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两个早熟苹果品种不同成熟阶段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苹果早熟品种‘泰山早霞’和‘辽伏’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和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辽伏’为丁酸酯;两品种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d即显著高于同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合成启动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d与花后60~75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合成早于‘泰山早霞’。  相似文献   

3.
两个苹果早熟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苹果早熟品种‘泰山早霞’和‘辽伏’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与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而‘辽伏’为丁酸酯;两品种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 d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合成启动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 d与花后60~75 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合成早于‘泰山早霞’。  相似文献   

4.
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早、中、晚熟高丛越橘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高丛越橘挥发性物质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67种挥发性成分,品种间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都克检测出16种,蓝乐17种,蓝丰27种,泽西13种,埃利奥特26种,达柔25种。都克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D-柠檬烯和2-丁酮。蓝乐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和乙酸丁酯。蓝丰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和(Z)-3-己烯-1-醇。泽西特征香气成分为紫罗兰酮、2-甲基丁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埃利奥特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己醛。达柔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乙酸己酯、D-柠檬烯和β-芳樟醇。这些特征香气物质相互作用构成了高丛越橘品种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苹果新品种‘瑞雪’及其亲本‘粉红女士’和‘富士’以及代表性栽培品种‘嘎拉’‘乔纳金’‘金冠’‘王林’等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成熟期香气物质成分的差异,探索苹果新品种‘瑞雪’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参试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7个品种共检测出香气物质成分92种,其中:酯类53种、醛类12种、醇类6种、酮类4种、烯烃类9种以及其他类8种;参试品种共有的香气物质成分有:乙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酸己酯、己醛、2-己烯醛、1,3-2甲基苯、ɑ-法尼烯等共10种;不同品种特征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瑞雪’(10种)、‘金冠’(10种)、‘粉红女士’(9种)、‘嘎拉’(9种)、‘王林’(8种)、‘乔纳金’(7种)、‘富士’(6种);根据7个苹果品种中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为数据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嘎拉’和‘粉红女士’,第二类为‘富士’、‘王林’和‘金冠’,第三类为‘瑞雪’和‘乔纳金’;不同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可以作为苹果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之一。【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瑞雪’苹果中特征香气成分种类较多,香气物质成分中的2-甲基-丁酸己酯(15.24%)、2-己烯醛(17.65%)和ɑ-法尼烯(27.88%)相对含量较高,而2-甲基-1-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相对含量较低,这些香气物质成分可能是形成‘瑞雪’苹果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项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2个甜樱桃品种‘Kordia’和‘Vanda’在不同气调贮藏条件下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醇类、酯类、萜类和醛类是Kordia和Vanda的主要香气组分,其中15种醇类(主要成分有乙醇、2E-己烯醇和戊醇)占芳香物质总量的39%,8种酯类(主要成分有2E-己烯醇乙酸酯和戊酸丁酯)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39%,4种萜类(主要成分有柠檬烯和α--芳樟醇)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15%,10种醛类(主要成分有2E-己烯醛和2E-辛烯醛α--芳樟醇)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7%.其中戊醇、2E-己烯醛、2E-辛烯醛、戊酸丁酯、2E-己烯乙酸酯和柠檬烯等6种成分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80%以上,3种气调贮藏条件下54 d后,樱桃果梗仍然为绿色,有10%的樱桃果梗逐渐变干,常规气调贮藏条件下樱桃果梗变为褐色.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香气是评判石榴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不仅能客观地反映石榴的成熟度和风味特点,还能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榴,对于石榴种质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四种石榴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32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烯类、酯类,其中醇类和醛类是石榴主要的香气物质。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对香气影响较大的成分为己醛、3-己烯-1-醇、庚醛、3-甲基-2-戊烯、(E)-2-庚烯醛、β-蒎烯、2-戊基呋喃、(Z)-2-壬烯醛、壬醛、癸醛、2,4-癸二烯醛、反式-2-癸烯醛、反式-β-金合欢烯、正己醇。利用香气值法计算石榴中每种香气成分对石榴风味的贡献,发现己醛对风味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有机栽培红富士苹果芳香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孝娣  史大川  宋烨  翟衡 《园艺学报》2005,32(6):998-100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秋施有机肥后, 花前和套袋前分别均施有机肥栽培或均施复合肥栽培(对照) 的‘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Fuji’) 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 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从有机肥栽培红富士苹果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出64种成分, 而对照中只有51种成分; 同时, 有机肥栽培红富士苹果主要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也比对照高。红富士苹果香气类型以酯类为主, 其中主要酯类为乙酸丁酯、2 - 甲基- 1 - 乙酸丁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己酯、丁酸- 2 - 甲基己酯, 后3种酯的相对含量有机肥栽培明显高于对照, 分别比对照高出62.51%、75.1%和40.57%; 检测到的醇类物质主要有1 - 丁醇、( S ) - 2 - 甲基- 1 - 丁醇、1 - 己醇, 而对苹果风味有贡献的( S ) - 2 - 甲基- 1 - 丁醇为对照所没有; 醛类化合物两种栽培方式相对含量差别较大, 有机肥栽培的相对含量是对照的2.5倍, 且多检测出一种成分( E ) - 2 - 己烯醛。  相似文献   

9.
“武当1号”猕猴桃芳香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猕猴桃"武当1号"和"红阳"为试材,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武当1号"和"红阳"的香气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早熟中华猕猴桃"武当1号"的香气组成,旨在为早熟中华猕猴桃香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武当1号"和"红阳"在3个冷藏时期共检测到119种香气成分,其中"武当1号"特异的有38种。"武当1号"的香气种类酯类含量变化不大,醛类含量升高,酮类和醇类含量降低。对"武当1号"影响最大的前4种芳香物质是(E)-2-己烯醛、己醛、(E)-2-己烯醇、壬醛,该试验可以为早熟中华猕猴桃香气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10月、11月、12月、翌年1月的锦橙鲜果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到47,50,57,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以及烃类、酯类在12月的果实中达到最大,反式-2-己烯醛、反式-2-己烯-1-醇、顺式-3-...  相似文献   

11.
沂州木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沂州木瓜罗扶、红霞、长俊和一品香4个品种类型的香气组分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沂州木瓜中共测出了121种挥发性成分,罗扶、红霞、长俊和一品香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57、55、43、50种。罗扶和长俊2个品种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含量分别占峰面积的40.63%、44.54%和36.76%、43.03%,主要为E-2-己烯醛、反式-2,4-己二烯醛、2,4-己二烯-1-醇、Z-3-己烯-1-醇等。红霞与一品香2个品种以酯类和醛类为主,其含量分别占峰面积的69.98%、52.62%和14.23%、21.97%,主要为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E-2-己烯醛等。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施肥处理对红富士苹果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不同施肥处理的洛川红富士苹果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了35种化学成分,其中酯类20种,主要有乙酸2-甲基丁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醇、乙酸己酯等;醇类6种,主要有1-丁醇和1-已醇等;醛类4种,主要包括正己醛和2-已烯醛。结果表明:分期施肥处理的苹果香气成分的含量和丰富度明显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的苹果。  相似文献   

13.
两个杏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对两个杏品种‘新世纪’、‘红丰’成熟期果实采用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 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新世纪检测出74 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73.604 %; 红丰检测出72 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44.677 %。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内酯类、酮类化合物。相同成分有紫罗酮、己醛、己醇、己烯醛、己烯醇、内酯类、萜烯醇类等,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杏果实的香味, 但其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早丰甜及贝拉、辽伏等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3种早熟苹果含醇类等12类136种香气成分,其中1-己醇、(E)-2-己烯醛、乙酸丁酯、乙酸己酯等成分均在1%以上,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93.81%,为参试苹果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2)β-大马酮及草蒿脑可能是早丰甜特有香气物质;(3)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早丰甜与贝拉分别划为“酯香型”与“醇香型”苹果;(4)3个早熟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是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YG中间砧对富士苹果芳香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抗病砧木YG作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红富士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富士/八棱海棠和富士/YG/八棱海棠两种处理,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是酯类和醇类,酯类含量又显著高于醇类含量;富士/YG/八棱海棠比富士/八棱海棠果实中酯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多.其中丁酸乙酯、2 -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是两种果实中酯类相对含量较多的化合物.抗病中间砧能够提高果实中酯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果实中醇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达赛莱克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香气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水培‘达赛莱克特’草莓绿果期、白果期、转色期、粉果期、全红期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EM)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各样品中香气组分。【结果】从‘达赛莱克特’草莓中共检测出70种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酮类、酯类和萜烯类。其中绿果期和白果期以醛类为主,转色期出现少量的酯类,粉果期以酯类和醇类为主,全红期酯类和醇类较粉果期多。【结论】基于香气阈值,共鉴别出‘达赛莱克特’草莓特征香气17种,其中己酸乙酯、(E)-2-己烯醛、丁酸乙酯、γ-癸内酯、DMMF、D-柠檬烯、β-金合欢烯等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嘎拉/M26/平邑甜茶为试材,探讨有机物料发酵物对连作苹果园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发酵物处理后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57.8%、386.5%;果皮中花青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386.3%、91.7%,叶绿素含量减少58.6%;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增加48.1%、193.1%,苹果酸含量、果实硬度分别降低49.3%、20.3%,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重茬果实中含有7种特征香气,分别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乙酸戊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醛和(E)-2-己烯醛,有机物料发酵产物使连作园果实增加了2-甲基丁酸丁酯、丙酸己酯、丁酸丁酯和丙酸丁酯4种酯类特征香气,减少了(E)-2-己烯醛1种醛类特征香气,处理后果实含有10种特征香气,且酯类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重茬果实。处理后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果实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1与黑6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果实香气、糖、酸成分。结果表明,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含11类9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5类共22种,其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2–戊酮、甲基壬基甲酮、乙醇、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己醛、(E)–2–己烯醛、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是主要的香气物质,与东方草莓黑10(4x)、东北草莓吉12(2x)相比,3–甲基丁酸乙酯为自然五倍体试材所特有,而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2–戊酮、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糖成分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最少,山梨醇在两份野生资源中差异较大;苹果酸为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酸成分,其含量占总酸含量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