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栽培凤尾菇一般采用棉籽壳作培养料,但我地区棉籽壳来源困难,而稻草和蔗渣的资源丰富。为此,我们于86、87年进行了用稻草蔗渣混栽和单独用稻草栽培凤尾菇试验。在栽培季节偏迟、后期气温高的情况下,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栽培料的处理:选用无霉烂的整稻草和经晒干的蔗渣,分别用1%石灰水浸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沥干,含水量约65%,pH8右。(二)基质配比:①稻草和蔗渣各44%,麸皮10%,石膏2%;②稻草88%,麸皮10%,石膏2%。  相似文献   

2.
以蔗渣、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麸皮、酵母粉、石灰、KH_2PO_4、轻质碳酸钙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荆西口蘑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利用均匀设计表U_(12)(12~(10))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以菌丝体在袋子中的生长深度作为目标函数(Y)经DPS v9.5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并对培养温度和pH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荆西口蘑栽培种培养基优化配方、菌丝适宜生长温度和pH。结果表明:荆西口蘑栽培种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蔗渣38.47%,棉籽壳29.24%,玉米秆6.59%,玉米芯15.25%,麸皮0.64%,酵母粉2.13%,石灰5.16%,磷酸二氢钾2.51%。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适宜酸碱度范围pH 6~9。  相似文献   

3.
我县有三家日榨5100吨的糖厂,年产蔗渣10多万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蔗渣袋栽毛木耳试验,获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每百公斤干料可产干耳16~20kg,最高可达30kg.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栽培适期由于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我县每年9月至翌年5月中旬均可栽培.(二)材料选配选无霉变的蔗渣,晒干除去杂质.配方为蔗渣80~90%,麸皮15~20%,蔗糖1%,石膏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索紫木耳高产技术,笔者进行了不同原料栽培紫木耳试验,现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紫木耳菌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所。栽培料配方设:①蔗渣80%,麸皮18%;②棉子壳80%,麸皮18%;③蔗渣40%,棉子壳40%,麸皮18%;④松杉木屑75%,麸皮23%。以上配方均加  相似文献   

5.
以棉籽壳、稻草或木屑为原料,驯化栽培鸡枞菌、榆黄蘑,筛选其最适栽培配方及栽培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39%、稻草40%、麸皮17%、玉米粉2%、石膏2%,榆黄蘑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6%、石膏2%;在出菇温度为15~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时,2种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3.5%和108.9%。鸡枞菌、榆黄蘑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8%、42.9%;糖含量分别为26.7%、21.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4%、1.8%。灰分含量分别为7.0%、6.9%。  相似文献   

6.
我所于1983年进行了蔗渣和稻草混合料制备蘑菇原种和栽培种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菌种和配方:菌种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102-2菌株。培养料设三种配方,配方1,熟稻草(切碎后经沤制,下同)50斤、蔗渣(细碎、干,下同)5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斤;配方2,熟稻草50斤、蔗渣30斤、生稻草1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5斤;配方3,生稻草60斤、蔗渣40斤、堆沤过的干牛粪10斤,麸皮10斤、石膏1斤、过磷酸钙1斤。含水量均以手捏料指缝有少量水渗出为准。试验结果:三个配方的菌丝生长均较旺盛洁白,绒毛菌丝多。栽培种在9月2日接种,至10月10日大部份长满全瓶,生长速度与常规粪草料基本相同,放置三个月后来见菌丝有明显衰退现象。将上述菌种混合,同时与麦粒种、粪草种作出菇试验。11月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平菇栽培原料成本,开展了不同比例新型基质棉渣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玉米芯40%、棉籽壳20%、棉渣20%、麸皮10%、玉米粉4%、豆粕4%、石灰2%时,平菇生物学效率达93.62%,较对照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了5.10%,投入产出比为2.07,可见棉渣是平菇栽培的良好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木糖醇渣和棉籽壳为主料,以麸皮等为辅料进行不同配方栽培茶树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3(木糖醇渣30%,棉籽壳50%,麸皮15%,生石灰2%,石膏2%,碳酸钙1%)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金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良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对以稻草、棉籽壳、硬杂木屑、中药渣、阔叶树木屑为主的培养料及配比进行了栽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除稻草栽培未能出菇,其它材料均可用于金耳代料栽培,其中89.8%中药渣,8%玉米粉,1%蔗糖,1%石膏粉,0.2%磷酸二氢钾配方的基质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5%。  相似文献   

10.
以草菇VH3为试验菌株,进行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95%,麸皮5%配比料栽培草菇比用纯棉籽壳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好。杏鲍菇菌渣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11.
平菇新型栽培基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平菇栽培的新基质,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利用金陵制药厂生产脉络宁的废弃中药渣替代绝大部分棉籽壳,加入一定比例的稻草或玉米芯调节配方栽培平菇.结果表明,中药渣完全可以替代棉籽壳,基质配方以中药渣59%、棉籽壳20%、稻草20%,加入1%的石灰最佳,与棉籽壳相比,每吨成本下降180元,生物转化率提高20.9%,差异达显著水平.每吨基质产菇净增产值达1044元,且品质改善,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们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沼渣和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三年实践证明,每百斤干培养料可收鲜平菇87~120斤,纯收入达40~50元。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一)原料准备.沼渣必须充分腐熟,棉籽壳新鲜无霉变。沼渣从沼气池内出料滤干,用薄膜覆盖,滤干24小时后即可使用。棉籽壳在使用前晒1~2个太阳。 (二)原料配方:60斤沼渣,40斤棉籽壳。按每百斤棉籽壳加水180斤拌匀,再与沼渣充分拌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提取黄酮后的淡竹叶渣作环保处理和生物转化利用而进行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为,配方50%淡竹叶渣、48%棉籽壳、2%石灰的小区(干培养料重5 kg),平均草菇产量为1.08 kg,平均生物转化率达21.60%,接近全棉籽壳栽培的,可作为优选培养料配方;5个参试草菇品种,以V9715表现较好,每小区(干培养料重5kg)平均产量达1.25 kg,生物转化率达25%。  相似文献   

14.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矿物盐磷和钾。常规配方基质中的磷、钾足以供食用菌的利用,然而无粮栽培是在常规配方的基础上以一定数量的尿素取代麸皮,这样的基质磷、钾含量不足。为了探讨磷、钾含量高的矿物盐——磷酸二氢钾对黑木耳无粮栽培的增产效应,做了些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菌株为Au8402,引自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所,是我区无粮栽培的当家种。配方A.蔗渣98.3%,尿素0.5%,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25;配方B.蔗渣98.5%,尿素0.5%,碳酸钙1%。加水均为干料的2倍。采用17×34×0.05~0.06cm 的聚丙烯塑料袋。  相似文献   

16.
欧建群 《食用菌》2002,24(5):19-19,18
目前,我地栽培草菇大多采用稻草、棉子壳等,这些原料都必须从北方调运。为了开发当地资源,笔者自1998年起开展了利用工业下脚料剑麻渣栽培草菇,经几年来的栽培试验,筛选出了以利用剑麻渣为主料栽培草菇的理想配方,现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主料为剑麻渣,来自本市南雄剑麻加工厂下脚料;辅料为稻草、蔗渣和玉米粉。供试品种草菇 V 23,母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1.2 试验配方①剑麻渣 85%,玉米粉 13%,过磷酸钙1%,石膏1%。②剑麻渣85%,蔗渣13%,过磷酸钙1%,石膏1%。③剑麻渣85%,稻草13%,过磷酸钙1%,石膏1%。④剑麻渣  相似文献   

17.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比例的棉籽壳、莲籽壳、玉米芯、稻草、茶籽壳、芦苇渣组合成8个试验配方,以全棉籽壳料栽培作对比,比较不同配方对小姬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配方中,配方5(棉籽壳28.32%、莲壳66.08%、菜籽饼5%、石灰0.6%)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9.
利用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别名环柄斗菇,学名为黄白侧耳,属担子菌纲,侧耳属。秀珍菇菇形秀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目前杭州地区栽培规模最大的珍稀食用菌之一。栽培秀珍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自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蚕桑西进”的发展战略以来,杭州地区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1亩≈667m2,下同);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桑枝条等副产品(每年大约有12万吨),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若能将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用于栽培食用菌,不仅能将桑枝条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杭农1号秀珍菇,由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提供。1·2试验地点时间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试验大棚。2008年1月上旬生产菌包,3月上旬出菇,统计前两潮菇产量。1·3试验配方6个配方:①桑枝屑10%,棉籽壳6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②桑枝屑20%,棉籽壳5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③桑枝屑30%,棉籽壳4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④桑枝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⑤桑枝屑50%,棉籽壳28%,麸皮20%...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已有采用锯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代料栽培金针菇的成功试验,但利用香蕉茎、叶栽培金针菇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香蕉茎、叶资源,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香蕉茎、叶袋栽金针菇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以1987年12月栽培为例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金针菇母种选用“信农二号”。(二)培养基配方A.香蕉茎100%;B.香蕉茎50%,木屑,蔗渣各25%;C.蔗渣、木屑各50%(对照)。以上配方均另加麸皮22%、蔗糖1%、CaCO_31%、KH_2PO_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