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的立体开发实用生产项目,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稻田养鱼在我国南方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北方地区起步较晚,特别是在黑龙江地区,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加之气候上有一定差别,致使稻田养鱼发展缓慢。我县有稻田面积40万亩,如果推广稻田养鱼,按亩增产水稻50kg计算,全县可增产20000t。按亩产商品鱼15kg计算,全县可增产商品鱼6000t。这不仅增加水稻产量和商品鱼产量,而且还节省了鱼用饵料10000t,少施用120多t除草药,既节省了资金,又增产水稻,同时清除和减少了污染,维持了生态平衡。为证明稻田养鱼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我们于1998年在烨树乡福兴村的10亩稻田进行了对照试验:同一条件的地块,其中5亩投放鱼种,亩放鲤鱼种1.5kg(30尾),另5亩稻田未放鱼种。投放鱼种的地块采用常规稻田养鱼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我国稻田养鱼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养鱼是将养殖与种植有机结合的综合生产方式,具有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稻田养鱼有利于优化种植和养殖生态。稻鱼共生,种、养效益互补,不仅能增加水产品的产量,还能促使水稻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作者全面论述我国稻田养鱼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久胜镇林场村农户杨井东,1998年利用30亩稻田和1.5亩池塘进行稻田养鱼,经过几个月的辛勤管理,他养鱼的稻田比其他没养鱼的稻田亩增产水稻30kg、共产高背鲫750kg,平均尾重100g以上,每公斤售价平均6.00元、养鱼收入4 500元、纯盈利4 000元,30亩水稻增收1 000元,鱼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利用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是以稻为主,在有利于水稻增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这个特殊水体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增加鱼产品。在进行稻田养鱼上,过去一般都要求在田里开挖鱼沟,鱼溜、以解决养鱼与水稻生产上的浅水灌溉,施农药,干旱等矛盾,使稻鱼共生互利,获得较好的稻鱼产量。所进行的这些基本措施,人们往往认为麻烦,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8.
赵连胜  张金兰 《水产科技》1995,(5):18-19,17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既可以获得每亩10-20公斤的鱼产量,也可以使水稻增产5-10%,其基本原理就是稻田可以为鱼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条件,而鱼的生存又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从而获得水稻的增产和鱼种的丰收.这已被许多试验所证实,为人们所共识。但是,由于各地的环境不同,利用的水稻品种和鱼种规格各异,  相似文献   

10.
<正> 松花江地区的稻田养鱼,四年迈了四大步: 试点年——1989年全区在500亩稻田内进行了养鱼试点,共产鱼7.409t,水稻亩均增产39.4kg,增产率11.9%。 起步年——1990年放养面积18652亩,共产鱼192t,水稻增产率7.6%。 发展年——1991年稻田养鱼实现11万亩,其中,受水灾面积4.47万亩,实际收获面积6.53万亩,产鱼691t,水稻增产率为7%。  相似文献   

11.
韦公远 《齐鲁渔业》2004,21(7):20-21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庆垫江县曹回乡安山村四社村民黄正友,利用已建的稻田养鱼工程,在不改变稻田原来生态面貌的前提下,对原稻鱼工程进行适当改造,实行休稻养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冬,曹回乡安山村四社部分村民在乡政府的号召下,选择水源条件好管理方便的稻田修建稻鱼工程,采取加高加固田埂和开挖鱼沟鱼凼的措施后,开展稻田养鱼。从1998年春到2001年底,历年平均鱼产量达到46公斤/667米2,水稻平均产量为504公斤/667米2,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1年,该村村民黄正友看到近年来水稻的价格比较低,而种植水稻的基本投入却有增无减,种稻养鱼增收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是广大农村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养鱼,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另外,由于鱼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素,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5%~15%,每667m2可产鱼50kg~100kg,可新增产值600元~1000元,利润300元~600元。现将稻田养鱼应注意的事项简述如下。1选择适宜稻田套养鱼类的稻田应慎重挑选,一般宜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而且交通…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草鱼之我见赵连胜,张金兰(松花江地区水产局)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生态渔业,它可以综合利用水资源又可以增加水稻产量。以鱼促稻,鱼稻共生,是稻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途径,特别是稻田养鱼节水节地节肥省饲料。若每亩稻田产鱼10公斤,那么20亩稻田养鱼的产量就相当于1亩池塘常规养鱼的产量。我市现有可以养鱼的稻田面积为25万亩左右,如果全部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5)
所谓稻田养鱼,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水稻田中养殖鱼虾等淡水产品。稻田养鱼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还可节省养鱼面积,适用于山区和半山区。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在全国很多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曾多有报导。本课题的设立是对过去的一些稻田养鱼研究中某些尚未弄清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以此开发吉水县二万亩稻田养鱼。通过二年的试验研究,在二百亩连片的稻田中养殖鲤鱼、尼罗罗非鱼,获得了较高的鱼产量,对稻田里养了鱼之后稻谷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不投饵的养鱼稻田里鱼产量与底栖动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在我国和我区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亩产鱼10公斤上下。为提高水稻田的经济效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我国的主要水稻产区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和广东等10多个省、区(市),从1984年起,陆逐推广了革新式的稻田养鱼方法。我区水产局和区科委十分重视稻田养鱼高产示范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1 稻田养鱼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1.1 可以降低化肥施用量 全国稻田养鱼会议指出:每公顷产750kg成鱼,所排粪便相当于增加105kg纯氮,相当于400kg稻谷所需的氮素,连续3年以后,就可以不再用化肥,而且有机肥的施用量也可减少。松花江地区的实践证明,稻田养了鱼以后,可以少施一次化肥,水稻还可增产10%左右。稻田没有养鱼的地方,不少农民的化肥使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索在寒地发展稻田养鱼的可行性,松花江地区在7个县(市)12个乡(镇)16个村屯的500亩地进行了稻田养鱼试点。饲养期80天左右,共产鱼7409公斤,平均亩产鱼12.6公斤,亩净收入80.9元;共产稻244070公斤,亩产稻516公斤,每亩稻田增产39.4公斤,增产率为11.9%;水稻亩增产部分的收入55.58元,加上亩产鱼的净收入共136.36元。在500亩试验田中,宾县、木兰两县有8亩养鱼稻田亩产“千斤稻百斤鱼”。实践证明,北方寒地稻田养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