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果熟了     
<正>秋来了,果熟了。平凡如苹果、石榴、番茄,新奇如蓝莓、菠萝、火龙果,都在这个时候奉上了鲜美诱人的果实。地栽的已足以让人喜悦,盆栽的当然就更多一份令人叹服的功力。果,需要种上一季、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到的精灵。其间,光沮调养、水肥伺候,几多用心,几多牵挂,才盼来这硕果累累的丰收时刻。  相似文献   

2.
以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究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0.6%苯乳酸对香蕉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将果实置于23 ℃、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中贮藏,定期(每2 d)测定果皮色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并观察记录果实腐烂率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并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同时有效减轻香蕉果实腐烂率和病情指数的上升。可见,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香蕉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减轻香蕉果实的腐烂并保持香蕉果实的品质,对延长香蕉果实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功能基因创新团队通过对紫果番茄中花青素的研究,解析了番茄果实中花青素结构及主要修饰类型,并发现了番茄果实中4种新的花青素成分,为解析番茄果实花青素合成和代谢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据崔霞研究员介绍,花青素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植物中,花青素可以  相似文献   

4.
以红星苹果果实为试材,设机械损伤、机械损伤+1-MCP、对照3种处理,进行贮藏期间伤诱导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CC合成酶(ACS)活性、ACC积累水平、ACC氧化酶(ACO)活性和乙烯释放速率变化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机械伤刺激了果实ACS和ACO活性,促进了果实乙烯释放,加速了果实衰老;而1-MCP则抑制了受伤果实中ACS和ACO活性,提高了受伤果实贮藏后期ACC积累水平,显著地减少了受伤果实乙烯的释放,改善了受伤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东魁’杨梅不同成熟程度果实色泽指标、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探讨色泽指标和果实内在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为杨梅果实的外观色泽评判和果实的优质采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露地、大棚和高山网室4个基地栽培的‘东魁’杨梅为试材,对成熟期不同成熟程度‘东魁’杨梅果实的色泽指标L*、a*、b*、a*/b*、C、H、CIRG值以及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提高,颜色由红色至深红色、紫红色、紫黑色不断加深,果实色泽指标L*、a*、b*、C及H值呈降低趋势,a*/b*和CIRG值呈增大趋势,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降低趋势,固酸比呈增大趋势。其中CIRG值在4个基地的4个不同果实颜色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能较好地反映杨梅果实颜色的差异,即CIRG值介于2.36~3.43果实为红色,介于3.69~4.14果实为深红色,介于4.80~5.46果实为紫红色,介于5.58~7.69果实为紫黑色,且在4个基地中CIRG值与果实固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CIRG值可用于‘东魁’杨梅外观色泽、成熟度和内在品质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6.
驻椒11辣椒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呈“S”型曲线,其日生长量增长呈抛物线型,从开花至果实成熟63 d左右,花后第19 d出现最大生长量,花后58 d左右果实开始转色,花后64 d可采收生理成熟果,花后15~43 d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及时采取增施有机肥,调整植株等措施,使果实充分膨大,有利于提高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采收果实,协调好营养竞争关系,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相似文献   

8.
园黄梨气调贮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气调指标对园黄梨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抑制梨果实呼吸作用,减少果实消耗,保持硬度,并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适宜的气体组合可延缓果实衰老,防止果实褐变且延长贮藏期。5%O2+0%~1%CO2是长期贮藏园黄梨的理想气体指标。  相似文献   

9.
石榴果实外形奇特,果表艳丽,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商品果价值高,已成为我地农民收入的丰要来源。但石榴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前期,很容易发生病害.染病严重的果实丧失商品价值,不仅对单家独户的果农造成损失巨大,也严重影响着石榴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腰果破壳机,对不同等级腰果各性状进行性状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不尽相同,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实凹处的宽度(20.03%),表现最低的是果实长度,其变异系数仅为14.03%,因此在对破壳机进行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果实凹处的宽度;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果实果长、果实宽度及果实凹处宽度等3个主成分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果实在采收后仍然是活的有机体,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软化现象。果实的成熟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调控过程,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细胞壁的降解、内含物的变化、呼吸速率以及其他的代谢变化。本文就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相关的胞壁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纤维素酶、糖苷酶等)、胞膜酶(脂氧合酶)、胞内酶(淀粉酶和蔗糖酶)以及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和作用,并对软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综合表明,果实的成熟软化过程受多种酶、植物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及植物激素的作用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果实中表现不同。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的探讨为果实的贮藏、保鲜及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草莓果实含水量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获得了130个不同含水量的果实,分析表明:随着果实含水量的减少,果实大小、滴定酸含量降低,可溶性总糖、糖酸比、色相和硬度增加。在提高糖含量的过程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的幅度并不一样,从而改变了3种单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果实含水量与果实Brix、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0.71和-0.61。  相似文献   

13.
夏橙是晚熟品种,当年3月底至4月初开花,翌年4月底至5月初果实才成熟,果实要挂树13个月左右。由于果实是挂树越冬,常受低温影响发生采前落果。春季气温回升又会导致果实果皮返青(又称回青)。这两种现象都会严重影响夏橙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生产中必须注意防止。  相似文献   

14.
探明金菠萝果实各营养元素对旱季不同灌水量的响应特征,为金菠萝旱季水分管理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菠萝为研究对象,在监测旱季实际降雨量的基础上,设计4个增加灌水量梯度水平[20 mm(W1)、50 mm(W2)、100 mm(W3)、150 mm(W4)]的试验,并以不灌水为对照(0 mm),分析旱季增加不同灌水量下金菠萝果实N、P、K、Ca、Mg、Fe、Cu、Mn 8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金菠萝果实鲜重和干物质量的增长,W4处理鲜重(797.42 g)和干物质量(99.14 g)均最大。金菠萝果实营养元素含量的整体表现为K>N>Ca>P>Mg>Mn>Fe>Cu,其中K含量最高,N、Ca含量次之,Cu含量最低。果实K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果实Ca、Mg和Mn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W2水平下果实N、P、Fe、Cu含量达到最大值。灌水量的增加促进果实K的累积,但抑制果实中Mg的累积,而W2处理下果实N、P、Fe、Cu、Ca、Mn累积量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果实生长情况及营养元...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被誉为世界珍果、水果之王,别名又叫猴子桃、羊桃、野梨、藤梨等。猕猴桃是一种长寿果品,有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故又称它为长生果。然而,猕猴桃属呼吸跃变型浆果,鲜贮难度大。采收时,果实的淀粉、含酸量和硬度较高,乙烯释放量会突然增加,导致果实变软、果柄脱落、呼吸强度产生跃变并达到高峰,此时,果实含糖量增高,含酸量下降,果实酸甜可口,风味最佳。如果继续在高温下存放,果实很快发酵、变质、腐烂,失去商品价值。所以人们常说猕猴桃是“七天软,十天烂,半月坏一半”,说明要及时采收、贮藏。一般而言,早、中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较耐贮藏。即使是同一品种的果实,大果实不如中等个头的果实耐贮藏。  相似文献   

16.
金秋梨和新高梨二种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果实发育三个时期-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缓慢增大期和果实迅速增大期,金秋梨幼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新高梨幼果,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新高梨幼果。  相似文献   

17.
以设施栽培的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喷施KH2PO4处理对油桃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KH2PO4处理,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增加,蔗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成熟期三种糖含量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果实着色前KH2PO4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中蔗糖含量,但对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幼果期和着色前喷施KH2PO4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说明KH2PO4处理是通过全面提高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起到提高库强作用,从而增加果实含糖量。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蜂糖李果实为试材,探究(4.0±0.5)℃低温贮藏结合50 mg/L ClO2处理对贵州蜂糖李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0.5)℃低温结合50 mg/L ClO2浸果处理对贮藏期间蜂糖李果实的失重和腐烂具有抑制作用,可保持较高的硬度和亮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总糖含量,延缓总酸含量的上升及叶绿素、蛋白质和含水率的下降,保持蜂糖李果实较好的风味,延缓果实衰老,有效延长蜂糖李的货架期。该研究结果为蜂糖李果实的绿色防腐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可应用于采后商品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从苹果果实中克隆细胞质型NADP-苹果酸酶(NADP-ME)基因,并且从基因转录水平上研究该基因与苹果果实酸度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NADP-ME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在高酸和低酸个体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转录情况,并进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细胞质型NADP-M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al-ME (GenBank注册号:DQ280492);该基因表达一个约66kD的蛋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中Mal-ME的转录与苹果酸含量呈负相关,即随着Mal-ME转录水平的增强果实含酸量下降。【结论】成功从苹果果实中克隆了细胞质型Mal-ME基因,Mal-ME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对苹果酸的积累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鲜与加工》2007,7(4):I0002-I0002
田世平,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领域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果蔬产品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包括采后果实在不同环境条件胁迫下的生理失调(褐变和冷害)和调控机制研究;控制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技术及机理研究;果实抗病性诱导及机理研究以及拮抗菌细胞凋亡及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