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体内氮代谢水平低于碳代谢水平,鲜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具有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含量高,而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秋茶往往具有苦涩味重、香气粗糙的缺点.为了改善秋季名茶的品质,本文从加工工艺方面入手,进行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以期找到一种既能提高秋茶品质,又适合于生产实际的加工工艺,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改善名优绿茶色香味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名优绿茶是"好看不好吃"或"好吃不好看",直接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若干改进方法,以供生产者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采摘茶芽所制成的绿茶,通常称为“芽形绿茶”。1999年,经笔者审评的1500多只名优绿茶中,芽形绿茶占1/3以上。在这些芽形绿茶中,有近50%的茶叶带生青气,10%以上的茶叶带木炭异味。可见,问题比较严重。要改善芽形绿茶的香气,防止成茶带有生青气和木炭异味,在制茶工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鲜叶不宜现采现制 部分生产者认为,采回的鲜叶应立即付制。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鲜叶不经摊放就付制,正是使成茶带生青气的最初原因。因现采的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在正常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6.
机制名优绿茶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制定了毛尖类名优绿茶应用机制制造的工艺技术包括:适度摊放)(或轻萎)控制鲜叶含水量约72%,时间4-8h,适温适度杀青,滚筒内空气温度125-130℃,杀青叶水量62%左右;短时轻压揉捻,时间5-8min;高温快速初于,温度120℃上下,5-8min,适温充分足干经2次干燥,第1次100℃左右,第2次90℃左右,中间须经充分摊凉,先后在桑植、临澧、衡阳、浏阳等县有关茶场推广应用,开发生产了批量机制名优绿茶产品,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说明本工艺技术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炒青绿茶要求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味鲜爽,叶底绿亮。江苏省邗江县凤凰茶场在茶叶投产初期由于制茶设备简陋,机种不全,只有瓶式炒干机、揉捻机和烘干机三种机种,工艺上因陋就简,采取了瓶式炒干机杀青、揉捻机揉捻、烘干机初烘、瓶式炒干机炒干的工艺,生产出的炒青绿茶色泽灰暗,汤色开始尚绿,但很快变成橙色,叶底色泽黄绿不匀,香气沉闷、带有生青气,滋味有熟味,品质较差,不适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名优绿茶国内外市场分额不断扩大,名优绿茶加工工艺也随之不断完善。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机制名优毛尖绿茶的加工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12.
选择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茯砖茶生产厂家,通过互换毛茶原料,以探讨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陕西泾阳加工的茯砖茶(1、2、3号),口感滋味相对最纯正;由湖南益阳加工的茯砖茶(4、5、6号),口感滋味相对纯正。原料来自于陕西泾阳的(1、4、7号)茯砖茶,所含的茶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水浸出物均最高;原料来自于湖南益阳的(2、5、8号)茯砖茶,所含的茶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水浸出物均最低。而可溶性糖含量以原料来自于浙江武义的(3、6、9号)茯砖茶最高。表明原料不同和加工工艺不同对茯砖茶产品的品质形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叶茶由于芽体肥硕,茎长梗粗,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中小叶种,酚氨比高,向来被认为最适合制作滇红茶和普洱茶。制绿茶,条索粗大、色泽绿褐、滋味苦涩、香气欠爽,与我国传统绿茶风格相距甚远。为了适应市场产品结构的变化,将云南的茶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种植者效益,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叶茶品种加工名优绿茶的技术。如用本场选育的新品种雪芽100号加工的“思茅雪兰”,外形似兰,色泽银绿,满披白毫,汤色浅绿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醇厚,获1994年首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01年第三届“云茶杯”评比中被评为云南名茶;用云抗10号制作的“卷云”分别获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名优茶金奖、2000-2002年连续3届“云茶杯”金奖。 相似文献
14.
15.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市场中对高档茶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对中、低档茶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这种市场趋势的带动下,我国名优茶生产迅猛发展,茶叶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大宗茶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产品单调,仅以炒青、烘青为主,二是生产效率低,而且有大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针形绿茶在我国绿茶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代表产品有恩施玉露、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等,以外形条索纤细紧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等品质闻名于世。做形是形成针形绿茶独特外形品质的关键工序,通过对茶条施加不同方式、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使茶条产生塑性变形,加之茶叶一些内含成分如果胶质等的黏结作用,使形状固定下来。此外,做形过程茶条的不断旋转、摩擦使叶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增强了细胞膜的透性,促进了茶梗内水分和非脂型儿茶素等可溶性内含物向叶面输送,并减少苦涩味,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并且损伤的叶细胞液泡中丰富的内含物在湿热条件下诱发香气,转化汤色,形成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