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建飞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1,(2):30-30
刚出壳的雏鸡个体很小,绒毛稀少,对温度比较敏感,不能调节自身体温,既怕冷,又怕热,不给它适当的温度,就不能很好地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在育雏工作中,掌握必要的温度控制技术,对育好雏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之为“开水”,第一次吃食叫“开食”。“开水”要在“开食”之前,在养鸡户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供给雏鸡21℃3%的白糖 电解多维水,连饮6小时,饮完多维水后,再用阿莫西林或氟哌酸饮水,每天3次,每日2小时饮完,连用3天。上述做法的好处是及时补充体内水分,防止失水,缓解运输应激。这样,有助于雏鸡排出胎粪,增进食欲,有助于吸收体内剩余的卵黄,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脐炎及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5.
6.
7.
笔者在种鹅场从事养鹅工作多年,近年应用的鹅网上育雏方法具有省工节料、保温成本低、易管理、鹅成活率高等优点。1.1选舍建网育雏舍宜建在地势干燥、安静、通风、温暖和采光条件较好的地方,舍内网床下面设有半倾斜水泥地面,利于冲洗和清扫粪便。每间育雏舍面积约60平方米、育雏500只鹅。可根据舍内空间,育雏网床的网架用角铁焊成,架高70厘米,长和宽分别为5.5米和1.5米,网床用铁网制成,周围用高约45厘米的铁网围栏,每张网床再用铁网分成5~6小格,每小格可养雏鹅15~20只,以防雏鹅互相挤压致死致残,影响育雏率。每间育雏舍可放置5张这样的育… 相似文献
8.
9.
刘国信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8,(4):16-16
调查证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由于育雏时机的不同,鸡的生长质量和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产蛋时间及产蛋高峰期的不同,其养殖经济效益差率可达20%~40%,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专家建议: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商品经济学上考虑,科学地选择育雏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一年四季何时育雏为好呢?育雏时机的选择,主要应考虑育雏条件、成年后的生产力和当地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等情况。育雏条件包括自然气候、饲养设备、养殖技术水平等。一般来说,在育雏条件比较优越的前提下,必须以追求高产、高效益为目标,即按照… 相似文献
10.
12.
13.
1 前言乌骨鸡(又叫竹丝鸡、乌鸡)是我国特有良种。乌骨鸡养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乌鸡全身洁白覆羽呈丝状,头具冠状羽毛,绿耳、桑椹冠、乌皮、乌骨、乌肉,外观与家鸡相似。乌鸡肉鲜、味好,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组成蛋白质的氨 相似文献
14.
雏鹧鸪1周龄适宜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下降2℃左右,直至所需温度与自然温度相同。温度适宜时,雏鸪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休息时睡得分散、均匀、互不挤压,而且安静,不大发出叫声。 相似文献
15.
刘焕忠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4):49-49
鹧鸪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育雏的适宜温度 在育雏期温度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刚出壳的幼鸪体温调节机制还不健全,必须把幼鸪置于设备完善的保温环境中,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以促进卵黄吸收和收脐良好。保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鸵鸟育雏成活率普遍较低,低者仅为20%,高者为75%,严重影响鸵鸟饲养效益。笔者在多年的农技推广过程中,总结了几点提高鸵鸟育雏成活率的经验,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①选择优良种蛋入孵。对过大、过小、沙壳、刚皮、软壳蛋不能入孵。实践证明,孵化率高的雏鸵易培育。要提高孵化率,就要养好种鸵鸟,尽量缩短种蛋存放时间,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种蛋入孵前按消毒制度严格消毒。②选养体质健壮的雏鸵。健壮的雏鸵应是精神活泼、绒毛洁净、体大、头大、脚粗,腹部大小适中,出壳时间正常,根据体重大小适时分群饲养,以每群25~30只为宜,对歪…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