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年的水稻种植实践中,结合当地情况,综合薄膜育秧、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的一些优点,形成一套简便、易行、实用的育秧技术——"地池"两段育秧技术。首先,准备好营养土,选择地点,做好规则的地池;之后,把催好芽的稻种播入地池内,浇足水、盖好膜;经过保温保湿、控温降温、通风炼苗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成功育秧。  相似文献   

2.
旱育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旱有育秧、地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在苗期和本田期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育秧方式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旱育秧能有效地防止旱春低温烊种死苗,出苗率和成昔率分别比也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高。旱育秧苗生长矮健,根系发达,移栽后能早发快发,分蘖成穗率高;(比温室两段秧每hm^2增产稻谷248 ̄308kg,节约育秧费60.00元,减少寄插用工45个,节省秧母田和地膜30m^2;比地膜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基质育秧、硬地育秧、壮秧剂营养土育秧和无纺布覆盖育秧等新型育秧技术在我县机械化插秧栽培中的观察研究。结果为硬地秧床具有节省秧母田、便于操作的优点,但灌水次数多,保墒能力差;常规秧床需做秧母田,播种时费工费时,但排灌水方便,灌水次数少。塑料拱棚和无纺布对秧苗素质影响不大。基质营养土和壮秧剂营养土对提高秧苗素质作用显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营养土。建议如果农户小面积分散育秧可采用硬地秧床+基质(壮秧剂)+无纺布,合作社或种粮大户育秧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常规秧床+基质(壮秧剂)+无纺布(塑料拱棚)。  相似文献   

4.
平昌生物能温床是利用植物残体等(如青草、牛厩肥、粪水等)经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放出热能作为育(秧)苗的主要能源的技术设施。这种育苗方法是四川省平昌县生物能温室育秧成果的具体应用。采取温床综合利用,可进行多种作物同时育苗,它能同时育出水稻、红薯苗或同时育出水稻、红薯、蔬菜苗。与有火温室两段育秧的效果比较,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单、节约能源、省工省力、一举多得、投资少、出苗早、产量高等优点。近年来,平昌县已普遍推广应用此法繁育水稻和红薯苗。1985年大面积应用此法,栽插水稻5.17万亩,亩平均增产29.9%;栽红薯1.28万亩,亩平均增产鲜薯437公斤,增长19.3%。1986年  相似文献   

5.
在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我县先后推广了燃料生火温室(称有火温室)和微生物能源温室(称生物能温室)育小苗,秧田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方法,避免了春季低温对秧苗的不良影响,统一了育秧的足苗与壮秧的矛盾,并使水稻生育期提前,缓和了本地麦后稻尤其是小麦茬水稻的生长季节紧张的矛盾。但是,这两种温室育苗各有利弊。为了扬长避短,近两年来,我县部分水稻两段秧的温室小苗应用有火温室催芽立苗、生物能温室绿化、普通塑料薄膜温室(称大棚温室)炼苗的分步培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和最佳栽培方式,进行了超级稻准两优527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水秧3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比栽培,结果表明,在水源有保障的条件下,旱育秧具有总根数、白根数和叶片数多等优势,不仅秧苗素质好,并具有有效分蘖多、发根迅速和干物质积累快等特点。其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明显高于温室两段秧和水秧,产量高,实际产量比温室两段育秧增产570 kg/hm~2,增长5.64%;比水秧增产1390kg/hm~2,增长14.95%。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对"温室"两段育秧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简易温室两段秧育秧技术,并配套集成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旱育秧、水育两段秧等不同育秧技术的比较 ,结果表明 ,旱育秧秧苗具有总根数、白根数和叶片数多等优势 ,并具有效分蘖多、发根迅速和干物质积累快等特点。其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明显高于水育两段秧和温室两段秧 ,因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育秧环境与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及机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育秧环境和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及机插质量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通过田间苗床和温室大棚苗床温湿度和光照的比较,研究不同育秧环境20、30和40d的3个秧龄以营养土和恒奥达基质作为载体的杂交籼稻秧苗生长特性和机插质量。结果表明:温室大棚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昼夜变化趋势与田间苗床一致,且其昼夜变化滞后于田间苗床,是一个平均温度高于田间苗床且极寡照的育秧环境;温室大棚培育秧苗生长呈2段性,前段生长快,后段生长缓慢,机插漏秧率和浮秧率分别比田间秧苗低4.29和2.73个百分点,每穴苗数比田间秧苗高22.22%,总体机插质量较好;30d秧龄秧苗漏秧率最低、每穴苗数最高,适合机插,而40d秧龄秧苗漏秧率、伤秧率和浮秧率均最高,且穴苗数最低,机插质量差,但温室大棚能适当控制秧苗生长,更适合培育长秧龄秧苗,增加机插秧秧龄弹性;营养土培育秧苗机插质量较恒奥达基质好,恒奥达基质培育秧苗漏秧率和浮秧率均较高,但由于基质疏松,机插抓秧时不易造成伤秧,可以与温室大棚配套培育秧苗,降低温室大棚培育秧苗的伤秧率;秧苗形态和机插质量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影响,其中叶面积、叶龄和干物质量受温度影响大,且积温与叶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机插浮秧率和每穴苗数受秧苗期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等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而漏秧率和伤秧率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贵州开阳县自1985年以来,推广工厂化薄土育秧技术,室内一次成苗直插大田,比原来老法育秧和两段育秧能更有效地克服“倒春寒”气候对水稻育秧的危害,且秧期短(仅15—18天)、稳产高产、省工省种、省秧田,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1.
黄花菜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但因高纬度地区繁殖系数低,种苗供不应求。为解决秧苗不足的问题.广灵县水利水保局1984年采用切根育秧的新技术,育黄花菜秧45.7亩,每亩出苗3.5万左右,繁殖系数达3.5左右。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旱育秧、地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在苗期和本田期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育秧方式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旱育秧能有效地防止旱春低温烊种死苗,出苗率和成昔率分别比地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高.旱育秧苗生长矮健,根系发达,移栽后能早发快发,分蘖成穗率高;(比温室两段秧每hm2增产稻谷248~308kg,节约育秧费60.00元,减少寄插用工45个,节省秧母田和地膜300m2;比地膜育秧增产稻谷206~262kg,节省秧田和地膜3mm2.旱育秧既能避灾增产,又能节本增收,是水稻高产稳产高效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是指由育秧中心完成育秧床土(或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催芽处理、流水线播种、温室叠盘、保温保湿出苗等过程后,将针状秧苗连盘提供给用秧户,再由用秧户在炼苗大棚或秧田完成后续育秧过程的一种"1个育秧中心+N个育秧点"的育供秧模式。为促进该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于2015—2017年在诸暨市开展了相关示范,并总结了该技术模式的主要优点和示范成效。  相似文献   

14.
温室无土肥水育秧是为水稻插秧机械化服务的,水稻秧苗标准化后,便可与插秧机配套进行机插。本文拟从解剖学角度对无土肥水育秧(以下简称无土秧)与大田常规育秧(以下简称水秧)进行比较,以供有关单位参考。一、材料与方法样品选用早籼广陆矮四号,水秧由华中农学院教学实验农场提供,无土秧由湖北省农科院提供,于1980年5月2日秧苗4叶期时采样,分为无土秧及水秧两个处理。每一  相似文献   

15.
早稻机插秧不同育秧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育秧土进行育秧,结果表明:育秧基质可保证秧苗均衡生长,降低缩脚苗比例,提高成秧率;但供试的育秧基质用于早稻育秧存在秧苗个体生长不足、秧块松散移栽难等问题有待完善产品设计.建议当前仍以客土育苗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育秧的质量,现对抓好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措施作研究探讨如下:1按照育秧类型不同,狠抓水稻育秧苗床的准备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常规湿润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和机插秧育秧秧池应选择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稻田。肥床旱育秧苗床、塑盘抛秧育秧推广应用"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苗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试验旱育秧与湿润秧两种不同育秧方式作比较,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素质好,分蘖节位低,有利于早生快发和节省种子、秧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有效穗和穗实粒数多,比湿润秧增产6.9%.  相似文献   

18.
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取经济有效的育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钵盘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旱育秧 4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品种宜香优 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钵盘育秧最少,为 5. 5 万苗/667m2,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多,均为 8. 6 万苗/667m2;分蘖率,钵盘育秧最高,为 417. 5%,旱育秧其次,为 369. 9%,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小,分别为246. 9% 和 230. 9%;有效穗数依次为湿润育秧>钵盘育秧>旱育秧>两段育秧;钵盘育秧与旱育秧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为 577. 20 kg/667m2和 573. 41 kg/667m2。采取钵盘集中育秧的秧苗综合素质好,分蘖率高,产量高,省时、省工、省力、省秧地,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两段育秧是提高秧苗带蘖率,培育多蘖壮秧的育秧新技术。1984年我县在总结以往场地育秧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塑料薄膜拱架场地育小苗,秧田单株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新技术,在籼、粳杂交稻及  相似文献   

20.
东洋插秧机是目前水稻栽插作业中较为理想的机型之一,经我站两年试验示范深受农民欢迎,其插秧设计是采用对秧块进行均匀切块的原理来实现分秧与插秧,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东洋插秧机的栽插质量。掌握高性能插秧机的配套育秧技术是推广机插技术的关键。一、机插秧苗标准1.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