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分别在密度为9 391~11 139株/667m2和7 977~9 831株/667m2时辣椒产量分别可达194.4~233.37 kg/667m2和1...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辣椒长势、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亩施秸秆300kg+调理剂1.5 kg+复合菌肥7.5 kg处理的辣椒长势和生理性状最好.结果还表明,不同施肥方式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亩施农家肥5 000 kg+调理剂1.5 kg处理的产量最高,亩施秸秆300 kg+调理剂1.5 kg+复合菌肥7.5 ...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西藏本地辣椒不同苗龄期定植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育苗基质统一育苗,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定植不同苗龄的朗县辣椒幼苗,观测其物候期、生长状况、植物学特性及产量。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辣椒不同密度条件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推广处理①的前提下推广处理②栽培,效果最好,处理②在处理①的基础上产值可增加581.6元/667 m2,同时还可说明:栽培辣椒的生产中,密度和株数一定要适中,不能过稀,不能过密,株数也不可过多。株数过少,造成土地的浪费,密度和株数过多,既费工又影响植株的通风透光,因而达不到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苗龄定植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用辣椒不同苗龄定植进行试验比较,定期对各个处理的形态特征及特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6~8片真叶(苗龄约25 d)时定植其生育期、生长状况及产量方面综合表现最好,适合作为江门地区辣椒种植的最佳定植苗龄.  相似文献   

6.
<正> 辣椒是喜温、喜湿、喜肥的作物,但如温度长期偏高,植株的免疫功能下降,易受病菌侵袭。生长时间水分过多,根系呼吸受抑制,易发生死苗;肥料过多,土壤盐分浓度高,造成根系养分的反渗而导致烧根。 1 前期管理。温度调节,营养钵移栽的秧苗,一般都没有缓苗期,因此温度调节按常温进行,日温保持25~30℃,夜温保持15~18℃,地温20℃。白天气温超过30℃时放风,温度降到25℃时,适当减少防风或关闭风口。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黄淮地区自然气温较适合辣椒生长,温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线辣椒不同定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线辣椒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线辣椒品种"多娇"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即处理Ⅰ(49 500株/hm2)、处理Ⅱ(67 500株/hm2)、处理Ⅲ(85500株/hm2),采用大田挖掘法测定线辣椒根系的主要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其物质积累。结果表明:线辣椒单株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单株根尖数均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80天除根尖数外,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鲜重、根干重、冠鲜重、冠干重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60天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观察期间,各处理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线辣椒根系生长相对超前于地上部分。根系活力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处理Ⅲ根系活力比处理Ⅰ低3.52%,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着定植密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处理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分别比处理Ⅱ高出1.92%、2.05%和1.07%,比处理Ⅲ高出20.27%、28.24%和26.9%。在小区产量方面,处理Ⅱ最高,为67.86 kg,处理Ⅲ次之,处理Ⅰ最低。处理Ⅰ与处理Ⅱ、处理Ⅲ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定植密度对红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淑玲  马令法  常毓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99-19301
[目的]研究红芪在不同定植密度下的生长规律,以期为该地区红芪的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不同定植密度下,红芪各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大(株距的减小),株高降低,根径减小,主根长缩短,主茎分枝数减小;在一定株距范围内,红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随着定植密度增大而减小。[结论]该地区红芪最适宜移栽株距为25 cm(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定植密度对设施厚皮甜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春大棚4膜覆盖爬蔓栽培的模式下,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厚皮甜瓜栽培的3个主栽品种不同定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定植密度以2 000株·667 m-2为宜,产量可高达3 82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定植密度对不同生育期油葵产量的影响。2015年6月选取早熟、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四个杂交油葵品种进行试验,每个品种分别设计四个不同的定植密度,对比每一个油葵品种最适合定植密度。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四个不同生育期的油葵品种,最合适定植密度分别是早熟品种每亩定植4466株,中早熟品种每亩定植3706株,中熟品种每亩定植密度3173株,晚熟品种每亩定植密度为2780株。不同生育期的油葵品种获得最高产量的定植密度是不同的,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种植密度,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而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毕节地区名优辣椒的种植水平,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金椒1号和黔西泡通椒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椒1号、黔西泡通椒栽植密度分别为8 596、8 748株/666.67 m2时,最高产量分别可达225.55、248.17 kg/667.67 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水氮供应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提高温室辣椒高效生产的水氮管理模式。利用温室小区灌溉试验,以‘陇椒2号’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灌水水平:低水W60(60%ETc)、中水W75(75%ETc)和高水W90(90%ETc),全生育期灌水量分别为132、156和180 mm;3个施氮水平:低氮N150(150kg·hm~(-2))、中氮N225(225kg·hm~(-2))和高氮N300(300kg·hm~(-2)),共9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辣椒的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并统计产量、产量构成及测定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及水氮交互作用对温室辣椒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及品质都有显著影响;辣椒产量以W75N225处理最高,为52.87t·hm~(-2),较其他处理增产4.31%~88.63%,且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11.74%~59.91%;辣椒干物质积累量以W90N300处理最高,为6 986.57kg·hm~(-2),与W75N225处理差异不显著;果实的干物质积累量以W75N225处理最高,为4 221.58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7.35%~109.38%;施氮量对辣椒株高影响显著,W90处理下N300和N225处理与N150处理相比,株高增幅分别为16.09%和10.57%,但茎粗之间无显著差异。W75N225处理辣椒果实品质较高,与其他处理相比,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95%~12.88%、-3.09%~14.12%和-0.66%~15.33%,硝酸盐质量分数较W75N300处理降低24.49%。综合分析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可知,W75N225处理为关中地区温室辣椒最适的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迅驰(37-74)牛角椒在江西省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不同大棚种植模式(普通大棚种植、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开天窗),并以露天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中牛角椒的株高、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可以显著提高牛角椒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其中以大棚种植+黑膜覆盖+开天窗处理最好,其单果重和产量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了18.23%和52.44%。同时,普通大棚种植显著增加了辣椒的发病率,而通过开天窗方式则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大城子镇碾子沟村的村民魏延革2002年在50m长的目光温室内种植甜椒,由于他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的栽培模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667m^2产量达5500kg,收入近万元。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基质对温室彩椒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甘草渣、废棉短绒有机基质在无土栽培彩椒上的应用效果,筛选出适宜彩椒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拓展甘草渣、废棉短绒有机基质的应用范围.[方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处理Ⅱ(单一蛭石,每1 m3加10 kg生物有机肥)、处理Ⅲ(废棉短绒∶蛭石∶珍珠岩=1∶1∶1,每1 m3加10 kg生物有机肥)和处理Ⅳ(甘草渣∶蛭石∶珍珠岩=1∶1∶1,每1 m3加10 kg生物有机肥),研究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和对温室彩椒生长、产量及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处理Ⅰ、Ⅲ和Ⅳ三个复合基质配方均较单一蛭石基质(处理Ⅱ)的理化性质理想,植株表现出生长旺盛、叶绿素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产量高,说明三个复合基质配方均能满足温室彩椒的生长,其中处理Ⅰ和Ⅳ的理化性质更优,株高、可溶性糖含量、果实大小、单果重显著高于处理Ⅲ.[结论]甘草渣和废棉短绒有机基质可作为草炭的替代品,以复合基质处理Ⅳ为温室彩椒最佳基质配方,其次为处理Ⅲ.  相似文献   

16.
以巴莱姆为试材,研究U形双干整枝方式对越冬茬辣椒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形整枝技术,对植株进行拉枝定型,在生长前期可控旺促壮,根系生长发育明显增强,根系活力增加15.44%;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上层和下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3.47%、3.46%,净光合速率分别比CK高1.58%、7.92%;盛果期、后期的增产效果显著,总产量比CK增加993.69 kg/667 m2,增产7.34%。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密度对秋大棚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黄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秋大棚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为4000株/667m2时,产量和产值都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日光温室黄瓜发育和产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沼肥、有机肥、叶面施肥能明显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增强先合作用,日光温室黄瓜发育过程表明,沼肥肥效快,有机肥肥效慢,施用有机肥、沼肥和叶面肥比对照增产幅度分别为12.0%,5.7%和11.1%。增加施用沼肥和喷施叶面肥,能够促进黄瓜健壮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提高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花生-大蒜轮作条件下花生的最佳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山花9号为试验材料展开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蒜茬花生生育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下,35 cm行距处理的荚果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24万穴/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结论]鲁西地区花生-大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下,采用地膜覆盖,单粒播种,种植密度为24万穴/hm2、行距为35 cm时花生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辣椒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和维生素C,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因此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日光温室栽培作物向多样化、多茬次、周年性生产发展,耐弱光、耐贮运、销路广的辣椒生产面积将会逐年增加,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