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比较广西宾阳县、宁明县、陆川县、临桂县、全州县马尾松毛虫安全区春季与夏季松林群落中的害虫种数、天敌种数、中性动物种数和益害比、动物多样性指数,认为划分马尾松毛虫安全区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具体数值为≥2.300,据此进一步将安全区划分为基本稳定区、中等稳定区和高度稳定区.  相似文献   

2.
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室内、外饲养马尾松毛虫、松树针叶蓄积量调查以及人工模拟危害和自然状况下马尾松毛虫危害等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微机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损失达50%时,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影响显著。由此,求算出丘陵区马尾松毛虫对5、10、15、20年生马尾松危害的防治指标是,越冬代分别为7、15、32、52(条/株),第一代分别为7、16、34、56(条/林),第二代分别为9、17、40、61(条/株)。  相似文献   

3.
2—3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与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有关的因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卵块密度作为警戒指标、幼虫密度作为防治指标的新概念,建立了防治指标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按照卵块密度作为危害警戒指标,既可避免盲目的防治、节省经费开支,又能有效地控制虫灾、收到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危害湿地松的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测定马尾松毛虫取食湿地松针叶量、湿地松针叶蓄积量、人工模拟失叶对湿地松树高生长的影响以及林间调查松毛虫危害对树高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毛虫危害湿地松的防治指标,2年生松树失叶20%、4~6年生松树失叶30%、8~10年生松树失叶50%时严重影响当年秋梢高生长,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5.
1984~1991年在浙江省瑞安市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各世代幼虫发育指数进行野外调整记载和统计,并与≥10℃活动积温进行回归分析,预测该虫种群动态的发生期,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4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及为害针叶量、松树针叶蓄积量和人工模拟虫害对松树材积生长影响进行测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地区马尾松用材林松毛虫防治指标。试验表明,因虫灾引起松林失叶25%时,一般情况下不必防治;失叶50%以上时,要根据害虫数量、林分状况及天敌对害虫控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断。防治指标与松树年龄的幂回归关系为 y=1.4903·x~(1.1688)。  相似文献   

7.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松毛虫发生相关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调查马尾松林分中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分析物种多样性与马尾松毛虫关系发生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模型为y=4.824-1.808x。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松毛虫是苍梧县最主要的森林害虫。“八五”期间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主的营林措施;划分害虫发生类型区分类施策;做好害虫和天敌的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其种群动态;越冬前施放白僵菌;科学使用农药控制虫源地,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灾害,严重危害率由1.54%下降到0.16%。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树种,不同混交比及不同覆盖率的松林内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抑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松林经营最佳指数为0.2-0.4。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群落学角度出发,应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线性回归等指标和方法,对马尾松林中昆虫群落与松毛虫自僵病流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昆虫群落愈丰富,分布愈均匀,松毛虫白僵病就愈难于流行;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是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较低时虫口的主要控制因子;松毛虫白僵病主要在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大的情况下流行,并控制其种群密度的继续扩大。开展封山育林,可保持林间昆虫的多样性,从而可减少松毛虫大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所述实验的实例为:为明了对安徽江淮林区的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施行白僵菌生物防治的效果,在宣州、凤阳不同的马尾松林地进行了该虫越冬前期(11~12月)和越冬后期(3~4月)施用白僵菌剂的防治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及其与之相关的因素分析,表明在安徽林区因受所处地带性气候的影响,不论在冬季或春季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效果均不理想。据此,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力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毒力效价为32000DPIU/mg含菌数为2000-3000亿/g的苏力精原粉、微胶囊的粉,以1:40-80(轻质碳酸钙):0.16-0.32(苯甲酸钠)的配方防治马尾松毛虫,每公顷施药量为2.25kg防治后第10天虫口 率为70.9-91.1%,防治后第25天虫口减退率为83.6-98.3%;平均达94.0%,校正防治效果为68.9-96.8%,平均达88.6%。苏力精防治以毛虫个有用量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应用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进行了林间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撒300 g.hm-2、450 g.hm-22种剂量森得保粉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飞机喷施1.5 g.hm-2森得保飞防专用药7d后,防治效果可达91%以上。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持续控灾作用明显,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4.
灯光诱杀松毛虫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8月、1995年8月,分别在柏岩乡、棠溪乡、古丽镇、方岩镇、芝英镇等地实施灯光诱杀松毛虫蛾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灯光诱杀松毛虫蛾,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不伤害天敌,点1盏次诱蛾灯相当于防治1.32hm2松毛虫,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90~1993年,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试验,结果如下:①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100%,防治≥4龄幼虫的,其杀虫率为89.1%~95.8%;防治第2代≤3龄幼虫,72h后,其死亡率为71.9%~90.7%.②采用500~2000倍液防治鞭角形扁叶蜂幼虫,并与同倍数的40%水胺硫磷、50%甲胺磷进行对比,使用三唑磷的,72h后,其死亡率力40.3%~99.2%,96h后残毒药效为14.2%~100%,优于甲胺磷,次于水胺硫磷.在本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它们的杀虫效果(包括残毒药效)都是随浓度加大而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建德县长期遭受松毛虫危害,1978~1984年,平均年发生松毛虫危害1.09万hm2,最高年达2.02万hm2,1984年后,虫情开始稳定下降,1984~1993年,年均发生0.19万hm21,近5a。年均在0.13万hm2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掌握了发生发展规律后,制订正确有效的防治策略,建立了测报网络,推行了承包治虫和联防联治以及封山和造林相结合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松林的自控能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临海市历年松毛虫发生量及有关气象资料,分别将越冬后恢复取食期(即越冬代)和第1代松毛虫幼虫的发生量作为预报量,根据“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预报因子后,采用“多因子简化综合相关法”和“模糊列联表法”进行预报。经回归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汪永俊  张培 《江苏林业科技》1997,24(3):44-47,61
用胃毒法测定丙硫磷对松墨天牛成虫的LC50为118.0*10^-6,丙硫磷在松枝上的渗透性较强,且耐雨水冲刷,在野外用2000*10^-6内硫磷喷洒松树,11d后接添牛成虫,死亡率普88.9%。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冬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树取食期(4月),喷施含孢量110亿/克,活孢率82.9%,施菌量为37.5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每平方米11.3头,蛹期死亡率42.0%,第二年蛹期死亡率26.1%。在马尾松毛虫下树越冬期(11月),喷施含孢量48亿/克,活孢率76%,施菌量为30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越冬期间,马尾松毛虫死亡率32.2%;第二年白僵菌致死率63.3%;第三年白僵菌致死率1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