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运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兴山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3):25-27
在沟壑中筑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持水土,制止沟浊。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坝已经淤满,库坝设施老化失修,滞洪拦沙能力大幅度降低,病险状况日趋严重,急需对现有中、小流域的坝系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加固,提高坝系的利用率,增强坝系滞洪拦蓄能力;进一步加强沟道坝系的科学研究,按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指导坝系建设;加强对淤地坝工程的管理、养护,建立坝系发展基金,促进坝系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就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农业生产依赖于水土资源,而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既能控制水土流失,又能淤成地面平整,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坝地,为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了的条件。本文着重阐述坝地在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在坝地上实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即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和严重性,为大力发展坝地提供了条件;完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为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今后淤地坝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方法]利用学术论文数据库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总结黄土高原淤地坝近16a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淤地坝研究区域、研究方法、淤积机理等方面论述了淤地坝研究的重要进展。[结果]16a来,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同时存在着在拦沙功能效益客观评判方法、坝体加高修复等方面的难点或争议性问题。[结论]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主要举措,多年实践证明其已经取得明显的水土保持成果。今后国内学者还需继续拓展淤地坝的研究深度,注重多学科交叉和区域对比研究,不断提高淤地坝的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小流域淤地坝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分析淤地坝建设效益,更好地为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方法]2005—2010年,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选择了12条典型小流域坝系,布设监测点,采用遥感、水沙观测、调查等方法,连续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动态、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坝系工程安全等监测。分析了淤地坝建设与坝系配置、坡面治理、拦沙蓄水、坝地利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建议在淤地坝建设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淤地坝坝系。 相似文献
5.
6.
7.
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2020,(10):27-29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作为一项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不仅在减轻山洪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解决人畜饮水、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与机制趋于完善,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主要问题有: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不落实;应急避险方案普遍无法落实;巡查、技术责任人不清楚放水设施操作流程;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部分淤地坝存在违规蓄水情况等。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截至 1995年底,黄土高原 10余万座淤地坝累计烂泥71.27亿 t,占水保措施保土烂泥量的 66.9%;现有坝地38.1万hm2,仅占耕地总面积的9.3%,但由于水肥条件好,其粮食产量却占总产量20.5%,坝系建设较好的小流域,坝地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更大。黄土高原建坝资源丰富,坝地发展潜力巨大,坝系农业是极富竞争力的持续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有 40 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大力发展。至 2 0 0 2年底 ,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 11 3 5万座 ,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 ,在拦泥减沙、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 ,应提高对淤地坝建设的再认识 ,抓紧做好黄土高原淤地坝规划 ,规范设计施工技术 ,尝试新的建设体制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推动淤地坝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淤地坝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淤地坝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江大河的治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工程设计问题突出、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缺少相关资质、监理素质参差不齐、监理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工程设计、改进投资机制、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严格验收程序、规范业主行为、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研究科学成熟的淤地坝拦沙淤积监测方法,为精确获取淤地坝拦沙量,实现淤地坝安全运行和拦沙效益发挥提供实践支撑。 [方法]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总结分析淤地坝拦沙淤积监测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并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拦沙淤积遥感监测方法。 [结果] 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获取淤地坝拦沙淤积量的原理和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无人机正射测量、无人机倾斜摄影、无人机载LiDAR等遥感方法的精度、工作量和可行性及在淤地坝拦沙淤积监测中的不同应用场景。 [结论] 相较传统人工调查方式,遥感监测技术在淤地坝拦沙淤积监测中具有较大优势,可满足不同的拦沙淤积监测需求,是未来淤地坝拦沙淤积测量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流域坝系规划必须解决好现状分析、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淤地坝总量及配置比例、防洪安全等几方面的问题 ,形成布局合理的沟道坝系 ,达到理想的整体效能。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系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要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就要在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过程中,大力推进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工程建设,修复沟道生态,从整体上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黄河,加快退耕还林草步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共可建设治沟骨干工程21 000座,淤地坝 242 000座。 相似文献
15.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沟道治理措施,其通过滞洪拦泥淤地的方式在减沙减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流域生态保护的日趋科学合理,有必要对淤地坝在不同阶段的拦沙量进行定量准确分析,以评估其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真实具体的效益,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淤地坝相关研究,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室内上机测试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经验,系统总结归纳当前淤地坝拦沙量分析的实地调查、地形测绘法、数理归因法、成因分析法、权重系数法、模型模拟法和指纹识别技术7种方法,阐述各方法原理、步骤、适用性、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并对未来淤地坝拦沙量分析进行展望,以期能为进一步精准定量分析淤地坝拦沙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黄土高原地区农户和基层干部的问卷、随访调查,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初步结论为:目前的退耕还林(草)政策虽有部分地方尚需修改和完善。但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政策已在黄土高原地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退耕还林(草)政策具有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随着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必将有效促进和保障退耕还林(草)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18.
任志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4,(4):24-25
淤地坝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拦泥减沙效益居各项水保措施之首,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小流域坝系工程的监测分为两个时段,即建设期和运行期。主要监测内容包括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淤地坝工程基本情况、淤地坝工程建设情况、淤地坝的安全稳定性、淤地坝工程防治效果等。主要监测指标有水土流失背景值、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主体工程基本情况、设计审批基本情况、建设管理基本情况、工程数量和质量、坝系安全性和稳定性、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为数据基础,采用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景观基质的不同,可将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982—1990年以草地为主,1990—2002年以耕地为主和2002—2008年以林地为主;(2)近30a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布局来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陕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恢复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估提供科学数据和参考依据,基于遥感图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剖析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97—2018年,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向林木和草地转化,未利用地向草地、林木和农田转化; 这些转化同时促使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357.56亿元,增幅33.28%,其中榆林市增量最大,铜川市最小; 除食物生产功能价值量有所减少外,其他服务价值均在增加; 调节服务价值增加量最大,文化服务价值增幅最大。(2)研究区32.93%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主要集中退耕还林区和防风治沙区; 农田向林木和草地的转化是价值增加的主要驱动力,促使服务价值增加363.64亿元,占总增加量的95.68%; 未利用地的转化是服务价值增加的另一贡献因子,促使价值量增加16.42亿元,占比4.32%。研究区5.92%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减少,集中在西部风沙区和南部残塬区; 大型集中农场的修建导致林木和草地向农田转换,促使服务价值损失70.17亿元,占总损失量的93.08%。(3)榆林市辖区43.24%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在增加,延安市23.37%增加,铜川市仅11.51%。(4)在不同地物类型中,林木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大,草地次之;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最多。以上监测结果说明,研究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其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随之促使生态服务价值显著增加,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