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州黔东南州为对象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影响;分析我国食用菌饮食文化和贵州黔东南州食用菌发展现状。从食用菌从业人员、食用菌饮食文化活动、生产设备、发展模式四方面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挖掘稀有食用菌品种、加强食用菌产业布局、推广规模化食用菌产业、增加食用菌科技投入和食用菌的普及推广力度以及发展食用菌深加工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食用菌种类及其分布、产值、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菌种问题突出,品牌意识缺乏;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精深加工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玉林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玉林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加强技术示范,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产品加工,提高食用菌产业效益等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为玉林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总结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食用菌电商平台具有的拓宽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提高食用菌产品竞争实力、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建设食用菌产业电商平台的重要性。介绍当前食用菌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种模式,指出与C2C模式相比,B2C模式、B2B模式和第三方平台模式更符合我国当下食用菌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提出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电商运营存在的问题,指明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下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路径:培育农村食用菌电商品牌;优化食用菌电商运营环境;培育食用菌电商专业人才;健全食用菌智慧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出五大基本特点和存在的3个问题,提出政策扶持、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科技服务及加强产后服务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为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曾莉 《中国食用菌》2020,(3):204-206
在以食用菌资源为特色的基础上,对食用菌产业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进行深度剖析,利用食用菌产业与地方旅游进行紧密融合,实现食用菌产业链条的延伸。通过旅游开发方案的推广让更多人认识食用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使食用菌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增长,打造绿色、和谐的产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7.
宋波 《中国食用菌》2020,(2):128-130,133
从分析食用菌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总结出食用菌产业应在专业工厂化生产、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研力度、规范食用菌行业发展标准、加强食用菌宣传意识等方面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重庆市沙坪坝区种植食用菌的种类、产业模式、区域优势等基础上,分析沙坪坝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沙坪坝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七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食用菌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及行业未来趋势,从食用菌栽培历史入手,阐述了目前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升、栽培品种多样化且形成了明显区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同时,也指出存在发展不平衡、自主产权品种稀缺、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传播食用菌文化以促进文化与产业相融合、提高品质以增加食用菌产业市场和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以促进品种多样化等对策建议,旨在为食用菌产业未来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产业属于"纽带性"产业,下游产业带动了秸秆等废料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变废为宝制作培养基,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效率,上游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规模,构建了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健康小镇、食用菌物流配送产业链等相关产业,实现了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食用菌产业意义重大,在研究分析食用菌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循环经济模式下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提出促进食用菌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绿色栽培示范基地、采用深加工方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等改善建议,以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20,(5)
为了保障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现对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海燕 《中国食用菌》2021,(1):124-126,131
食用菌产业扶贫是践行"精准扶贫"理念、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和贫困户收入来源单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现状及问题,提出要精准识别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精准统筹产业发展资源和精准探索产业管理模式等建议,为全面提升贫困地区食用菌产业质量,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总结淳安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4个方面的业绩,推介进一步发展该产业的4项措施,侧重介绍对食用菌生产大户和专业村,食用菌菌种场,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食用菌技术推广体系,食用菌产后服务体系,食用菌品牌,食用菌产业科研等7项政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谢福泉 《北方园艺》2021,(1):143-152
福建省是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和优势区,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省乡村富民产业。该研究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自"七五"时期以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主要包括产量增长、产业地位提升、出口量和出口额变化、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工厂化生产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7个方面。并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支持全产业链谋划产业提升,加快组织化生产谋划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转换发展理念谋划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品牌文化融入谋划产业文化发展,深化人才培养体系谋划产业后备人才,强化风险意识谋划产业发展保障等观点,推动福建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给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提供了方向,乡村振兴的助力下,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管理混乱等问题。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应该利用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强化科学技术支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富丰经营主体、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加强食用菌菌材林的培育以及食用菌废菌棒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助力贵州省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评价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中的一系列投入型策略作为输入指标,以食用菌企业的规模、消费者满意度、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各种产出效益和效果作为输出指标,采用DEA评价方法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的效率进行模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食用菌发展策略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是有效的,结果也为为食用菌发展策略的资源投入方向和数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琦 《中国食用菌》2020,(1):99-101
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管问题和法律问题,这不仅影响人们对食用菌的安全信心,同时也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法律监管,完善食用菌产业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4 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的成效(1979--2009年) 4.1建立了食用菌产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1)明确食用菌生产的主管部门为农业部。食用菌产业发展初期,存在多头管理,其中有供销合作社、林业部门、科委、科协等,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非常不利,业界反映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在湖北省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客观评估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调查分析认为,培植林木资源、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科技推广、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措施有助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则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予以科学应对,以不断推进随州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食用菌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作为食用菌大省,栽培品种众多,生产区域广泛。根据山东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对未来产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为推进全省食用菌产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