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西平县的地理特点,科学选择新品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河北省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科学选地、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适时灌水、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促进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科学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以期促进当地夏大豆的高产。  相似文献   

4.
阜南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种植模式以小麦-夏大豆为主。该文从阜南种植环境与麦茬还田的作用入手,从麦茬处理、种子选择与肥料搭配、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总结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早播密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合理化除化控、及时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详细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良种、及时间苗定苗、中耕培土、合理施肥、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合理施肥、栽植、间定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开花结荚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夏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豆高产的品种选择、立苗、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肥水调控等五个方面的介绍,为提高夏大豆产量水平,促使凤阳县方邱湖农场的职工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阜阳市颍泉区大豆生产基本情况和优质夏大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优化种植规格、建立合理的大豆群体结构、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13.
李智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45-145,147
综述淮北地区当前夏大豆新品种综合高产栽培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前准备、播种及苗期管理、花荚期田间管理、鼓粒期管理、喷药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大豆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永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75-75,122
当前中国大豆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想要突破重围,必然要走优质高产之路。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实行轮作、选用良种、施足底肥、播前整地、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刚 《上海农业科技》2014,(1):77-77,86
为促进江苏省大豆产业发展,从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科学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江苏省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庆阳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庆阳地区冬小麦或冬油菜收后复种夏大豆栽培技术,川区采用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麦-豆、油-豆轮作制,塬区采用油-麦-豆或油-豆-秋累作制;品种选用晋豆1呈,庆豆1号,锦豆35,吉林20,要求种植密度为37.5万-52.5万株/hm^2,每株结荚38个左右,平均荚粒数2.0们,单株粒重18g,百粒重21g,其平均产量2250.0kg/hm^2,最高产量可达3112.5kg/hm^2。  相似文献   

18.
麦茬夏大豆是广大黄淮海地区的传统耕作模式,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麦茬夏大豆产量出现减产现象。从麦茬处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增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早播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豆的大田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涡阳县夏大豆高产的因素,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措施,以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