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中,江西省现代化村落建设也迎来了发展契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在村落建设中如何融入生态化建设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西现代化生态村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阐述了江西现代化生态村落的建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小王刘庄为试验点,进行了生态村落建设探索。将生态村落分为陆地和水域两个子系统,将生态村落水资源分为村落水源、村落水系、村落池塘湿地和水资源输出子系统,将村落有机废弃物与昆虫资源产业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农业系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工作80年代后期发展较快,但大多偏重于宏观层次和静态模型的研究。村落农业系统的科学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太谷县白城村为对象,对村落农业系统投入产出模型的设计,编建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对比分析为特点结合优化技术分析了村落农业系统内部的各种经济问题,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方向,对加强微观层次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步入新旧动能转换时代,传统村落旅游业进入新常态。本文以泰安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6个古村为例,探讨了传统村落目前存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众多问题,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过量、旅游形式单调、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宏观调控以及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从旅游+传统村落开发性保护、旅游+传统村落创新产业、旅游+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传统村落生态文明以及旅游+传统村落互联网五个方向出发,提出了维护传统村落原真性、规范化管理、传承历史文化,同时提高传统村落居民生活质量、政府进行有效规划以及平衡传统村落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人参与下,传统村落的生态振兴如何实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运用单一案例研究法分析云南大墨雨村新农人可持续社区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实现生态振兴需要建立"小而美"的闭合循环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的地方经济、创造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关系等4个方面;新农人建设可持续社区、实现生态振兴的局限性在于生态建设方式适用范围有限、新农人发展带动能力较弱和可持续社区建设目标的稳定性较差。最后,对传统村落生态振兴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对江苏海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计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江苏海涂开发利用的生态、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二部分针对长期海涂开发建立起来的生态经济系统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评价。第三部分在系统评价和市场分析(预测)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优化分析。最后对海涂开发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地生态的外部性、山地村落分散性与独特生态位的统一,使其成为生态服务功能区与生态经济开发潜力区。乡村振兴战略为山地村落崛起提供了美好愿景,文章据此指出了中国山地村落发展蓝图,并提出山地村落生态建设优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正军  刘昕  武超群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206-211,247
依据复合生态理论演进与传统村落振兴的要求,结合2010—2019年赫图阿拉满族传统村落的发展实践,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复合生态下传统村落振兴的耦合动力机制.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理论分析与推演、数据调查整理与分析,理清传统村落振兴的耦合动力来源、核心动力结构、核心动力在传统村落复合生态子系统间的耦合动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归纳东北传统村落振兴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探讨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建设。认为生态农业具有客观性和设计性,是一种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应依据生态农业的综合性、整体性特点。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现有区域生态农业体系基础上进行选优、模拟和优化。强调围绕农业中两个再生产过程的交结,加强农业生产综合体与农业生态经济整体系统的联系;加强定性与定量、定向与定位的综合分析研究,为生态农业的实践和指导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产品,如何在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下,把握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状况,助推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调查法,基于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生态产品类型,并构建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标体系,同时以湖南四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开展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生态产品分为私人生态产品、准公共生态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三类,包含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生态调节服务三要素;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测度差异度低,整体价值实现水平一般,得分在57.08~60.85之间,其中横岭村得分最高,芋头村得分最低。根据价值实现的测度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开发型与农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的优化路径,以此助推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村落撤并规划需要结合村落自身特点自下而上进行资源整合,没有具体的撤并模式,这也是导致村落撤并过程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不合逻辑的大拆大建势必会引起社会矛盾。以地处环都市区域的资源匮乏型村落长春市刘家炉屯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等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及重要生态廊道,构建刘家炉屯生态网络。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优化生态网络提出村落撤并的策略,旨在探索生态网络构建在乡村撤并中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旱作地区生态果园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结构理论为指导,阐明了生态果树业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我国不同果树生产系统中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的分析,提出了生态果树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依据生态果园条件下生物多样性、第一性生产物质平衡、环境要素经济利用等原则的要求,提出了我国目前条件下可借鉴的自然型生态果园和人工型生态果园技术模式,并对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1、畜牧业生态经济学的地位、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2、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动态;3、衡量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指标;4、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程序;5、对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等五个方面对畜牧业生态经济学作了一个简要而全面的阐述。以期有兴趣于此学者,对本学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使本文能成为初学者入门的向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了江苏省吴江县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指出影响吴江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其次,对几种主要类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结构评价与功能评价;第三,提出通过调整农村部门与区域产业结构来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吴江县今后农业应注重发展商品经济,并重点发展蚕桑业、水产(畜、禽)养殖业和饲料、食品工业。文中还对县级范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优化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村落景区实践,学习村落景区理论知识,并从村落、景区以及景区村庄的构成要素出发,初步梳理村落景区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如下:初步梳理村落景区构成要素,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分类,可分为基础、服务及村落特色3部分;尝试构建了一个“基础-服务-特色”层层分明,相互关联的村落景区系统,系统中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诸多关乎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的历史脉络进行考察,通过追溯湖区村落经济变迁史,梳理出洞庭湖区村落经济的发展轨迹,判断出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的未来走向。本文从洞庭湖村落经济转型的历史考察中探寻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的原点,从纵向的村落经济发展线索中分析影响因素在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问题,探索出当代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方向,进而提出加速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洋 《乡村科技》2023,(9):136-139
作为包含文化遗产、社会关系和物理环境等因素的文化生态实体,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实质上就是保护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生态体系。但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不断在整体性保护理念、方法和机制上进行创新。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并阐述当前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面临的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传承受阻、整体性保护机制欠缺等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特性。根据保康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分析提出了保康县生态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花茶联合深加工子模式,磷资源垂直加工子模式,旅游有机结合子模式。针对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分类分区挖掘旅游资源。将云南省传统村落归纳为特色产业型、景观特质型、历史文化型、民族文化型、边境民族地区型和中产人群休闲型6个主要类型与18个亚类;以及滇西北三江并流文化生态保护功能区、滇西纵向岭谷边境贸易功能区、滇西南澜沧江下游热区特色农业功能区、滇中城市群近郊城乡统筹功能区、滇东南岩溶山水生态维育功能区、滇东北红土高原生态维育功能区6个分区,并针对各区的资源禀赋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建议。以促进区域旅游设施、旅游市场的完善与共享,为今后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决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扶贫战略重要的实施方法,被许多地方政府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旅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存在许多问题,如同质化现象、危害乡村生态环境、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通过对化石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来探讨生态村落规划问题,乡村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树立生态理念的经营观、以及全域旅游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