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流感病毒在野鸟种群中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中分布广泛,特别是野生水禽被认为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因此,野生鸟类在禽流感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总结分析以往有关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全球各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中的流行情况、流感病毒在野鸟中的分布特点、野鸭中的流感病毒、候鸟迁徙与流感病毒传播、野鸟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季节性特征和自然环境介质在流感病毒传播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能够对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中的生态分布情况、特点规律及其野生鸟类在禽流感传播和流行方面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正>野生天鹅是禽流感病毒的易感物种,天鹅禽流感是一种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主要在家禽和水禽中传播,并可以传播给人类。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肌肉疼痛、疲劳、头痛和咽喉痛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衰竭,并可能导致死亡,尤其是对野鸟和家禽养殖业构成较大的风险。因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野生水禽种类、数量、主要分布地进行调查,对野生水禽迁徙特点和监测形势做了初步的分析,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防控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禽流感病毒仍然只在禽鸟之间相互传播。在疫情严重的越南,与禽流感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发现有被感染的迹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禽流感病毒人际传播的可能性目前并不大,公众无需惊慌。关于禽流感,目前这可能算得上是最好的消息了,但谁知道今后情况会怎样?随着禽流感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持续蔓延,除了加大疫情监测、防控之外,人们也没有忘记寻找造成诸多疾病日渐频繁发生、传播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将寻找的目光投向了自然生物界———一个我们人类目前还不甚了解并掌握的微观世界。1918年至1919年,全世界有2亿人感染了流感,因有大…  相似文献   

5.
何为禽流感     
《内蒙古林业》2004,(4):47-47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湖南省雁鸭类禽流感流行病发生情况,为我省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我们采集洞庭湖区迁徙的雁鸭类候鸟的粪便拭子300份,以及人工养殖雁鸭类鸿雁和绿头鸭咽、肛拭子各50份,共200份,合计500份,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发现:在岳阳市东洞庭保护区春风湖保护站豆雁粪便拭子样品中检测出3株低致病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岳阳市华容县属山镇华兴村鸿雁和绿头鸭咽、肛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洞庭湖区雁鸭类候鸟没有发生和感染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也未出现人工养殖的雁鸭类感染禽流感的情况,但存在雁鸭类候鸟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新文 《河南林业》2000,(1):33-33
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在北极冰层下发现了一种古老植物病毒。科学家说,新发现提醒人们应关注极地是否还保存其它致命病毒,以及由此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宋志勇 《云南林业》2006,27(3):20-20
禽流感就是原发于禽类的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按病毒的类型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因为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病毒是不断变异的,其寄生的动物(又称宿主)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还在猪体内也常被检出。人类禽流感就是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  相似文献   

9.
对于近来在亚洲一些地区爆发的禽流感事件,日本《朝日新闻》引述厚生省资料指出,如果现有的禽流感病毒突变出新型病毒且蔓延,可能会有30亿人受感染,6000万人死亡,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有5亿人丧命。日本专家忧心,大灾难正在逼近。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几乎同一时间在多处地区爆发疫情的情况前所未有。由于人体对禽流感没有免疫力,感染毒性较高的禽流感病毒,便会产生发烧、肌肉痛、发冷等症状,比流行性感冒要严重,也可能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以来,我国多地连续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确诊病例。4月12日,北京市发现1例疑似感染病例,次日凌晨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现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在确认发现疑似病例当晚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实施十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病毒的毒性是由其对宿主细胞、宿主动物或对种群产生不利影响的能力决定的。人类21世纪四次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而禽类作为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主要病毒携带者,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毒株储存库,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或潜在的流行毒株。血凝素介导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及膜融合,在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血凝素与唾液酸受体结合成为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和跨物种传播的首要条件。神经氨酸酶也存在于病毒的囊膜表面,具有水解唾液酸受体、释放病毒感染其他宿主细胞的作用。了解禽流感入侵及其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传播机制,有利于早期识别,为提供防控新手段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久前宣布,捕杀野鸟不是控制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合适做法。大量捕杀野鸟无助于防止禽流感的爆发,而应建立防治禽流感的控制和检测体系,避免野鸟和家禽之间互相接触。例如,家禽饲养业主要做到家禽棚舍和家禽饮用水不被迁徙的鸟类污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要做到对家禽饮用水的卫生处理,保证水质安全清洁。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言人说,这种办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鸟类和家禽饲养者各自都要小心行事。要给家禽搭建棚舍,避免与野鸟直接接触;将饲养的水禽与其他家禽分开管理,因为家养水禽有可能和野生水禽共用水源;对鸟类流感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防疫部门。粮农组织对商业化家禽业主建议: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家禽农场,要用高卫生标准来控制疾病爆发;建立棚舍,防止野鸟和家禽特别是野生水禽和家禽之间的接触;保证所有染病的鸟和死亡的鸟由兽医统一检查,标本要送交实验室进一步化验。粮农组织提醒:必须高度注意与湿地相邻处以及与水禽集中饲养处相邻的家禽,加强检测。不要为了控制禽流感大量捕杀野鸟@孟永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禽流感概念、类型、病毒抵抗力及实验室诊断基本情况。向海保护区通过成立防控组织机构、加强野外巡护监测,同时加强防疫与改进饲养方法,做好消毒及饮水、食物来源、迁徙水禽监测工作,达到良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自4月3日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确认病例,省政府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Ⅳ级应急响应,于5月16日应急响应终止,共确诊4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例患者经医治无效死亡,34例已治愈出院,是全国发病人数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15.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将烟草种植在密封环境中进行了实验,当使部分烟草染上一种烟草病毒后,他们发现其它健康的烟草也产生了如同被病毒袭击的反应。科学家们发现,这其中一种称为冬青油的气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烟草在受到病毒危害时会释放出冬青油,当邻近健康的烟草“闻”到这一气味时便会产生“免疫反应”,以抵抗可能到来的病  相似文献   

16.
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CPGV的病毒对苹果蠹蛾有特效,而对捕食性昆虫和螨类无害 CPGV如同其它几种摄食性病毒粒子那样,能引起幼虫迅速感染并死亡,但允许第  相似文献   

17.
一些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学家日前指出,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人类规避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或禽流感的侵袭,从而节省大量医疗费用。研究人员说,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包括从穿越亚马逊丛林的公路到非洲偏远地区的森林砍伐,都使人类更容易接触到出现于野生动物身上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对苏云金杆菌和苏云金杆菌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苏云金杆菌,叶片的保存率达到60%,未发现死虫;HcNPV和BT复配,第7天发现少量死虫,第13天出现死亡高峰,为倒挂型典型病毒死亡症状和综合感染症状;第20天虫龄已达5~6龄,发现少量活虫,白蜡叶片保存率为85%。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具有良好防效及持续的控制作用,有效降低第3代幼虫对白蜡木的危害,达到生物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19.
要闻     
专家:浙江杭州H7N9病例呈散发状 未来发病率将增加 自1月5日浙江今年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累计16日已有12例。杭州市卫生局曾组织相关专家对疫情进行研判,专家认为当前处于禽流感高发季节,浙江省内不少农贸市场禽类已受到病毒污染,  相似文献   

20.
何宏轩 《中国林业》2013,(19):22-25
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主要由4个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重配而成。嗽因很可能源于我国长江三角地区鸭群中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而这种病毒很可能是由在东亚近徙线路上的候鸟传入长三角鸭群中;NA基因最可能来源是经过我国的迁徙候鸟,而鸭群很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宿主将野鸟的病毒传入家禽。随着秋冬季候鸟迁徙时节(10月至次年3月)来临,野鸟携带并传播禽流感疫情在局部地区发生的风险增高,疫情在野鸟与家禽间互相传播的可能性加大,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