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窝产活仔数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最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不仅影响仔猪断奶成活率,还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终影响母猪年生产力。通过饲粮营养调控能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文章综述了饲粮能量、纤维、精氨酸、微量元素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因素对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研究进展,旨在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收集福建某种猪场2008-2011年总计10482胎的分娩记录,应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7.0软件比较不同胎次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4胎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7头、10.54头。  相似文献   

3.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18 d批次)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探究将批次化生产技术应用于猪场,并对猪场的应用情况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母猪群数量设计批次规模大小,人为地利用激素使特定数量的母猪群同时发情、排卵,让其实现同期输精及其分娩,统计该猪场在批次化技术前后发情率、受胎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死胎数、窝均断奶数、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及PSY。结果:母猪应用批次化技术对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窝均死胎数无明显影响,母猪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显著提高(P 0.05),窝均断奶数和PSY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在现代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繁殖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指标,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着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决定着断奶窝仔数,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从选育优良母猪品种、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死亡率等因素人手,找...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16 367头大白、长白、杜洛克母猪,共33 084个胎次的繁殖记录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胎均窝产总仔数LS1、胎均窝产活仔数LSBA1、胎均出生窝重LW1、胎均窝断奶活仔数WLS1、胎均窝断奶窝重WLW1、周期均窝产总仔数LS2、周期均窝产活仔数LSBA2、周期均出生窝重LW2、周期均断奶活仔数WLS2、周期均断奶窝重WLW2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着重讨论场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内品系效应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分析母猪个体综合繁殖力相关指标的优势。结果表明,场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内品系效应对母猪个体综合繁殖力所有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正> 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外来瘦肉型良种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哺育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摸清我区外来的良种母猪繁殖性能和育成率,我们分别对全区13个外贸基地(场、点)的845头长白、大约和外来品种间杂交的生产母猪进行了调查。母猪存栏总头数1065头,其中后备母猪220头,生产母猪845头,上半年总产仔窝数775窝,生产母猪上半年头平产仔0.92窝;总产仔数8283头,其中产活仔数为7822头,占产仔总数的94.4%,窝平产活仔10.09头;产死仔数为461头,占产仔总数  相似文献   

10.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11.
FSH-β和ESR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和PCR技术检测了大白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对大白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BB、AB基因型母猪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AA型;FSH-β基因AB、BB基因型母猪窝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A型,其中AB基因型最高;在FSH-β和ESR合并基因型中,ABBB、ABAB型窝产活仔数均极显著高于AAAA基因型,BBBB、BBAB型均显著高于AAAA型。  相似文献   

12.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由年产仔窝数与窝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决定,其中年产仔窝数是由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的,窝断奶仔数是由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决  相似文献   

13.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对1749 头纯种长白、约克母猪按不同窝产活仔数 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母猪 随窝产活仔数不同,生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长白猪窝产活仔数为8 头及约克猪窝产活仔数≤7 头者。两品种生长速度最慢的均是窝产活仔数≥13 头的猪只。  相似文献   

15.
旨在解析不同因素对大白和长白猪大样本群体繁殖性能的影响。同时估计大白和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本试验选取温氏2013-2018年5年间大白共65 546窝母猪繁殖记录、长白共9 552窝母猪繁殖记录进行研究。采用SAS软件GLM过程对母猪8个繁殖性状进行分析,解析母猪分娩胎次、出生胎次和情期3个因素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DMU软件估计这些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1)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在两个品种中,母猪分娩胎次对所有繁殖性状都有极显著影响(P0.001);在大白猪中,母猪出生胎次对5个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情期对所有繁殖性状影响均不显著;而在长白猪中,母猪出生胎次对弱仔数和出生窝重有显著影响(P0.05),情期对5个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2)在遗传参数估计中:在大白猪中,出生窝重遗传力最高,为0.281,总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和死胎数的遗传力在0.117~0.179范围内;而在长白猪中,总仔数遗传力最高,为0.190,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和出生窝重的遗传力在0.100~0.176范围内;在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上,大白猪的总仔数与活仔数、总仔数与健仔数、活仔数与健仔数、健仔数与出生窝重等遗传相关均在0.738以上,其表型相关在0.717以上,长白猪的总仔数与活仔数、总仔数与健仔数、活仔数与健仔数的遗传相关在0.895以上,表型相关在0.791以上。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加速繁殖性状的遗传进展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猪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提出几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母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的特点,发现榆林猪的繁殖性状主要表现在母猪有效乳头较多,7~8对乳头的母猪占61%以上。初生个体整齐度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窝重等主要繁殖力性状个体间变异较大.有充分选择改良提升的空间。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值较低,在0.11-0.20之间。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探讨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繁殖性能与不同胎次之间的关系。试验对象为2021年12月~2022年9月四川某猪场能繁母猪中1109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母猪按1~9胎次分为9个组别,并统计繁殖性状数据共1219窝,数据包括母猪胎次、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等。结果显示,第5胎次母猪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显著高于其他胎次,而母猪窝产死胎数、窝产畸形数、窝产木乃伊与各胎次之间关系不显著。母猪繁殖性能趋势表现为随胎次增加后,逐渐下降,在第3~5胎比较理想的状态,6胎以后开始下降,到第8胎和第9胎次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生产数据比较差。建议猪场提高3~5胎次母猪占比,考虑淘汰第6胎次以后繁殖性能差的母猪。  相似文献   

19.
胎次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某种猪场的生产记录,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胎次的3588窝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中,胎次对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平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均为第6胎,分别为11.44和10.26头,最少均为第1胎,分别为9.49头和8.56头。  相似文献   

20.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测定了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杂母猪共 2 5 3胎次的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和二元母猪之间胎盘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长白和所有试验母猪的胎盘效率高的 2 / 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 ;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胎盘效率高的组与胎盘效率低的组的差异不显著 ;各类母猪中 ,胎盘效率高的 2 / 3母猪的窝均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与窝均产活仔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