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2.
奶牛低血钙与围产期疾病关系的调查王志兰李守君李术(东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哈尔滨市香坊区·150030)奶牛分娩低血钙亦称产褥热,或生产瘫痪,是奶牛围产期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在围产期,由于胎儿、泌乳的需要,机体需要大量的钙,如果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钙缺...  相似文献   

3.
在养牛生产中,奶牛瘫痪的病例时有发生。兽医一般采取静脉补钙、补糖等措施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一而同。下面笔者将多年来应用针炙治疗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1治疗病例1.1奶牛生产瘫痪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性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产后3 d内高发。(1)病因。奶牛生产瘫痪是血钙、血糖急剧下降所致,时常并发镁降低,镁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具有调节作用。该病是由于大脑皮质缺氧,兴奋性  相似文献   

4.
<正>母牛生产瘫痪,也称为乳热病、低钙血症,常发于生产时或产后不久的成年奶牛,是一种急性至最急性、无热的弛缓性瘫痪。通常表现为精神异常、全身麻痹和循环衰竭。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据报道,患生产瘫痪的母牛可使其生产年限缩短3~4年,由其引发的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1病因分析低血钙是导致奶牛瘫痪的主要原因。在母牛生产或接近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笔者在2012年1~3月份共诊治了8头生产瘫痪的奶牛,治愈率在100%。1病因1.1低血钙1.1.1分娩前后大  相似文献   

6.
殷晓睿 《养殖技术顾问》2012,(9):111+183-111,183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饲养数量逐渐增加,产后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奶牛的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这两个疾病,从理论方面将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奶牛发病特征为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酮病是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  相似文献   

8.
从钙代谢机理的角度分析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成因,并指出纠正低血钙和改善血钙负平衡是预防和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milk fever)或低血钙症(hypocalcemia),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陈北亨,2001;肖定汉,1999)。生产瘫痪是机能性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王俊东等,2001)。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此病常见于奶牛及犬和猫,奶山羊也有发生,水牛也有发病的报道,猪则少见(陈北亨,2001;王俊东等,2001)。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发生于第3~7胎(5~9岁),这是由于高产奶牛是一个精细的调节机体,在生化极限的边缘运作,所以易患各种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0.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奶牛发病特征为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极易造成奶牛被淘汰。 1 临床症状 生产瘫痪多发生于3~6胎(5~9岁)的高产奶牛,也有头胎母牛即发生生产瘫痪的。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病,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急性低血钙、昏迷及四肢瘫痪。多见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特别是3~7胎的高产奶牛,大多数发生于顺产后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产后麻痹、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以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及低血钙为特征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多见于3~5胎的高产奶牛,通常在产后3 d内发生。笔者在30年的临床工作中,共接治了121例奶牛生产瘫痪病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发的营养代谢疾病。奶牛发病特征为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产后瘫痪也称奶牛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后72h内多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本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5~9岁的高产奶牛。如果平时不注意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就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到淘汰,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多例,现报告一例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市大凌河镇刘某饲养奶牛10头,2017年3月6日上  相似文献   

15.
奶牛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常见的一个主要病理表现,奶牛血钙正常含量为8 mg/dL-12mg/dL。据报道,绝大部分荷斯坦高产奶牛在分娩后都会发生低血钙症。低血钙可以导致奶牛生产瘫痪,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产后麻痹,也称乳热症,是产后母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舌、咽、消化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低血钙为特征。1病例本人接触的第一例病例是在黄羊牧校门诊时,古浪县某农户家一头奶牛产下双胞胎后发生瘫痪。之后在奶牛场也时常碰到。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病、多发病。通常由低血钙低血磷,生产过程中的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2005年以来,笔者共收治各类瘫痪奶牛37例,对该病的综合治疗做了一些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亦称乳热症(mil fever)或低钙血症(hypocalcemia)又称产后瘫痪,中兽医称之为胎风,或者产后风,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常见于奶牛,在水牛也有发病的报道,奶山羊也有发生。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产奶量最高时期3-6胎的高产奶牛(5-9岁之间)最多发生。而且出现于一生第七到十一胎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母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在分娩后和泌乳开始,对钙的需求大量增加,通过肠道吸收和动用骨骼中的一钙不能满足奶牛需要而必须动用血钙而发生的急性营养代谢障碍疾病,母牛主要以低血钙为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产后瘫痪,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卧地不起,四肢瘫痪,知觉丧失,多发于3~6胎的高产奶牛,治愈母牛在下次分娩时,有可能再度发生。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72 h内最易得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目前对其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不完全是日粮中钙的摄入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而是血钙调节机能的急性衰竭,血液中的钙质随乳汁大量流回乳房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