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奶牛整个泌乳盛期,精饲料的喂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增加精饲料而乳量不再增加为止,这样饲养方法叫短期优饲法。具体做法母牛产后15—20天,按饲养标准喂给,另外每天再增加1-2公斤混合精料,作为提高产奶量的预付饲料。加料后,若母牛产奶量继续提高,食欲也好,隔一周再调整一次饲料。在整个泌乳盛期,精饲料的供给量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5,(4):54-54
母牛的产前、产后各15d称围产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对母牛健康和产乳量有很大的关系:精饲料可在产前15d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钙的喂量应是产前低钙、产后高钙。  相似文献   

3.
1.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 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即依据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产房期:指母牛分娩至产后15天,此期为母牛身体恢复期.因食欲不良,采食量减少,体重剧烈减轻,为此,应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要供应优质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在产后6~15天,每天约加精料0.5千克,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此期精料日饲喂量按每100千克体重喂1千克精饲料,日粮中粗饲料与精饲料之比按干物质计为54∶46.  相似文献   

4.
少喂精饲料 奶牛产犊后,乳房常有水肿,此情况下,只能喂给少量精饲料。奶牛产后4~5天,开始给予少量多汁饲料,随着乳房消肿变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的喂量,直至达到标准用量(一般7~15天)。奶牛的泌乳高峰在第二个泌乳月份,为充分发挥其泌乳能力,可在乳量上升期内适当多给营养丰富的饲料,直到乳量不再增加时(约需10~15天),停止这部分多给的饲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泌乳盛期约在产后20~7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3个月,泌乳盛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在泌乳高峰期内日粮中增加精料减少粗料给量.以料促奶。饲喂高能量的饲料.粗料以青干草、青贮、多汁类饲料为好.常规饲养法是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泌乳3个月后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调整日粮结构.增加青粗饲料比例.降低精料给量.以奶定料。  相似文献   

6.
根据奶牛产后不同时期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的规律以及体重和产乳量的变化,奶牛的饲养阶段可以分为泌乳初期(产犊后到10~15天),其特点是食欲尚未正常,消化机能减弱,乳房水肿,生殖器官正在恢复,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还不正常,体内能量入不敷处,但产乳量又在上升,因此,此阶段体质恢复与产乳矛盾比较突出,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母牛迅速恢复体质,增进食欲;泌乳盛期(产犊后10~15天到产乳高峰期(8~10周)),其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体内催乳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食欲完全恢复正常,采食量增加,乳腺机能活动日益旺盛,产乳量迅速增至峰值,因此,提高产乳量、减少体内能量负平衡的程度是此期的主要任务;泌乳中期(泌乳盛期过后至30~35周以前),此期特点是产乳量缓慢下降,各月份的下降速度约为5%~7%,自20周期体重开始增加,日增重约为0.5㎏,维持产乳量的稳定和减少幅度是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泌乳后期(干乳前的2个月),此期的特点是母牛已到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母牛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以供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随着胎盘及黄体分泌激素量的增加,抑制脑垂体分泌生乳激素,因而泌乳量急剧下降,在恢复母牛体重的同时,饲养重点应放在满足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上等4个阶段。其中产前30天和产后70天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它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胎的产奶量等。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饲养 泌乳前期 (1)产后第一天,日粮按产前供给,充分供给清洁温水。第一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2)从产后第二天起,以喂给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能量饲料为主,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酌情增喂精饲料,每天增喂量0.7~1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章牧 《油气储运》2007,(6):43-43
家兔在3个月龄到成熟配种前这段时间被称为青年兔。此时生长非常迅速。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优质干草、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青年兔以青粗饲料为主,但到3.5月龄时,精饲料要适当增加。其夏季和秋季日喂量精饲料为40~70克,青饲料600~700克;冬季和春季精饲料日喂量为50~90克,块根类200克,干草粉130~160克。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产奶期指母牛分娩后到干奶前这一时期,一般为305天,一般分为泌乳早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一、各期的饲养要点1.泌乳早期,时间为分娩至产后21天。饲养要点为产后恢复、疫病防控和产奶高峰准备。母牛产后,及时饮温麸皮红糖水,做好挤奶和子宫检查、消毒或给药;转饲产奶期日粮,每日每头增加0.25千克精饲料,按3千克奶增加1千克精饲料确定精饲料用量,为高产做准备。恢峰时饮温和子宫检产奶期日千克精  相似文献   

10.
1.成年奶牛阶段饲养法 (1)产房期:指母牛分娩至产后第15天,此期为母牛身体恢复期.因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体重急剧下降.应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要供应优质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在产后6~15天,每天加精料约0.5公斤,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此期精饲料按1公斤/100公斤体重供给,日粮中粗饲料与精料之比按干物质计为54:46.  相似文献   

11.
秦川牛杂交改良的四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迈道  李勤凡 《农友》2002,(3):20-20
1.改良方向。秦川牛原先是一个役用品种。当前要向肉用方向改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提高母牛的泌乳量。因为秦川牛本身的产乳量很低(约300-400公斤)。犊牛哺乳期吃不到充足的母乳,因而生长速度慢。断奶体重小(6月龄断奶,公犊152.1公斤,母犊137.7公斤)。这就影啊了哺乳期以后的生长发育。②要适当增大秦川牛的体格,加快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1.加强母牛输精配种前后的饲养管理应满足母牛特定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要,保证母牛得到充足地运动和合理地休息。另外,孕牛的营养要全面。特别是在分娩前1个月,可以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精料量,但精料量不可以超过孕牛体重的1%,同时日粮中还必须注意增加维生素、钙、磷及其他微量元素,以保证胎儿的正常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1能量能量不足为奶牛日粮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如果日粮的能量太低,则母牛产乳量不能达到高峰水平。大部分需要的能量,是由饲草和谷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供给。除每头日产奶量,不超过15~20 kg的低产牛以外,所有的母牛要达到高水平的产量,需要喂一些谷物饲料。另外,虽然粗纤维素未被当作营养物质来看待,但它对促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与传统繁育技术相比,母牛带犊繁育提高了受体母牛的繁殖率和犊牛的成活率。它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受胎,专业饲养管理进行营养涮控,可快速恢复受体母牛的繁殖性能,使初生牛犊及时吃到初乳,易于成活。一、犊牛饲养管理1.开食料供应。犊牛出生饲喂初乳或牛奶后,逐渐开始开食料的饲喂。出生10天内首先饲喂精饲料,饲喂量逐渐增加,在此期间要保证犊牛足够多的新鲜饮  相似文献   

15.
干乳期是指泌乳母牛产犊前两个月人为地控制其不让产奶的时期。实验证明,没有干乳期母牛的产乳量是有干乳期母牛产乳量的70%左右。干乳期饲养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饲养技术篇     
1泌乳前期这个阶段产乳量由低达到高峰,是整个泌乳期产奶量最高的时期,大约一半以上的奶在此时期生产。阶段饲养法提倡在此时应进行挑战饲养。“挑战”(“引导”)饲养法的具体做法是:从母牛产前2周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高峰逐渐增加精料,到临产时期喂量以不得超过体重的1%为限,分娩后从3~4d起,可逐渐增喂精料,每天按0.5kg左右增加,直至泌乳高峰或精料不超过总干物质的65%为止。注意在整个“引导”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干草,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15%以上,才能保证瘤胃的正常发酵,避免瘤胃酸中毒、消化障碍…  相似文献   

17.
养殖天地     
犊牛如何补充饲料
  一、早期采食开食料
  开食料也称犊牛代乳料,是根据犊牛的营养需要用精料配制,其作用是促进犊牛由以乳为主的营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饲料形状为粉状或颗粒状,让犊牛出生后第二星期使用,在低乳饲喂条件下,犊牛采食代乳量逐渐增加,慢慢就开始习惯精饲料和粗饲料,如果在母牛食槽上加设小牛用的采食护栏(既能模仿母牛采食,又防止母牛吃犊牛料),30日龄犊牛的采食量可达3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干乳期是指泌乳母牛产犊前两个月人为地控制不让其产奶的时期.乳牛干乳期饲养得好坏,对下一个泌乳期的产乳量影响很大.经实验证明,没有干乳期母牛的产乳量是有干乳期母牛产乳量的70%左右.干乳期的具体饲养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母牛产犊后便进入泌乳期开始产乳,在此期间,饲养管理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本泌乳期能否获得高产乳量与正常发情,而且还能影响以后各胎次产乳量等,因此,必须加强产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1.户主片面追求产乳量,在乳牛日粮中随意增加精料比例,导致乳牛食入大量的精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