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蚕桑生产条件的变化,家蚕品种的强健好养成为当前蚕桑生产形势下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家蚕品种选育方法和强健性家蚕品种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强健性家蚕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育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将有助于实现省力化、轻简化良繁和缫制高品位雄蚕丝。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和育成温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的特点,提出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思路,结合广西蚕种业生产模式和蚕业发展趋势,探讨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种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沈昌平 《广西蚕业》1997,34(1):49-50
广西蚕业指导所沈昌平所长以高级访问学身份于去年10份赴日本考察,今年3月底回国。我刊特约他撰稿,介绍日本近年来蚕业生产、科研的情况和家蚕品种选育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外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简况,概述了我国春用家蚕品种选育、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春秋兼用家蚕品种选育、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家蚕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陶鸣 《中国蚕业》2003,24(3):93-95
实用家蚕品种的选育推广为品种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可能,解放后我国基本形成了4代家蚕品种,如江苏等已于近期推出了第5代家蚕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蚕丝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水平及效益的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然而,蚕丝行业是一个由农、工、贸组成的产业链,各个链节均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有着各自的要求,如何兼收和平衡各方所提出的不同要求,这是业内人士应认真加以研讨和回答的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蚕种质资源是发展现代蚕业的基础。通过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挖掘,对其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建立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应用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根据生产的需要,建立基础家蚕品种和特殊性状家蚕品种的选育的基本策略,使家蚕种质资源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陕西家蚕品种资源概况,回顾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建所50多年来在家蚕品种保育、选育以及品种引入、引进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概述了陕蚕品种的经济性状和陕西家蚕品种资源的创新利用简况。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结合当前蚕茧生产水平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提出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现行品种的种性维持措施及家蚕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安徽省新蚕品种的推广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家蚕品种的引进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品种及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目的地引进适合当地饲养的成对品种及单一品种,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既可以取代现行品种直接用于生产,又可以作为育种的基础素材,育成适合当地使用的新品种;特殊性状基因材料的引进及利用可选育出特色品种,极大地丰富品种资源基因库,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家蚕品种.现将安徽省蚕桑研究所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大批品种资源,以及对这些品种资源开展研究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蚕学会于三月十八日到二十七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共收到一百三十七篇论文,其中有关桑树品种选育、栽培及病虫害方面的计三十六篇;家蚕饲育方法与机具研究方面的计十八篇;家蚕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方面的计三十二篇;家蚕病理生理及生化方面的计二十三篇;柞蚕品种选育及病虫害方面的十四篇;蓖麻蚕品种选育、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十四篇。论文报告中不少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如桑树品种选育方面,通过地方品种的选拔、整理,提出了可推广运用的丰产品种有白条桑、黑油桑,抗细菌病品种湖桑13号等;桑苗繁殖方面,提出了桑树袋接法成活率的关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蚕品种审定15年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1981-1995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鉴定十五年期间有关情况的回顾及所通过新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阐明了在以后品种选育过程中春用品种要注重生命力的提高,而夏秋品种要注重丝质的提高,且要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家蚕品种选育中来;同时也阐明了家蚕品种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农科3号”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丝量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背景及选育经过,分析了育成初期实验室鉴定成绩和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总结了该品种原种和杂交种性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彩色茧品种、丝胶品种、细纤度品种、雄蚕品种、限性品种等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新选育品种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评判是家蚕品种选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2015—2017年家蚕品种国家审定多点鉴定成绩的年度汇总数据,利用非参数统计法、高稳系数法以及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分别对农村生产鉴定成绩中的盒种产茧量、健蛹率与实验室鉴定成绩中的茧丝长、解舒率与洁净等反映家蚕品种高产稳产、丝质性状的关键性指标进行水平比较和稳定性分析,其结果与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常用方法的分析结果趋向相一致。家蚕品种锦·绣×潇·湘的盒种产茧量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12.07%,表现出了产茧量高、稳产性强、丝质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历年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推广品种的演变及品种经济性状变化情况,总结了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效。针对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存在基层推广体系技术力量薄弱、良种良法不配套,蚕茧收购未体现"优质优价"、影响蚕农选用新品种的积极性,良种繁育工作未能跟进、影响新品种推广应用,当家品种应用多年、品种性状需进一步改良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品种布局、育种方向要适应蚕桑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蚕茧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方式方法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玉平  付先锋  张百忍 《北方蚕业》2002,23(4):18-18,20
为了优化蚕品种结构,2001年春季,我们引进山东烟台桑蚕品种选育中心选育的家蚕品种9405、9406进行试繁,通过春季原种试繁及夏秋季农村丝茧育生产,现对其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经济性状及在秦巴蚕区的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内外家蚕品种的选育主要围绕着丝量多、丝质优、省力化、成本低、多用途等目标进行选育。现将家蚕品种选育的动向介绍如下。 1.多丝量品种育成例如,日本育成指定推广的日02号×中02号,平均茧层量达0.69克,茧层率26.2%,一茧丝长1701米。 2.多元杂交种的利用家蚕杂种优势的利用有单杂交种和多元杂交种。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品种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