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中国农科院山东陵县玉米基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2种不同缓控释肥料品种及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的田间肥效,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和普通复合肥的处理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的处理能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与单纯施用普通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相比,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处理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李敏  叶舒娅  刘枫  袁嫚嫚  郑曙枫  王维  徐道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5-20056,20092
[目的]为油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可以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产量在0.01水平显著高于施用普通尿素;在等氮条件下,施用硫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产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施用普通尿素。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千粒重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与施用硫磺包膜控释尿素相比,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油菜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用量3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包膜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氮含量为42%的金正大控释肥料施用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肥力马肝泥田的杂交中稻将控释肥一次性作基肥使用,水稻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提高,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大田种植小麦追施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尿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追施普通尿素和大颗粒尿素有利于作物吸收,叶绿素含量高;硫包衣尿素速效性差,但是缓释作用明显,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增加群体叶面积系数,提高收获穗数和千粒重,生产中可考虑做基肥施用;同时不同种类尿素也可搭配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济麦22为供试品种,设置6个氮肥梯度处理,即施氮量(N)分别为0(T1)、72(T2)、126(T3)、180(T4)、234(T8)、250(T9) kg/hm~2,其中优化施氮(T4)和传统施氮(T8和T9)为对照,并设置等量优化施氮量的一次性基施硫加树脂尿素(T5)、树脂包膜尿素(T6)和热固树脂尿素(T7)3个缓控释氮肥处理,研究缓控释氮肥减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T8的产量最高,缓控释肥处理T6增产效果最好,与T8无显著差异,较T1和T4分别增产137.1%和9.2%。与T4相比,T6处理降低春季无效分蘖数,获得较高的公顷穗数或穗粒数;与T8相比,T6处理提高小麦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运转的效率,公顷穗数虽略有降低,但可通过增加千粒重来保证冬小麦获得较高产量。T6较T8处理显著降低0~40 cm土体土壤硝态氮含量49.5%,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30.5%、30.6%和59.4%。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纯氮量180 kg/hm~2的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可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达到高产、高效、节肥的目的,适合在该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在冬小麦生产上的高效施肥模式,选用缓释期60 d(S1)、90 d(S2)2种树脂包膜尿素为材料,设置“一基两追+替代20%追肥”(T1)、“一基一追+替代60%追肥”(T2)和“一次性基施+替代100%追肥”(T3)3种模式,以常规尿素施肥模式(全部为尿素,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50%、10%、20%、20%)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基施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模式中,以T2模式的增产效果最显著,T2S1、T2S2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5.08%、10.0%,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总粒数(即穗数×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T2S1、T2S2处理生育前期茎蘖数无明显差异,但提高了高峰苗茎蘖数和最终成穗数,其在小麦开花期后的干物质积累也显著高于对照,尤其在籽粒灌浆期,能提高乳熟期旗叶SPAD值,有效延缓旗叶的衰老及乳熟期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促进籽粒灌浆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另外,二者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也高于对照。3种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模式均能降低成本投入,但以T2模式产值增加最多,T2S2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产中肥料撒施或埋深过浅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探索水浇地麦田底肥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冬小麦高产和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于2016—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在水浇地大田条件下,设置5 种肥料施用方式:全生育期不施肥(T1);底肥单层条施于地表下8、16 和24 cm土层深处 (T2、T3 和 T4);底肥按1﹕2﹕3 分为3份,分别条施于地表下8、16 和24 cm 土层深处(T5)。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底肥条施深度的增加,冬小麦花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提高,气孔导度(G s)增大,净光合速率(P n)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底肥分层条施处理(T5)与底肥24 cm单层条施处理(T4)相比,开花后旗叶衰老、荧光和光合特性差异不明显,但籽粒产量和肥料农学效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5.4%—6.5%和26.8%—72.9%,这与其在较高成穗数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关。【结论】 水浇地麦田,底肥按1﹕2﹕3的比例分层条施可以在获得较高成穗数的基础上,延缓冬小麦旗叶衰老、改善旗叶光合能力,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促进肥料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缓控释肥可以降低氮肥过量使用、节约人工,提高肥料利用率、稻米品质、产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氮肥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本试验选用了3种缓控释肥硫包膜缓控释肥、树脂包膜缓控释肥和缓控释掺混肥在减氮施肥(只施用常规施肥的70%)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南粳9108水稻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相比常规施肥可以保障水稻生育期氮素积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终通过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硫包衣型缓释肥施用方式对不同红皮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为缓释肥在小麦生产中的科学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红皮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2、扬富麦101、苏麦11和农麦88)为试验材料,在等量施氮(纯氮225 kg/ha)条件下,设100%硫包衣缓释肥(Q)、60%硫包衣缓释肥与+40%尿素配施(H)2种肥料配比方式,3个基追比水平(10∶0、7∶3和5∶5),以常规尿素分施(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处理为对照(CK),比较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基追比处理间小麦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差异。【结果】相较于CK,硫包衣缓释肥单施对4种红皮强筋小麦增产效果较好,以Q3处理(肥料配比为Q,基追比为5∶5)增产效果较佳,平均达7.93%。对4个品种的产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千粒重,其次是每穗粒数(扬富麦101、农麦88)或穗数(镇麦12、苏麦11);Q3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最高,H3处理(肥料配比为H,基追比为5∶5)的氮肥表观利用率相对较高。品种、肥料配比、基追比对小麦相关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其中小麦出粉率以CK和H1处理(肥料配比为H,基追比为10∶0)较高,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以CK和H3处理较高,面团稳定时间以CK和Q3处理较好,综合品质多以H3处理最佳。【结论】100%硫包衣缓释肥采用基肥∶返青肥为5∶5的施肥方式,小麦高产、省工;60%硫包衣缓释肥+40%尿素配施采用基肥∶返青肥为5∶5的施肥方式,小麦增产、提质,且可实现优质与氮高效的协同发展,这2种方式可作为稻茬小麦推荐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朝晖  罗征  宁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77-17278
[目的]研究稀土多元水稻分蘖肥在水稻促返青、促分蘖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水稻返青期,按不同比例追施稀土多元水稻分蘖肥,收获后对产量、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追施尿素相比,追施稀土多元水稻分蘖肥180 kg/hm2、追施复合肥分别增产12.5%、3.1%。[结论]与追施尿素和复合肥相比,追施稀土多元水稻分蘖肥可不同程度提高水稻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3.
研制缓释氮肥是解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试验研究选取具有一定水溶性庸殖酸含量的活化褐煤作为包裹材料包裹尿素,制作出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包裹尿素,通过小麦盆栽试验验证其作物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包裹尿素的小麦在N累积和产量上均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小麦,其中每穗粒数提高8.2%,单株产量提高13.3%,成熟期N累积量提高了15.8%.因此,活化褐煤包裹尿素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氮肥肥效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几种不同类型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问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镀氮磷钾养分情况下,比较4种不同类型肥料(普通肥料、有机菌肥、硫包衣尿素、有机无机配方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4种肥料的施用均显著增加了辣椒产量,增产幅度为41.5%~65.1%,其中硫包衣尿素处理的辣椒增产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肥料处理(P<0.05),另外,硫包衣尿素处理的肥料的农学效率,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肥料处理(P<0.05);同时有机菌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2种处理的辣椒V_C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肥料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硫包衣尿素辣椒V_C含量和其他肥料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4种肥料处理间的辣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和品质,硫包衣尿索和磷钾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辣椒产量,且不降低辣椒品质,同时减少施肥次数,降低综合成本,是值得推荐施用的一种肥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包膜尿素减量施用对南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及减施潜力,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湖南省洞庭湖典型双季稻种植区开展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U)、聚氨酯包膜尿素(PuCU)和聚氨酯包膜尿素氮量减20%(0.8PuCU)共4个处理,研究聚氨酯包膜尿素减施对双季早稻生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肥料不同用量处理对双季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与CU处理相比,PuCU处理的双季早稻两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平均提高11.99%和12.99%,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平均提高5.73%、11.67%和16.22%;0.8PuCU处理的双季早稻两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平均提高2.68%和4.96%,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平均降低0.13%、1.97%和0.32%。可见,4个处理中以PuCU处理效果较好;而0.8 PuCU处理虽减少了肥料施用量,仍具有增产增效潜力,且产投比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施入聚氨酯包膜尿素可有效改善洞庭湖区域双季早稻产量构成,进一步减施20%能在稳产的同时减少氮素奢侈吸收,收益率更高,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施肥方法。然而不同包膜肥的控释效果及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存在差异,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作物品种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品种、W45为材料研究了不周施氮时期和不同施氮比例条件下水稻单株产量、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食味值与蛋自质含量、粉状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粉状粒百分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1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N1处理的稻米食味值最高。即种植W45水稻品种,在总施肥量P2O510.8kg/(667m^2),K2O10kg/(667m^2),N18.4kg/(667m^2)的条件下,如果只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7:3:0的施氮比例;如果只要求高产或既要求高产又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0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3:4:3的旅氮比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有机氮肥替代部分无机氮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探索该区水稻生产的氮肥减量技术。试验共设不施肥(CK)、无机氮肥(100%N)、沼渣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RO)、微生物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OF)、秸秆替代20%无机氮(80%N+SW)5个处理。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结果表明,80%N+BOF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CK和100%N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7.21%和2.72%;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先降低再升高,放线菌先升高再降低;80%N+BRO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量,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B/F值、降低真菌数量,并减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产量构成要素、水稻籽粒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为适宜于汉中盆地稻田化学氮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云麦53为材料,运用田间肥料裂区试验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施氮肥能在0.01水平显著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并且效果优于施磷、钾肥及不施肥处理。[结论]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优施肥方式是把16%过磷酸钙525 kg/hm2和50%硫酸钾225 kg/hm2全部作种肥一次性施入,46%尿素600 kg/hm2分不同时期施用,其中150 kg/hm2作种肥、225 kg/hm2作分蘖肥、225 kg/hm2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减氮增效技术、实现夏玉米科学施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7.53%~16.28%,氮素积累量增加15.66%~29.16%,氮肥利用率为19.66%~42.28%;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一次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获得较高产量,且包膜尿素比例越大,氮肥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越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45.6 kg/hm2 (75%包膜尿素+25%普通尿素)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施肥,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盛湘1号"为供试材料,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早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分蘖肥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分蘖数增多来提高早稻产量,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则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籽粒数来保证水稻的高产;提高分蘖肥比例和穗肥比例以及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均可以提高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但对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与氮肥表观利用率呈现出负相关;氮肥不同基追分施比例处理间各时期植株体内氮素积累量差异显著,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吸收氮素养分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