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及抗性等的鉴定,筛选出适宜豫南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豫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品种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高密度下通过对玉米新品种主要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性等的鉴定,筛选出适合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豫南地区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豫南生态区对玉米新品种主要物候期、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性状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宜豫南生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新品种,为豫南生态区玉米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保障粮食安全,陇南市种子管理总站2021年引进航天558等12个玉米新品种,在徽县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产量表现、物候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抗病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558、宁单23、DK193等品种产量高,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积极示范推广;德光128产量居中,但出籽率高,生育期最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继续示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最近几年新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对新育成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在楚雄州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为鲜食玉米品种在楚雄乃至云南省示范推广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进6个适宜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与当地主导品种郑单958对比展示试验,选择最适宜本地机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种。对参加试验的各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产量等主要性状数据进行了汇总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京科728可以作为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在豫西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6个中熟玉米新品种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筛选出适宜温泉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今后玉米生产选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伟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5):116-119
针对2005─2010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225个玉米品种,分析了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水平、主要农艺性状、品质和抗性。并指出玉米品种的产量水平与其熟期和主要农艺性状紧密相关。最后,对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及概率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玉米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的测试工作当中,通过调查玉米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雄穗一级侧枝长度、株高及穗位等数量性状,同时借助计算机和概率理论对这些数量性状的品种间变异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性状的分布区间,为在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玉米新品种DUS测试,确定数量性状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个玉米新品种在同一栽培管理条件下的集中展示,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性状,观察各玉米新品种在阜阳市颍州区的高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从中筛选出最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与应用以及杂优模式的利用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以黑龙江省核心玉米自交系作母本,选用含有国外血缘、综合性状优异的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了集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异、出籽率高、活秆成熟等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龙育4号。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民勤县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了解玉米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对引进的玉米新品种科河699和大民3307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其生物性状、生育期、产量和抗病性,为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对玉米品种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为农作物新品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8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数据,利用决策分析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运用综合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各性状的客观权重,然后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结果】玉米品种HM-2的综合评价值最大,其次是哈宝7号,最小的是XQ-9;玉米品种HM-13产量最高,其次为联玉19,产量最低的是KY116。【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只考虑产量这一单一性状来选育新品种,应尽量选择对产量和环境的互作有影响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可有效减少某些人为的设定因素,使新品种的选育、评价和鉴定更科学、客观、符合实际。在玉米的育种实践工作中,其可作为辅助工具,以选育出高产、稳产、低风险、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对玉米品种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农作物新品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8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数据,利用决策分析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运用综合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各性状的客观权重,然后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结果】玉米品种HM-2的综合评价值最大,其次是哈宝7号,最小的是XQ-9;玉米品种HM-13产量最高,其次为联玉19,产量最低的是KY116。【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只考虑产量这一单一性状来选育新品种,应尽量选择对产量和环境的互作有影响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可有效减少某些人为的设定因素,使新品种的选育、评价和鉴定更科学、客观、符合实际。在玉米的育种实践工作中,其可作为辅助工具,以选育出高产、稳产、低风险、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多性状、多点考察对玉米新品种评估有重要意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使新品种的评估更加科学、客观。本试验通过对2016年豫北地区3个地点9个玉米新品种的11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单穗粒重、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倒伏率、穗长,而出籽率、生育期、穗位高、株高等4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地区或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将目前引进南乐县的部分玉米新品种与生产上的主推品种进行比较,以便鉴定出适合南乐县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综合性状较好的玉米新品种,为搞好优质粮食高产开发和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0-8831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玉米籽粒脱水速率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生理指标、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选育出适合籽粒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宁夏隆德县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表明,在引进的12个玉米新品种中,吉单261、富农1号产量分别达14500.0kg/hm^2、14437.5kg/hm^2,且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是具有较高示范推广价值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在上海市崇明区东滩种植的优质、高产水果玉米新品种,于2018年进行了水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果玉米新品种"申科糯5号""申科糯601"的产量较高,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扩大种植面积;"申科糯602""申科糯6号""申科糯8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申科糯1号"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合在崇明东滩盐碱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