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蒙古红鲌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系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的蒙古红鲌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其雌性的成熟系数为15.5%~26.2%,绝对怀卵量为23万~42万粒,相对怀卵量160~243.5粒/g。人工催产时水温在25.0~27.0℃,亲鱼经一次性注射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10h,平均催产率为81.2%,共产卵663万粒,平均受精率83.0%。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22~35h,孵化积温600~900℃·h,平均孵化率为75.0%,共得鱼苗361.2万尾,平均出苗率为86.0%。采用“豆浆法”培育鱼苗,经30~40d培育,共得全长达3.6~3.8cm的夏花鱼种80.4万尾,平均成活率69.0%。  相似文献   

2.
2000~2002年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功,利用养殖的子代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共催产942组,产卵828万粒,受精率83 9%,出苗568万尾,孵化率81 8%,为花鱼骨繁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花(鱼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2002年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功,利用养殖的子代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共催产942组,产卵828万粒,受精率83.9%,出苗568万尾,孵化率81.8%,为花(鱼骨)繁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花亲鱼9组,雌鱼平均体质量105 g,催产率82%;获受精卵1.2万粒,受精率85%;获水花1.0万尾,孵化率84%。水花鱼苗于池塘中养殖120 d,收获鱼种7200尾,平均体长12.45 cm,平均体质量20.47 g,养殖成活率72%。平均水温21.5℃,花受精卵120 h破膜;破膜后第15 d,臀鳍出现,平均全长12.5 mm,外部形态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5.
菊黄东方鲀河口区海水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杭州湾河口区的天然海水,对人工繁养的菊黄东方鲀亲鱼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性成熟,挑选其中性腺发育良好的进行催产,并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在水温21~22℃下,受精卵经过100~120h的静水充气孵化后仔鱼出膜;在水温24~25℃下,经过约25d的培育,乌仔的全长达15mm。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分4批共计催产18组,催产率为94.4%,获得受精卵67.5万粒、初孵仔鱼58.1万尾、乌仔29.3万尾,受精率为70.2%,孵化率86.1%,育苗成活率50.4%;2005年催产12组,催产率83.3%,获得受精卵110.3万粒、初孵仔鱼90.8万尾、乌仔49.6万尾,受精率为77.5%,孵化率为82.3%,育苗成活率54.6%。试验结果还表明:两个不同盐度(15,25)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杭州湾河口区的天然海水,对人工繁养的菊黄东方鲀亲鱼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性成熟,挑选其中性腺发育良好的进行催产,并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在水温21~22℃下,受精卵经过100~120 h的静水充气孵化后仔鱼出膜;在水温24~25℃下,经过约25 d的培育,乌仔的全长达15 mm.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分4批共计催产18组,催产率为94.4%,获得受精卵67.5万粒、初孵仔鱼58.1万尾、乌仔29.3万尾,受精率为70.2%,孵化率86.1%,育苗成活率50.4%;2005年催产12组,催产率83.3%,获得受精卵110.3万粒、初孵仔鱼90.8万尾、乌仔49.6万尾,受精率为77.5%,孵化率为82.3%,育苗成活率54.6%.试验结果还表明两个不同盐度(15,25)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酷渔滥捕 ,鲟鱼资源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运用人工养殖的鲟鱼亲本繁殖制种是保护鲟鱼物种、恢复鲟鱼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2 0 0 1年我们利用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本进行了人工催产与孵化 ,得苗 11 9万尾 ,在国内首次获得匙吻鲟人工繁殖成功。 2 0 0 2年利用上年催产过的亲鱼再次催产并获得成功。1 人工繁殖技术1 1 亲鱼来源 :匙吻鲟亲鱼 ,平均体重 9kg ,共13尾。原种为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 ,本公司从 1992年的受精卵中经过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阶段培育后 ,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池塘培…  相似文献   

8.
笋壳鱼的人工催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网箱养殖的笋壳鱼 ,经长途运输、暂养后催产。要求水温 2 8 2~ 2 9℃ ,催产剂为HCG和LRH-A2 +DOM合剂 ,单独使用HCG剂量 90 0~ 10 0 0IU/kg ,效应时间 5 0~ 5 4h ;使用LRH -A2 +DOM合剂剂量4 0~ 5 0 μg +10~ 15mg/kg ,效应时间 4 8~ 5 2h。催产 14组亲鱼 ,催产成功率 85 7% ,平均受精率 95 % ,孵化率90 % ,出水花 2 9 7万尾。  相似文献   

9.
斑鳜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进行了斑鳜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产斑鳜亲鱼18组,雌鱼平均体质量380 g.催产率83%;获受精卵10.85万粒,受精率75%;获水花6.62万尾,孵化率61%.水花于水泥池中养至平均全长2.0cm 苗种成活率72%;平均全长2.0 cm苗种养至平均全长5.0 cm苗种成活率88.5%,1334 m<'2>池塘放养平均全长2.0锄苗种6200尾,经93 d养殖,收获鱼种4371尾,平均全长12.66 cm.平均体质量32.39 g,养殖成活率7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用该鱼作母本,建鲤作父本,进行了两批次的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亲鱼500尾,雄亲鱼40尾,在水温18.2℃时,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第二批次催产雌亲鱼900尾,雄亲鱼90尾,在水温21.5℃时,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两批次共获得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1000余万尾。结果表明,亲鱼的成熟度和催产水温对催产率均有一定影响,催产水温在20~2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花[鱼骨]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经过实验摸清了花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花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等;比较了不同催产药物对花的催产效果,2008年催产率达100%,受精率95.3%,孵化率95%,获鱼苗14.12万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提温培育亲鱼,将怀头鲇的繁殖时间提前了17天.从4月5日开始逐渐提高水温,到4月20日水温达到20℃.亲鱼经过39天的培育,于5月24日进行人工催产.共催产20组,实产18组,催产率为90%,共产约200万粒卵;抽样估算受精率为93.5%,受精卵约为187万粒;孵出水花约160万尾,孵化率为85.56%.试验表明,怀头鲇在寒区可以提早15天以上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3.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是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操作要求较高,一些鱼苗生产单位往往不生产青鱼苗。靖江市水产良种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在青鱼的人工繁殖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催产剂、催产方法等方面又作了改进,使催产率稳定在95%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均比过去提高10%~20%,平均每组亲鱼产苗84.4万尾。现将主要技术经验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本选留与培育1.1.1亲鱼选留青鱼性成熟年龄较鲢、鳙、鲩(草鱼)要晚得多,但年龄过大性腺发育也差。生产中发现30…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安徽开展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于2010年从湖北引进中华倒刺鲃苗种,培育至性成熟后,于2016年5月20日和6月8日分两批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试验,共催产雌鱼40尾,雄鱼31尾,之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和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结果表明:全长5 cm左右的中华倒刺鲃苗种,在安徽经过6年池塘培育后可用于人工繁殖,催产率为90.91%~94.44%,受精率为92%~96%,孵化率在80%以上。仔鱼出膜后6~7 d即可下塘培育,两批共下塘鱼苗66万尾。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18日,河北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石家庄综合试验推广站在其试验示范基地--鹿泉区河北康态中华鳖良种场率先开始了台湾鳗鳅苗种繁育试生产。利用温棚有利条件,首批催产雌鳅228尾,其中184尾产卵,产卵率达到80.7%;获得受精卵385万粒、水花327万尾,孵化率为85%。截至5月初,共催产920组,采卵1 890余万粒。下塘水花1 000万尾;五一节期间,邯郸大宗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17.
用DOM3-5mg LRH-A50-100μg/kg人工催产细鳞斜颌鲴2批,共134尾,其中雌(♀)90尾、雄(♂)44尾。催产率100%,受精率70%以上,出苗率40%-80%。获卵粒数915万粒,鱼苗409万尾。  相似文献   

18.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19.
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的人工繁育技术,为该品种在上海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分别对1龄和2龄的台湾泥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并在圆形流水孵化系统中进行了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培育试验。催产素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_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剂量为DOM 0.5 mg+LHRH-A_22μg/尾,共催产台湾泥鳅384尾。结果表明:2龄台湾泥鳅在水温22.3℃的效应时间为17 h,催产率为92.7%,受精率为80.8%,获受精卵36.9万粒,孵化率为67%,繁育水花苗约20万尾;1龄台湾泥鳅在水温22.3℃的效应时间为17~21 h,催产率为67.1%,受精率为70.8%,获受精卵34.7万粒,孵化率为57.7%,繁育水花苗约20万尾。仔鱼在容量300 L的循环水孵化桶中培育30 d后,体长约为3 cm。  相似文献   

20.
泥鳅人工繁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北地区,4月上旬当水温达到16℃以上时,即可进行泥鳅人工繁殖。试验期催产雌鳅289尾.获产213尾,在水温19—28℃条件下,效应时间为8.5—17h,平均催产率为73.7%,产卵数60.47万粒,平均受精率76.1%,得苗27.21万尾,孵化率为58.6%。文章还就进一步提高泥鳅人工繁殖的“三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