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奥克榄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煮、高温汽蒸、水煮+微波联合三种方法对其进行软化处理,系统研究了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木材顺纹压缩屈服强度、压缩量和压缩回弹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软化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奥克榄的软化和弯曲成型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软化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奥克榄木材的屈服强度,改善其弯曲性能,其中水煮+微波联合处理软化效果优于水煮和高温汽蒸处理;影响水煮,饱和蒸汽汽蒸处理和水煮+微波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处理时间,汽蒸温度,微波功率;同种软化处理条件下,奥克榄的顺纹压缩回弹率与含水率成正相关。在生产中建议采用水煮2 h,微波功率800 W,时间18 s为优化条件的水煮+微波联合方法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木材热压干燥及表面强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压干燥技术在木材加工利用上的重要意义以及木材热压干燥、表面强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与常规干燥方法相比,热压干燥技术不仅能快速干燥木材,还能显著提高和改善干燥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还对汽蒸、热压干燥与表面强化联合处理以及汽蒸与否对木材表面强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马尾松速生材汽蒸预处理后,热压干燥至一定的中间含水率,再用不同的树脂进行表面强化改性处理.考虑到汽蒸处理时间、热压温度、压力、涂胶前木材的含水率、胶的种类、涂胶量对木材的横纹抗压强度(全部)、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等质量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分别以它们为单一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各因素评选出了相应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基本容重γy(条件容积重),就是全干材重量和生材体积之比.它为一般材性的依据,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容积重是决定木材强度最主要的因子,苏联学者M.别列雷金的意见:不论什么树种,容积重都是判断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最可靠的特征。我国尹恩慈、谢福惠等先生也论述了容积重和木材力学性质的关系,在各树种及同一树种的不同植株之间,均有同一趋向,即容积重大,强度亦大,这种关系可以用曲线或直线方程来表示。现就用我们所测的25个树种木材的资料,试进行木材力学性质与基本容重关系的数学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5.
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吕建雄  鲍甫成 《林业科学》1994,30(4):352-357,T003
试样(2×2×5cm)在温度120℃和100℃两种饱和水蒸汽条件下分别汽蒸处理8小时,然后置于大气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进行渗透性测定。汽蒸试样的渗透性分别与其纵向相邻接的未汽蒸、含水率约10%的对照比较,并进行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木材性质不同,汽蒸作用引起木材解剖上、化学上的变化也不同,因而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各异。红松气干边材、心材经120℃和100℃汽蒸处理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提高约60、90%和40、130%;长白鱼鳞云杉生材边材经120℃汽蒸后和气干心材经100℃汽蒸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约提高326和80%;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汽蒸试样与未汽蒸试样渗透性之间差异可靠性为90-99.9%;汽蒸试样渗透性获得提高的原因均系汽蒸后纹孔膜和纹孔塞发生开裂的结果。但汽蒸长白鱼鳞云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及臭冷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的渗透性则未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6.
枫香木材性质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浙江各地不同树龄枫香木材,系统研究木材解剖性质,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刨切、旋切等加工利用适应性等,结果表明:树龄20~25年是枫香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一个转折点,其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强度指标居国产阔叶树材中等水平;旋切单板胶合强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工艺改进后枫香材完全适合生产胶合板;刨切贴面板的刨切效果和贴面后的性能都较好,综合指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基本不影响木材原有力学强度、材积等重要性能的基础上,汽蒸处理可明显降低干燥成本和木材改性成本,提高木材的观赏性和应用等级,是提高木材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汽蒸处理对木材经济价值的影响及影响依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人工林速生材表面强化工艺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尾松速生材进行汽蒸、热压和表面强化改性处理,建立最佳改性工艺,实现速生材的高效利用.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为:汽蒸处理2.5 h,热压温度140℃,压力0.4 MPa,涂胶前木材含水率17%,胶种为改性脲醛树脂(UF),涂胶量250 g·m-2.按此工艺,木材含水率由100%降至10%所需时间为43.4 min,体积收缩率0.472%,抗弯弹性模量13 828MPa,抗弯强度98.0MPa,横纹全部抗压强度5.4 MPa,表面硬度为2 966 N,磨耗量72 mg·(100r)-1.与马尾松素材相比,改性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横纹抗压强度(全部)和表面硬度均增大,同时体积收缩系数和磨耗量也增大.  相似文献   

9.
木质饰品采用何种装饰技法,与木质基材本身属性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同的装饰技法对木材属性的要求不同.通常圆雕技法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要求较高,常采用硬木材质;浅浮雕、线雕技法常用软木材质;烙画工艺对木质材料的材性、颜色、纹理有所要求,常采用材质较软的浅色、弱纹理木材;重彩工艺则常用浅色、色纯的木材;车木工艺常用纹理通直的木材.  相似文献   

10.
桉树木材的浸渍增强热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材热处理是当前木材改性的发展方向.木材经热处理后,其平衡含水率下降,耐久性及尺寸稳定性增加,但力学强度有所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热处理木材的应用范围.采用先经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浸溃,再进行热处理的工艺,不但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改善,而且其力学强度与素材相比无降低,甚至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基准的概念和分类按照时间或木材状态调节干燥介质参数的表叫作干燥基准.标准的基准是根据木材含水率来调整的.木材干燥时被采用的基准是依过程的进展来提高硬度的.开始阶段,在确定的已知温度下,保持着高的饱和度,后来在木材含水率减少时,温度提高,饱和度降低.干燥时,干燥介质参数变化的这个特征,是以木材中内应力的发展特点和保持被干板材、毛料的完整性要求为前提的. 温度t,饱和度??,湿度计差△t=t-t_M,式中t_M-湿球温度计温度,作为干燥介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木材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人工林在缓解国内木材市场供需矛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木材性质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培育性质优良的人工林木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从源头有效提高人工林木材的性质,进而提高木材质量,在有限林地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综述基因工程技术对人工林木材化学、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林木材性质基因工程改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基因工程改良对木材化学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及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上,选择不同的目的基因将对木材化学组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利用基因工程降低木材木质素含量的研究最为活跃。基因工程改良对木材构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细胞形态和微纤丝取向的变化上,现有研究表明通过基因工程改良能有效提高人工林木材纤维质量,进而提高纸浆质量,而且基因工程改良还会对木材微纤丝角产生影响;木材细胞形态和微纤丝角的改变会引起材性的变化,为通过基因定向改变木材细胞形态或微纤丝角,进而达到人工林木材材性改良的目的提供了思路。基因工程改良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具有显著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多种目的基因可对木材密度、干缩湿胀率和木材强度等产生影响。目前,有关人工林木材性质基因工程改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建议今后的研究重点可从以下3方面展开:1)转基因植株细胞壁的物质形成受到精细的时空调节,因此应考虑时间和环境因素对基因工程改良木材所造成的影响,深入研究基因工程改良木材优良性质的稳定性,探索有利于基因稳定表达的培育环境和措施;2)虽然基因工程改良会对木材化学、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造成影响,但是木材性质经同一种基因改良后变化程度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寻找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并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3)基因工程改良木材基础性质的研究还远远不足,需要重点研究基因工程改良人工林木材化学组成、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寻找能稳定改善木材性质的基因,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文县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文县杨木材的9种常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其材性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文县杨木材生长速度快,密度很小,顺纹抗压,抗弯及抗剪强度均低,抗弯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中等。对比分析可知其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杨属类其它种木材相近,并指出其木材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干燥处理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含水率依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温干燥、低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测定3种干燥处理材在不同含水率平衡态的动态黏弹性质.测定的温度范围为-120~40℃,频率范围为0.5~10 Hz.结果表明:1) 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的贮存模量E'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增大,其中高温干燥处理材的贮存模量降低程度最小;2) 在测定温度范围内观察到2个力学松弛过程,较高温度域的α力学松弛过程是由低分子质量的半纤维素发生玻璃化转变引起的,低温域的β力学松弛过程是基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型区中伯醇羟基的回转取向运动与吸着水分子的回转取向运动两者叠加而成的;3) 力学松弛过程的损耗峰温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向高温方向移动;4) 力学松弛过程的表观活化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α力学松弛过程,高温和低温干燥处理材的表观活化能低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材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伐取浙江临海无性系试验林 5年生 10个速生黑杨新无性系 30个样株 ,测定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其木材密度高于同地区速生杉木、柳杉 10年生木材的测定值 ,力学性质与之相近 ;木材物理性质在速生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 ,而力学性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木材密度与力学性质显著相关 ,而木材性质与胸径生长相独立 ;参试无性系中 36 7、36 6、370、1388、12 1等无性系最适于营建短伐期工业用材林。  相似文献   

16.
参照木材流体渗透特性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大型丛生竹种———龙竹竹材的纵向气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和含水率对竹材纵向渗透性有显著影响。预处理可提高竹材气体渗透性,水煮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优于汽蒸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随竹材试件含水率降低,竹材纵向气体渗透性增加。这些结论可为竹材防霉处理、染色处理、防火处理等改性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代取浙江临海无性系试验林5年生10个速生黑杨新无性系30个样株,测定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其木材密度高于同地区速生杉木、柳杉10年生木材的测定值,力学性质与之相近;木材物理性质在速生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而力学性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木材密度与力学性质显著相关,而木材性质与胸径生长相独立;参试无性系中367、366、370、1388、121等无性系最适于营建短伐期工业用材林。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利用废旧刨花板循环制造刨花板的技术.采用高压水煮、水煮、汽蒸和直接粉碎4种方法制备刨花,通过比较刨花的筛分值和压制刨花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得出最佳的处理方法为水煮.试验压制的一次循环水煮和二次循环水煮刨花板的性能,可分别达到GB/T 4897.5-2003和GB/T 4897.3-200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木材是一种有机复合材料,具有吸湿性质,其吸收或排除水分的能力决定于周围大气的温,湿度。木材长时间暴露在一定温度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其含水率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即蒸发水分和吸收水分的速度相等,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由于各地区的气候不同,因而各地区的木材平衡含水率亦有差异。木材由高湿度达到平衡,比由低湿度所达到的平衡,其含水率较高,此现象称为滞后现象。利用吸收滞后的现象将木材含水率干  相似文献   

20.
杉木动态黏弹行为的时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佳荔  吕建雄 《林业科学》2012,48(2):124-128
运用时温等效原理研究含水率为0.6%的木材试样的动态黏弹性质。在25~150℃温度范围内,通过频率扫描(0.1~20Hz)试验获得不同恒定温度水平下木材的贮存模量和损耗因子值。将其他温度下的黏弹性曲线通过水平移动因子平移并叠合连接至参考温度(本研究中为135℃)曲线,分别生成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贮存模量和损耗因子主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法,采用Arrhenius方程对水平移动因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贮存模量主曲线的水平移动因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在25~150℃内满足Arrhenius方程,因此利用时温等效原理描述木材的动态刚度性质是适用的;但时温等效原理无法预测木材的松弛转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