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桐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桐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观察油桐花芽形态分化的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了该时期油桐叶片中内源激素ZR(玉米索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呈现出前期上升、中期波动、末期上升的变化规律;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ZR/IAA、ABA/GA和ABA/IAA之值迅速上升,而当花芽形态分化期,各比值在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与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外源激素对油桐花芽分化过程中关键成花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激素在未分化期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分析研究对油桐成花基因Tunglfy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以期为油桐花期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结果表明:外施6-苄基腺嘌呤对Tunglfy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整个花芽分化进程中较对照都降低了Tunglfy基因表达量。不同浓度赤霉素对Tunglfy基因的表达有着不同的影响,高浓度赤霉素对Tunglfy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则起到促进作用。脱落酸的50 mg/L和200 mg/L对Tunglfy基因的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100 mg/L对Tunglfy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卡特兰在花芽分化期经3种不同温度处理其新叶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5 ℃/20 ℃处理能显著促进花芽分化,30 ℃/25 ℃处理花芽能正常分化,35 ℃/30 ℃处理抑制花芽分化;(2)25 ℃/20 ℃、30 ℃/25 ℃处理的新生叶片中赤霉素(GA3)、玉米素(ZR)、脱落酸(ABA)含量增加,吲哚乙酸(IAA)含量减少;35 ℃/30 ℃处理抑制新生叶片中GA3、ZR、ABA含量,促进IAA含量,而较低的GA3、ZR、ABA含量和较高水平的IAA含量不利于花芽分化;(3)35 ℃/30 ℃处理使GA3/IAA、GA3/ZR的比值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不利于花芽分化。保持较低的IAA/ZR与IAA/ABA水平,有利花芽分化的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4年生光皮树嫁接苗为材料,在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解剖学特征的基础上,测定同品系、同龄的光皮树叶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树花芽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其中花序分化期还可分为分化前期和分化后期;在花芽分化阶段,IAA、GA3含量保持稳定的相对较低水平,AB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ZR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高水平的ABA/IAA有利于花芽的形态分化,低水平的ZR/GA3有利于花芽孕育。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均影响光皮树的成花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稀释程度的复硝酚钠对油茶开花过程中花芽内源激素含量及花芽分化率的影响,分析油茶花芽内源激素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性,探究促进油茶开花的最佳复硝酚钠稀释程度,以期提高油茶的花芽分化率,为提高油茶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9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的4 000、2 000、1 000、500、250倍稀释液,以喷施纯水为对照(CK)。【结果】在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1.8%复硝酚钠水剂最佳稀释程度为2 000倍。喷施低浓度的复硝酚钠使油茶花芽内源ZR含量升高,ABA、GA_3、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油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试验水平范围内,花瓣形成期油茶花芽ABA含量、ZR含量、GA_3含量、IA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在花芽分化过程中,ZR含量、GA_3含量与IAA含量三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形态分化期,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在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1.8%复硝酚钠水剂最佳稀释程度为2 000倍,喷施低浓度复硝酚钠可能通过提高油茶花芽花瓣形成期花芽中的ZR、IAA、GA_3含量,降低油茶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6.
以4年生光皮树嫁接苗为材料,在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解剖学特征的基础上,测定同品系、同龄的光皮树叶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树花芽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其中花序分化期还可分为分化前期和分化后期;在花芽分化阶段,IAA、GA3含量保持稳定的相对较低水平,AB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ZR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高水平的ABA/IAA有利于花芽的形态分化,低水平的ZR/GA3有利于花芽孕育.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均影响光皮树的成花过程.  相似文献   

7.
外源IAA对油茶芽苗砧嵌合体愈合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芽苗砧嵌合体为试验材料,用IAA 100、200、300 mg.L-1浸泡接穗20 min,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研究外源IAA对油茶芽苗砧嵌合体死亡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保护性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外源IAA处理的嫁接苗死亡率低于对照,其中以IAA 3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在愈合过程中,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长的趋势,IAA 200、300 mg.L-1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的速度比对照快。经外源IAA处理后,油茶嫁接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比对照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超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提前出现双峰;愈合前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小于对照,愈合后期高浓度外源IAA处理的则大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PPO和SOD活性是通过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影响嫁接苗的愈合。采用外源IAA处理油茶芽苗砧嵌合体的接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丰富了油茶苗木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油橄榄花芽分化期叶片内营养物质及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阿斯、佛奥和皮瓜儿3个油橄榄品种的树体为试材,对花芽分化不同阶段叶片内的可溶性糖、淀粉、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淀粉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主要依靠可溶性糖提供营养,淀粉以一种能量补充的形式存在,脱落酸对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有促进作用,低水平的赤霉素含量有利于油橄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9.
为给激素调控板栗二次结实技术奠定基础,以具有二次结实性板栗品种"遵玉"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二次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研究其二次花芽分化与激素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花芽分化整个过程中,花芽中的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是显著升高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是显著降低的,说明高水平的ZT和ABA以及低水平的GA3和IAA有利于花芽的分化.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ZT/GA3、ZT/IAA,ABA/GA3和ABA/IAA的高比值有利于板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6BA和赤霉素对油茶穗条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6BA和赤霉素对2-3年生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采穗圃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于生理分化期对其进行4种浓度的喷施,采用细胞分裂素免疫分析法测定穗条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2种外源激素均能促进油茶穗条的营养生长,其中500 mg/L的6-BA对油茶穗条生长和有效叶芽个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影响效果递减;2 000 mg/L的赤霉素对穗条长度的促进效果最好,有效叶芽个数也有显著增加。2种激素对穗条粗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2种激素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抑制了油茶穗条的生殖生长,1 500 mg/L的6-BA可以显著促进花芽的分化,而浓度为500 mg/L时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赤霉素浓度为1 500 mg/L时可促进花芽分化、抑制穗条生长,浓度为500、1 000、2 000 mg/L时对植株的花芽芽分化有一定的抑制,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花芽的孕育与ABA/GA、ABA/IAA、ZR的平衡与综合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s L.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3-吲哚丁酸钾盐(K-IBA)3个浓度(3 000、6 000、10 000 mg/L)处理扦插生根试验,清水处理为对照。扦插60天后统计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扦插后每隔15 d从6 000 mg/L K-IBA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K-IBA对北美香柏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其中6 000 mg/L K-IBA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87.78%、生根数22.33根、平均根长12.33 mm、最长根长75.20 mm,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6 000 mg/L K-IBA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GA含量提高,而内源ABA、ZT含量下降,促使生根率提高。在北美香柏扦插生根过程中,K-IBA处理调节了内源激素IAA、GA、ABA和ZT含量的变化,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共同调控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以慈竹为材料,通过喷洒不同浓度和比例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研究慈竹茎部木质素动态积累规律以及GA3和IAA对慈竹茎部木质素S/G比例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GA3和IAA组合处理对慈竹茎杆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的调控效应不同:50 mg.L-1GA3+200 mg.L-1IAA(GA350IAA200)组合处理和对照(清水处理)的慈竹的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趋势基本一致,二者都在处理10 d和30 d时出现2个高峰;GA350IAA200处理具有降低木质素含量的作用;而200 mg.L-1GA3+50 mg.L-1IAA(GA3200IAA50)组合处理改变了慈竹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趋势,具有增加慈竹木质素含量的作用。GA3和IAA组合处理改变了慈竹茎部S/G比值的变化趋势,具有降低S/G比值的作用;GA3和IAA组合处理对慈竹茎部木质素和S/G比值的调控作用因GA3和IAA浓度和配比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外源激素对油桐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油桐栽培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对油桐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对油桐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油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下油桐净光合速率在9:00和16:00出现峰值,并在14:00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赤霉素200 mg/L能够明显增强油桐的净光合速率。赤霉素、脱落酸均有弱化光合"午休"的作用,赤霉素的作用要强于脱落酸。6-BA使得油桐光合"午休"从14:00提前到11:00。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外源激素对杉木涩籽发生的影响,以不同类型球果杉木母株(紧包型球果4株、松张型球果5株和反翘型球果3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外部喷施的方法,对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杉木种子涩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A3对杉木涩籽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喷施GA3浓度的提高,杉木种子的涩籽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较低浓度(30~90 mg·L-1)的IAA可以有效降低杉木种子的涩籽率,但高浓度IAA处理下杉木种子的涩籽率没有显著变化;ZT对杉木种子的涩籽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球果对外源激素影响的响应程度不同,GA3处理下反翘型球果涩籽率降幅最大,松张型球果次之,紧包型球果最小; IAA处理下各类型球果涩籽率未见显著差异; ZT处理下仅在10 mg·L-1浓度时发现反翘型与紧包型球果的涩籽率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外源激素对球果上部种鳞涩籽率的影响较小,对中部和下部种鳞涩籽...  相似文献   

15.
以8年生锥栗‘华栗4号’为试材,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50~500 mg·L-1的6-BA、GA3、CEPA、ABA及IAA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锥栗性别分化及结果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6-BA能显著提高雌花分化率,增加雌雄花比,其适宜质量浓度为50~250 mg·L-1;GA3能增加雄花序数,减少雌花数,即GA3促进雄花分化;CEPA和ABA的处理均无雌花分化,表明CEPA和ABA对锥栗雌花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喷施ABA后锥栗雄花序提早脱落;IAA对锥栗性别分化影响不明显。(2)6-BA、GA3、CEPA及IAA均显著地促进结果枝伸长生长,对结果枝加粗生长无明显影响;ABA显著抑制锥栗枝条加粗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金雀花实生苗硬枝为试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金雀花硬枝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旨在揭示金雀花扦插生根机理。结果表明:900 mg/ L 吲哚乙酸(IAA)处理金雀花插穗较CK 显著缩短生根时间;不定根大量形成前,除脱落酸(ABA)外,其他均呈倒“V”形变化;内源激素变化曲线的峰值(或谷值)出现前,IAA 处理的 IAA 含量、IAA/ ZT(细胞分裂素)、IAA/ ABA、ZT/ ABA 均高于 CK,ABA 含量低于 CK;IAA 处理与 CK 内源激素的峰值(或谷值)分别出现在第10天和第15天,与其生根动态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研究其对灵武长枣果实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灵武长枣的品质,为灵武长枣提质增效栽培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在枣树坐果以后分别喷施脱落酸(ABA100 mg/L)、乙烯(ETH100 mg/L)、赤霉素(GA330 mg/L)、茉莉酸甲酯(Me JA50 mg/L)、生长素(IAA100 mg/L)水溶液,调查分析喷施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色泽、大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有不同影响。1)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后,果实风味变得更甜,其中喷施GA3后果实蔗糖含量提高3.41%,喷施ABA后,果实葡萄糖含量提高7.03%;喷施ETH后果实果糖含量提高17.15%。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MeJA可降低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其中喷施MeJA后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46.80%。2)喷施ABA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1.44%;喷施ETH后果皮中花青苷含...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脱落酸浓度分别为0 mg/L(CK)、25 mg/L、75 mg/L、125 mg/L,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榆叶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MDA、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干旱条件下榆叶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脱落酸,可以提高榆叶梅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榆叶梅生理状况,提高其抗旱能力。综合分析认为,75 mg/L为脱落酸缓解榆叶梅干旱胁迫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取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生根剂(ABT)等4种外源激素对软枣猕猴桃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及其不同浓度均对软枣猕猴桃扦插生根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和显著的差异,以IBA 250mg·L-1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8.9%,侧根系数为0.88;其次是ABT 250 mg·L-1处理,生根率为85.7%,侧根系数为0.86。由此推荐激素IBA和ABT250mg·L-1可作为软枣猕猴桃的绿枝扦插生根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