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镇江郊区五摆渡村利用钢管大棚进行了面积为4000m2的蔬菜四膜套作示范栽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四膜即钢管大棚、竹木中棚、小拱棚、地膜;套栽茬口安排为冬草莓-早西葫芦-丝瓜-速生叶菜.冬草莓产量800kg/667m2,收益7000元;西葫芦产量2500kg/667m 2,收益2000元;丝瓜产量2000kg/667m2,收益1500元;速生叶菜类:生菜产量750kg/667m2,收益1200元,小白菜2~3茬合计产量1200kg/667m2,收益1000元;平均每667m2收益为11500元.  相似文献   

2.
兴科一号无籽西瓜引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科一号无籽西瓜是安徽省无籽西瓜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1999年引进我区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2000年在我区推广种植573hm2,采用嫁接稀植,取得了圆满成功。现简介如下。1产量高、品质好、效益显著根据我办定点跟踪调查,兴科一号无籽西瓜667m2平均产量为4000kg,高产田块达5000kg。该品种外形光滑美观、含糖量高、食味好,平均售价为0.80元/kg,667m2收入3200元;湖南洞庭一号无籽西瓜667m2平均产量2600kg,高产田块3400kg,平均售价0.80元/kg,667m2收入…  相似文献   

3.
李挺 《中国蔬菜》2000,1(1):26-0
小棚马铃薯套种冬瓜,后作接单季晚稻,不仅马铃薯与冬瓜上市季节明显提早,经济效益较高,而且晚稻增产显著。马铃薯每667m2产量1200kg,产值2000元;冬瓜每667m2产量3500kg,产值3000元;晚稻产量比传统模式增加10%以上;全年667m2收入超过6000元,是传统模式的2.8倍。1 种植模式与茬口安排晚稻收割后抓紧翻耕晒垡,在播种前1星期进行整地作畦,畦宽170~180cm,沟宽30cm,高畦深沟,以防渍害。马铃薯于1月中旬播种,播前1个月把种薯按芽眼切块,每千克约40块,切后在刀…  相似文献   

4.
随着蔬菜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泉州市的大棚蔬菜生产急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过3年的探索,冬春大棚丝瓜套种蕹菜经济效益明显,667m的产值为6000~8500元,春节前后以蕹菜为主,4月后以丝瓜为主。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丝瓜采用本地优良品种延陵丝瓜。蕹菜为泰国蕹或台湾蕹,台湾蕹耐低温,产量一般,但品质好,后期市场价格高。2整地作畦结合耕翻晒土,施足基肥,每个标准大棚长30m,宽6m施土杂肥500kg,复合肥30~40kg或腐熟鸡粪50kg。大棚中间作3个宽畦,畦宽1.5m(…  相似文献   

5.
1999—2000年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凯特吉日光温室高密度栽培试验。2000年春,540 m2日光温室收获凯特杏 728 kg,折合 667m2产量 899.2 kg,杏果平均每公斤售价45元,折合 667m2产值40 465元,扣除667 m2建园、日光温室(部分折旧)和管理成本12 000元,平均年收益为 14 233元。 (1)建园及扣棚前管理技术1999年春选用高度1. 2 m以上,基部直径 2. 0 cm以上的 2年生苗建园。行株距 1. 5 m x1. 0 m。土壤为棕壤, pH值 6. …  相似文献   

6.
杜旭光 《食用菌》2001,23(1):25
本站于1998年8月引进双孢白蘑菇露地栽培技术,当年在县良种农场租地种植21344m2.喜获丰收,平均产菇1.75/667m2,产值4725元/667m2,纯效益1925元/667m2。1999年在平坝稻麦(油)两熟区多点示范,面积58029m2,水稻平均产量527kg/667m2,秋春季产鲜蘑菇1700kg/667m2,高产典型户产鲜蘑菇3000kg/667m2,平均产值4420元/667m2,纯经济效益1600~1800元/667m2。比常规种植增收1400元/667m2以上,现将其主要配套…  相似文献   

7.
王艳霞  赵建仁 《蔬菜》2002,(4):40-41
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后铺村马铃薯、大葱复种种植面积约 13hm2,667m2产大葱5000-6000kg,售价0.36-0.4元/kg,马铃薯667m2产2000kg,售价0.7元/kg,667m2产值3490元左右,大葱667m2投入240元,马铃薯667m2投入215元,667m2纯收入3035元。 一、大葱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山东章丘大葱的大梧桐或气煞风品种。 2.播种育苗9月上中旬播种,667m2用种量 0.5kg。播前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覆盖0.8-1…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玉米—番茄二菜一粮栽培技术笔者从1992年起经连续多年试验,探索出一套西葫芦、玉米、番茄高产栽培方法。从3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共计8个月的时间内,实现每667m2耕地平均收入西葫芦嫩瓜1500kg,产值1500元;玉米450kg,产值900元;...  相似文献   

9.
何祖法  朱守山 《蔬菜》2002,(5):33-34
近几年来,我们在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大棚春番茄、丝瓜套种地豆、伏芫荽、青花菜一年四熟五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土地产出率及利用率,一般667m2可产番茄3000kg、丝瓜3000kg、地豆500kg、芫荽300kg、青花菜15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适宜有大棚且设施完善,劳力充足的农户应用。6m宽的标准大棚作2畦,畦宽2.2m左右,两边走道宽50cm,中间走道宽60cm。11月下旬定植番茄4层覆盖(草苫、大棚、小棚、地膜),次年5月上旬收获结束;然后采…  相似文献   

10.
莲藕采用氮、钾、硼配施可增大叶片半径,显著提高产量,以N18K8B1配施产量最高,达377.7kg/667m2,从而增加了净收益,每667m2收益达1054.1元。缺硼、缺钾或减少氮肥用量均影响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氮、钾充足的情况下施用硼肥的效益高,每千克硼肥可增收48.0~164.6元/667m2。  相似文献   

11.
“浙茭二号”茭白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华 《蔬菜》2001,1(2):15-15
“浙茭二号”茭白是由原浙江农业大学于1990年育成,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双季茭白,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县于1998年引进示范,1999年推广,2000年种植面积达150hm2以上。一般秋茭产量1200kg/667m2,夏茭产量2500kg/667m2,比本地四九茭白增产35%。 一、生育特性 浙茭二号为双季茭白中熟品种。田间植株高度150cm,单株有50kg,土壤深耕20~25cm,耕耙要平整,灌水3~5cm。做到田平、泥烂、肥足,确保双季茭白生长需要。 (2)合…  相似文献   

12.
草莓的营养与施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莓适应性强,生态类型较多,目前几乎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在我国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目前单产不高,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露地草莓平均667m2产600—1000kg,远远低于美国加州(667m2产2000kg)。因此,研究草莓的营养特性并制定出相应的高产草莓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草莓产量和改善草莓品质是非常必要的。据报道,草蘩植株体内氮、磷、钾、钙、镁的比例为2:1:2:0.6:0.4。1 草莓的营养特点 草莓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等,此…  相似文献   

13.
贝拉多娜是日本在90年代初选育出的李极早熟品种,。我们于1995年从日本引进,1996年将繁育的速生苗定植于辛集市农业试验场,栽植面积约 0.2 hm2,行株距 5 m×3 m,以同期引进的日本李王为授粉树。1997年开花株率30%, 1998年株产 11 kg, 667 m2产量490 kg, 1999年株产量达60 kg, 667 m’产量2 650kg。市场批发价每公斤5元,经济效益显著。1主要性状1.1植物学特征 树冠自然回头形,树姿开张,主干粗糙,树皮黑褐色,纵裂;枝条着生密,多年生枝灰褐色,1年生枝…  相似文献   

14.
金手指葡萄为日本于1982年杂交育成,因果实的色泽和形状而得名。1993年登记注册,属欧美杂交种。我们于1997年冬从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引入试栽,面积 600m2,株行距 2m × 3m,“V”形双篱架栽培。2000年平均株产19kg,折合667m2产量2109kg;济宁市售价20元/kg,为巨峰的6~8倍。至2001年春已在全县推广改接和栽培面积 6hm2。1 主要性状1.1 植物学特征:嫩梢绿黄色,幼叶浅红色,绒毛较密。成叶大而厚,深绿色,近圆形,平展,5裂,上裂刻中等深,下裂刻浅,锯齿锐,叶背丝…  相似文献   

15.
刘云飞 《蔬菜》2001,(6):10
夏天由于雨水大、气温高,越夏菠菜的种植是个难题。我们利用冬暖式大棚在夏季的歇茬期进行越夏菠菜种植,不但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难题,而且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2年来,在寿光市北洛镇推广种植越夏菠菜面积达130hm2,每667m2产量为1500kg,获效益近1200万元。下面将其种植技术介绍给菜农。 一、选种 选用荷兰比久(Beijo)K5、日本北丰等耐热品种。 二、整地 每667m2施硫酸钾复合肥100kg、50%多菌灵2kg,均匀撒到地面,用旋耕机打人地下,整平地面后,做南北向种植垄,垄高20…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冬春蔬菜的花色品种,调节市场供应,我们于1993年成功地进行了冬暖式大棚冬瓜栽培试验,每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纯收入约2万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通过试验,选用北京一串铃、节瓜等中早熟品种,播种后110~115天开...  相似文献   

17.
大棚栽培厚皮甜瓜在廊坊市已种植十几年,现全市大棚甜瓜每年种植面积达667 hm2之多。由于大棚内气温高,湿度大,加之连年重茬,所以多种病害发生严重。生产上除采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还应注重改革栽培措施。1增施磷、钾肥 冬前在定植行下开30 cm深施肥沟,沟内撒施足量有机肥。早春定植前施肥沟回填土,于沟上层5cm处撒施氯化钾20 kg/667 m2磷酸二铵 10kg/667m2,然后起垄定植。后期幼瓜长至鸡蛋大小再喷0.5%磷酸二氢钾1~2次。增施磷、钾肥可明显促使瓜苗生长健壮,叶斑病、蔓枯病等发病减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饱和正交试验设计,对海蜜2号厚皮甜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9个水平组合中,以“A3B2C1D3”组合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即每667m2基施有机肥1500~2000kg,复合肥50kg,磷酸二氢钾35kg,石灰75kg;每667m2密度700株;留果节位5~6节;单株留果数3个。  相似文献   

19.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象山县引入新疆哈密瓜进行试种,2年的结果表明,浙东沿海地区可利用大棚栽培,关键是品种的选用和高产技术运用。1试种表现1.1产量表现试种在象山半岛的5个农作区5点分布,分别在1月上旬育苗,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中旬坐瓜,6月中旬采收,避开了新疆哈密瓜在南方市场的供应高峰期。2年试种各点产量表现差异不大,阿拉蜜一号667m2产量1200~1500kg,阿拉蜜二号667m2产量1800~2200kg。1.2抗逆性表现较耐高温,大棚内温度达40℃能正常生长,苗期能耐45℃的高温。但极不…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早熟栽培技术蔡万皆吕振设(浙江苍南县藻溪镇元店村325801)利用草莓品种宝交早生着果集中的特性进行早熟栽培,经济效益显著。该品种植株矮小,采用高度密植和不留腋芽的栽培方式,每667m2可摘收草莓达1500kg以上。由于采收期正值2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