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主要病害1.1.水稻稻瘟病1.1.1发病原因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等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1.1.2发病特点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水稻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2.
明确河南省主要稻种资源中抗稻瘟病基因型及分布情况,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6个基于稻瘟病抗感等位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139份河南稻种资源携带的抗稻瘟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显示河南省审定品种和外引品种中的抗稻瘟病基因较少,大部分材料仅含1~2个抗瘟基因;河南省审定品种中的主要抗瘟基因为Pi9和Pi-kh,外引品种中的主要抗瘟基因为Pib和Pi5。2016年国家品种区域试验(沿黄粳稻组)及高代品系材料中的抗瘟基因较多,分别有12和23个材料携带3个以上抗瘟基因;这两类材料的主要抗瘟基因有Pib、Pi-kh、Pi9和Pi1。总体来说,Pi9、Pib、Pi-kh及Pi5在河南主要稻种资源中的分布较广泛且大部分为纯合基因型,Pi1次之,Pi2分布最少且多数为杂合基因型。我们的研究可为河南水稻抗稻瘟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问:稻瘟酰胺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答:稻瘟酰胺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是稻瘟病菌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病菌孢子侵入防治稻瘟病,对叶瘟和穗颈瘟均有良好防效。该药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对新生叶片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对水稻安全性高,是江苏省用于水稻防治稻瘟病的主推农药,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水稻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4~2015年种植面积都在400万hm~2以上。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病害防治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其中稻瘟病作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所以对于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这项工作至关重要。1症状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相似文献   

5.
河南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6个主效抗稻瘟病基因Piz-t、Pikm、Pit、Pi25、Pid2及Pid3在河南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分布情况,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应河南省抗稻瘟病新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基于抗稻瘟病基因与其感病等位基因间的序列差异设计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140份河南稻种资源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显示这些材料中的抗稻瘟病基因总体较少,大部分材料均携带1~2个抗瘟基因。检测的6个抗瘟基因中,Piz-t基因的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Pikm和Pid3,Pid2分布较少,Pit和Pi25分布极少。河南本地材料(87份)中的抗瘟基因数量较外地材料(53份)少,前者携带3个以上抗瘟基因的材料所占比例为10.3%,而后者携带3个以上抗瘟基因的材料所占比例则为32.1%。除Piz-t和Pikm外,其余4个抗稻瘟病基因在不同的检测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该研究可为河南培育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水稻全生育期稻瘟病抗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稻瘟病是最严重的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本实验利用高抗稻瘟病品种194—3和珍汕97B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自然诱发实验,在两个年度重复的情况下,全生育期调查水稻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一分蘖期叶瘟、抽穗期叶瘟和成熟期穗颈瘟的抗性表现,通过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初步定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抽穗期的叶瘟、以及穗颈瘟的抗性表型频率均呈双峰分布,说明控制水稻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分析将该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上,处于分子标记AP22和RM19766之间。该抗性基因来源于重组自交系的抗性亲本194—3,并命名为R6。本实验为稻瘟病的持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克隆提供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三大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优良恢复系R287与广谱抗稻瘟品种细麻线的BC3F1回交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全生育期自然诱发稻瘟病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全基因组分析共定位到16个抗叶瘟和13个抗穗颈瘟相关的QTLs,所有抗性QTL均来源于细麻线。其中q BR3是位于第3染色体上同时控制水稻叶瘟和穗颈瘟抗性效应的QTL,其能够提高叶瘟抗性2个数量级和降低穗颈瘟发病率40%左右。q BR3对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LOD值分别为18.63和22.77,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21.20%和26.10%。通过对水稻已有稻瘟病抗性位点的定位结果分析,发现q BR3可能是一个新的广谱抗性QTL位点。本研究结果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威胁四川乃至全国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高温热害是影响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气象因素,因此,选育耐高温、抗稻瘟病水稻新材料对水稻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辐射诱变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相结合的方法创制含2个抗稻瘟病基因Pi-d(t)1、Pi-d2的水稻抗稻瘟病新材料(14-4606,14-4625),这2个抗病新材料经过自然病圃鉴定,叶瘟1~3级,穗颈瘟3级,而亲本辐恢838叶瘟和穗颈瘟均为9级;在恢复力、耐高温能力上与亲本辐恢838相当。这两个抗病新材料的创制成功,为进一步改良抗稻瘟病恢复系和选育抗稻瘟病、耐高温的优良杂交稻组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稻瘟病: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预防稻瘟病,可在水稻分蘖初期每亩用3%壳寡糖水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分蘖盛期遇连阴雨天气,稻田出现病株时,可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毫升,或3%壳寡糖水剂7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水稻种植区常见病害,在阿拉尔垦区多地均有发生。稻瘟灵是防治稻瘟病较为普遍的药剂。将阿拉尔垦区各地采集的稻瘟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开展室内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仍然较为敏感,但部分团场对供试药剂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温室人工接菌法探讨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程度因水稻品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对水稻品种温室苗瘟抗性率与田间叶瘟抗性率、穗颈瘟抗性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表现正相关关系(r=0.5435),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穗颈瘟抗性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83**,p<0.01),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与穗颈瘟抗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22*,p<0.05)。因此,认为利用可控温室代替田间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是可行的,而且根据苗瘟、叶瘟的抗性鉴定结果推测穗颈瘟的抗性基本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证实,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基本仍处于敏感至低抗水平。科研人员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自辽宁省主产稻区2009~2010年分离的87株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稻瘟灵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35~7.01微克/毫升,敏感性差异达20倍,且2009年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高于2010年。根据野生敏感型病原群体对药剂敏感性呈正态分布的原理,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基线定为(1.77±0.80)微克/毫升,辽宁省主要稻区均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除2010年在铁岭稻产区监测到1株中抗菌  相似文献   

13.
<正>稻瘟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力常会引起大量减产,有时会因穗颈瘟的发生而导致绝产失收。今年5月底6月初时,各地气温高,雨水多,极有利于稻瘟病——叶瘟的发病和蔓延。我国四川等省稻瘟病偏重发生,局  相似文献   

14.
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4日以来,受"麦德姆"台风影响,江苏各地普降中到大雨。据天气信息,今后一段时间仍以阴转多云和雷雨天气为主,空气湿度大。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才林研究员提醒:这种阴雨、高湿天气,加上目前水稻正值分蘖盛期,适合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近期要加强田间发病情况的监控,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尤其是丘陵山区地势低洼和稻瘟病菌源多的田块以及群体大的高产田块,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两种病害。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以叶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  相似文献   

16.
水稻重测序核心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一直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稻瘟病抗源筛选是抗性基因挖掘和抗病育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3000份(简称3K)重测序中的1217份核心种质资源,通过湖北恩施两河和芭蕉2个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抗性,结合不发病条件下农艺性状考察和抗病资源的苗期人工接种抗谱测定,综合评价和筛选优异的稻瘟病抗源。自然诱发鉴定结果显示材料间的稻瘟病抗感差异显著,从中共获得144份抗苗瘟、叶瘟和穗瘟的抗病种质。选用稻瘟病综合抗性较好的34份材料以30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株苗期接种,鉴定显示有17份材料的抗性频率≥70%,抗谱较广。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大部分抗病材料植株偏高,单株产量低,农艺性状差。结合病圃鉴定、人工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鉴定出7份稻瘟病抗性强、抗谱广且农艺性状较好的优异抗源材料IRGA 411-1-6-1F-A、YJ30、金早47、泉珍10号、YN 1353-3、云粳23和IRAT1047,可作为抗源亲本用于稻瘟病抗性基因挖掘和品种抗稻瘟性改良。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1基本条件1.1抗性(病、虫、冷、热)每年南方稻区(不含武陵山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5,同时,长江上游稻m/区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每年武陵山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每年北方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且稻瘟病抗性(稻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  相似文献   

18.
你问我答     
<正>问:己唑醇能不能在水稻上使用防治稻瘟病?答:己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对稻瘟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一般防治效果不佳,不要将其专门用来防治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生产上主要使用三环唑、稻瘟灵、咪鲜  相似文献   

19.
绥阳县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规律黄玉明(贵州省绥阳县植保站563300)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尤以后期发生的穗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我县叶稻瘟常年发病1—7万亩,穗瘟发病0.2—4万亩,损失稻谷7.5—25万公斤。近几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耕...  相似文献   

20.
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减轻稻瘟病为害损失,减少农药用量、残留、环境污染和防治成本,确保水稻和粮食生产、稻谷质量与贸易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多年来,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用品种稻瘟病感病程度越高,大田偏重发生至重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则越小。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实现多抗源品种集团当家,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流行程度。首次探明了杂糯间栽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实施健身栽培,采取药剂浸种、药剂浸秧带药移栽等,可推迟、减轻稻瘟病发生为害。探明了稻瘟病防治时期和次数,尤其是偏重至大发生年颈瘟必须在破口至抽穗初期和齐穗期预防2次,否则,将造成严重损失。探明了75%三环唑(丰登)预防颈瘟的效果和适宜用量,4%春雷霉素、20%三环唑和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对叶瘟和颈瘟的防治效果和差异显著性,2% 8亿个/g井冈·蜡芽菌、41%春雷·稻瘟灵3种处理和化学农药75%三环唑(对照药剂1)与40%稻瘟灵(对照药剂2)预防颈瘟的效果及评价。搞好防治示范片和应急防控,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并带动大面积防控落实。1997年以来,全市水稻稻瘟病中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50.0%,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其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共计少用农药4523 t,2014年有44129.1 hm2水稻基地、32.7万t稻谷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