇符合标准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湿地植被领域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占比较高;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各机构在该领域研究方向有所差异,机构内部之间合作比较紧密,机构间的合作相较少;国内对湿地植被的研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随着时间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关注湿地植被的利用价值到关注植被修复再到其多样性的保护及调查,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