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从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量、机具配套、病虫草害和播种质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响水地区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稻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路线、机具配套、作业要求,提出品种选择、水分管理、适期适量播种、机具作业质量、肥料运筹、播后镇压、田间沟系配套等小麦全苗壮苗技术,为江苏响水地区及生态条件相匹配的区域水稻秸秆生态型... 相似文献
2.
3.
安徽省小麦和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养分,来源广、数量大,是安徽省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本文根据安徽省主要农区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等情况,在开展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小麦、水稻秸秆直接还田的主要方式及其技术. 相似文献
4.
5.
6.
安静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7,(14)
文章介绍了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方法,探讨了不同留茬高度时的操作要点;介绍了不同的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还介绍了稻油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建议加大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力度,以促进产量增加,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8.
9.
为更好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结合如皋地区气候特点,对目前水稻秸秆还田及小麦后续田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3):276-281
【目的】探明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对移栽水稻前期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秸秆覆盖还田(RM)与秸秆不还田(RR)处理为对比,分析小麦秸秆翻埋还田(RI)对移栽水稻秧苗生长发育与土壤性状(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及二价铁离子)的影响。【结果】RI降低了移栽水稻生长前期秧苗分蘖数、鲜重和干重;从水稻移栽至晒田初期,与RM和RR处理相比,RI处理提高了土壤水溶液电导率与二价铁离子(Fe~(2+))含量,降低了土壤pH与氧化还原电位;不同秸秆处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对移栽水稻生长前期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影响移栽水稻前期生长的原因可能与土壤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及Fe~(2+)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情况,增加作物产量,还能解决秸秆焚烧难题,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量以及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等对作物的产量影响进行了概述,为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的水稻会产生大量的秸秆, 秸秆处理不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亦急需解决。作为农作物副产品,水稻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合理的利用水稻秸秆,不仅能够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改善土壤质量,降低化肥的使用,还能解决禁止秸秆焚烧问题,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因此水稻秸秆的充分利用是解决当前问题最根本的途径[1-2]。本文主要对前人研究的水稻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还田方式、秸秆还田量以及配套的栽培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充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同时概述了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水稻秸秆充分利用、化肥减施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16.
秸秆覆盖还田能养地增产、保墒、调地温,是增加农业生产后劲的一种新举措。介绍了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作用和覆盖还田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五河县新集镇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2种不同作业方式,提出了接茬小麦播种、肥料运作和相应病虫草害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泰兴市水稻秸秆犁翻还田与旋耕还田两种方式及其相应小麦生产进行调查,得出水稻秸秆犁翻还田较旋耕还田小麦生产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建议在壤土、高沙土等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生产推广应用水稻秸秆犁翻还田。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田间试验,对秸秆还田技术和常规施肥两种处理田块的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秸秆还田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地力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土壤容重较常规耕作区下降0.08g/cm3。有养分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则分别增加0.18%、4.76mg/kg、4.08mg/kg。秸秆还田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不大;秸秆还田后水稻亩产量较试验前和常规耕作区分别增产15kg、30kg;在水稻经济性状上,秸秆还田技术有效提高结实率0.20%,千粒重0.2782g,但与常规耕作区相比,每穗粒数平均下降4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