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12个山西地区栽培较多的鲜食枣品种为试材,测定果实脆熟期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可食率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可食率、维生素C与可滴定酸、固酸比与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固酸比、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和糖酸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重与可滴定酸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545%,表明影响枣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单果重、固酸比、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夏津大白铃’‘晋赞大枣’‘太谷壶瓶枣’‘临猗梨枣’等品种评分较高。本研究筛选出评价枣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单果重、固酸比、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可食率等,为进一步构建鲜食枣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水花牛苹果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天水地区不同种植基地的涵盖10个花牛苹果品种的487份成熟果实为样品,测定果实7项品质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明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概率分级建立各指标的正态分级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简化品质评价指标,为花牛苹果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7个指标均呈正态分布;概率分级结果显示,7个指标均可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各级的平均分布频率分别为9.0%、20.7%、41.4%、20.3%、8.6%;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项指标可简化为5项,即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品种和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气候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单果重;土壤各因子和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椪柑果实贮藏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椪柑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自然贮藏过程中部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椪柑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大小、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椪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经贮藏后前10 d降低,此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椪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逐渐增加,呈现极显著上升。椪柑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芒果果实发育期不同灌溉水量对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贵妃芒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时期不同土壤灌溉水量处理的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果实含水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灌溉水量不仅影响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还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土壤灌溉水量为65%~68%田间持水量更有利于促进芒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重庆主栽甜橙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橙类三大类型品种:普通甜橙、脐橙、血橙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对甜橙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包括果皮颜色、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脐橙单果质量最大,种子最少,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血橙果实品质优于普通甜橙,长寿区的塔罗科血橙品质较佳,可能与其特殊的气候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79-1梨和龙香梨为试材,对2个梨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品质、糖酸含量和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梗长度、果梗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形指数、pH值、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期,79-1梨的果实大小和重量均大于龙香梨,79-1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龙香梨,79-1梨的可溶性糖、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龙香梨;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甜樱桃果实大小及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甜樱桃果实的优质丰产,以美早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期喷施3种不同的叶面肥。结果表明:喷施阿美滋和爱吉富的果实横纵径、单果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喷施泰宝的果实横纵径显著性增加;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整体而言,阿美滋对提高美早果实大小的影响高于其它两种叶面肥,而泰宝对果个大小的影响低于其它两种,但可显著增加果实糖酸比,提升果实品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以‘晚棱’脐橙及其芽变材料南瓜状脐橙果实为试材,连续3年测定其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厚度、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晚棱’和南瓜状脐橙上述10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二者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提取出2个主成分可以反映‘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指标85.843%的信息,根据综合得分式计算,南瓜状脐橙在果实成熟中后期的果实品质优于‘晚棱’。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小的刺梨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指标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品质,分析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是,中小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较大果高,而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含酸量较大果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地面覆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反光膜可促使秋姬李果实提前转色,改善果面色泽,着色加深,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地面覆反光膜可显著提高秋姬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及后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果皮的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红灯、大紫、芝罘红、海龙安2号、乌皮、当地樱桃、莱阳矮樱桃为材料,测定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可滴定酸、单果重、果柄长、果形指数,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的鉴评。结果表明:供试樱桃间果实性状指标存在差异,品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相关性显著。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5%以上,可滴定酸含量在0.66%以下,风味、品质差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9.21%以下,可滴定酸含量在1.42%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品质及囊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差异都很大,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极差分别达5.7和0.43个百分点,固酸比极差达12.8;所有测试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达8.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单果内不同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在3.0个百分点以上。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囊瓣间的差异更小。因此,在不知火桔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采用秋梢结果母枝结果,以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4.
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研究6个授粉品种对鲁丽苹果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授粉品种的鲁丽苹果坐果率均高于65%,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6个授粉品种对鲁丽苹果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糖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新红星授粉后,可以改善鲁丽的果形指数,提高果糖葡萄糖含量。红玛瑙可提高鲁丽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糖、蔗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强固酸比,改善了风味。乙女授粉后果实单果重最高。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新红星、红玛瑙作为鲁丽的授粉品种,具有较好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圆黄梨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曲线相似,均呈"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糖、酸、维生素C、淀粉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甜樱桃成熟过程中糖积累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以‘雷尼’和‘先锋’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以及硬度、果柄拉力、可滴定酸、总酚、抗坏血酸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甜樱桃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为主。随着甜樱桃果实的成熟,其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固比例不断升高。‘雷尼’和‘先锋’樱桃的3种可溶性糖分别在成熟期3和成熟期5迅速积累,然后缓慢增加。果实的硬度和果柄拉力均随果实的成熟不断降低,总酚含量均在成熟期3时急速降低,之后趋于平稳。2个樱桃品种的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雷尼’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在成熟期2之后趋于平稳。完熟期时‘雷尼’樱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和‘先锋’樱桃的抗坏血酸含量有所降低。2个樱桃品种的硬度、果柄拉力、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山梨醇6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甜樱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3和成熟期5分别是‘雷尼’和‘先锋’樱桃糖积累的关键期,果实硬度、果柄拉力和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质量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6年生‘美早’‘先锋’甜樱桃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透湿性反光膜,测定树冠中下部反射光光强、光质,果实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苷含量,研究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设施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透湿性反光膜覆盖显著改善了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环境,离地90 cm和130 cm处,13:00反射光光强分别为对照的5.0倍和3.1倍;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处理果实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亮度、色度值更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值和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简化'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定分析了16个果园'莱阳茌梨'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莱阳茌梨'果实品质评价的各主成分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338%,基本可以反映'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大部分信息,简化后的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矿化度的咸水与淡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灌溉,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矿化度的微咸水滴灌,可以提高枣果实单果重,同时也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枣果实品质;通过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单果重、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4个指标可作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且单果重、纵径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正向标,可滴定酸含量为负向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表明,枣果实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咸淡1∶4、咸淡1∶3、全淡水(对照)、咸淡1∶2、咸淡1∶1处理,可见,用咸水和淡水按1∶4、1∶3的比例配制的微咸水进行滴灌,有利于提高枣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