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歧杆菌的培养特性和药敏试验是研究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从大熊猫新鲜粪便中分离的两株双歧杆菌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耐温驯化等研究发现,改良肉汤培养基是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体外增殖理想的培养基;2个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均对红霉素、氯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等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在较高温度下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能迅速地增殖,代谢能力大为提高,并与其他乳酸菌协同发酵,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在体外生长良好,不是广谱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
不同乳酸菌对羊酸奶的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静  丁武 《中国奶牛》2011,(2):48-52
研究分析不同乳酸菌对羊酸奶感官与质构特性的影响作用,为筛选优良的羊酸奶发酵剂提供依据。使用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丁二酮乳链球菌发酵羊奶,对羊酸奶的感官品质、酸度及质构特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单一菌种发酵,四种菌发酵的羊酸奶的感官评分排序是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丁二酮乳链球菌,不同乳酸菌发酵羊酸奶的质构特性差异显著,使用双歧杆菌发酵可以获得最佳的质构特性,其发酵的羊酸奶的硬度为34.96g、黏度为802.28g.s、凝聚性为44.65g、粘性指数为137.17g.s、保水力为85.00%;混合发酵剂发酵羊酸奶具有各自不同的感官和质构特性优势,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羊酸奶的硬度和黏度最好,分别达到29.93g和715.09g.s,但风味欠佳;双歧杆菌和丁二酮乳链球菌发酵的羊酸奶的凝聚性、粘性指数和保水力最好,分别达到45.86g、143.49g.s、91.00%,且风味良好。综合感官评价与质构特性,复合菌种双歧杆菌和丁二酮乳链球菌适宜作为羊酸奶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最新的双歧杆菌的研究热点,对双歧杆菌的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及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指出双歧杆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是终生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的益生菌,其形态学、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尤其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每克肠内容物中约含10^8-10^10个,在微生物学上属于原籍菌群,它与其它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了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因为双歧杆菌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所以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下面将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双歧杆菌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歧杆茼是终生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的益生菌,其形态学、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尤其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典型的益生菌,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关系密切,引起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营养学、遗传学、食品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厌氧机理、有关酶系合成、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质粒研究及双歧杆菌制品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从常见双歧杆菌筛选获得高活性胆盐水解酶的菌株并用于鸡胆汁酸的提制。从5种常见双歧杆菌菌株(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中,通过平板Ca2+沉淀法及茚三酮法对活性双歧杆菌进行酶活评价,将高活性菌株的粗酶用于鸡胆汁酸的提制,使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法对所制胆汁酸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对甘氨型和牛磺型鹅去氧胆酸均具有水解活性,婴儿双歧杆菌对甘氨鹅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比酶活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双歧杆菌(P<0.05),比酶活分别为0.48 U/mg和0.27 U/mg。酶法工艺提制鸡胆汁酸的得率为5.34%,提取物中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为70.7%。结果表明:婴儿双歧杆菌具有高活性胆盐水解酶,酶法工艺提制鸡胆汁酸反应条件温和,提取物纯度较高,较为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但其来源十分有限。微生物合成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丙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这些菌体细胞中都含有能将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的亚油酸异构酶。文章仅就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菌种、亚油酸异构酶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11.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式,观察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特性,并探讨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表明,所试4种细菌菌株均表现出很强的粘附Caco-2细胞的特性;粘附抑制试验表明,无论在排斥试验、竞争试验还是置换试验,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均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粘附;杀菌试验表明,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上清液均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上清液用胰蛋白酶、蛋白酶K、乳酸脱氢酶处理后,杀菌作用明显降低,表明杀菌作用是乳酸和蛋白质样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寡果糖具有诸多优良特性,是新型天然风味增强剂及甜味剂,本文探讨了不同寡果糖添加量对不加蔗糖酸奶,特别是含婴儿双歧杆菌酸奶的风味、感观特性的作用,确定了最佳增效添加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生态学的崛起和医学的进展,人们对双歧杆菌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就双歧杆菌的种类、形态、生物学特性和保健功能,以及保健产品和应用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水牛奶双歧酸奶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牛奶乳汁浓厚,营养丰富,固形物含量高达18%。胡萝卜汁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休弄虚作假有抗癌保健作用,还可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把胡萝卜浓缩汁添加到水牛奶中,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与双歧杆菌共同发酵所制成的酸奶,克服了单一双歧杆菌发酵产生的不良风味与口感,具有清香爽口、细腻圆滑的特点,双歧杆菌活菌数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双歧杆菌的应用也已发展到多个方面,如食品、药品、基因工程等.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技术、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典型的益生菌,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关系密切,引起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营养学、遗传学、食品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厌氧机理、有关酶系合成、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质粒研究及双歧杆菌制品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牛奶中分离到一株蜡状芽胞杆菌和从仔猪粪便中分离到一株乳酸杆菌和一株双歧杆菌,经生长特性培养、灌服动物试验,证明这些细菌均为益生菌。蜡状芽胞杆菌具有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合成蛋白能力强,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具有耐酸和生长良好等特点。这些细菌菌液及其产物对动物均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对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细菌作为动物饲料微生物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费氏丙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嗜常温、耐氧、呈多形态杆状,是以丙酸为发酵终产物的安全菌株。费氏丙酸杆菌通常被用作瑞士奶酪生产的发酵剂,使奶酪形成独特的风味和气孔,还能发酵产生维生素B12和丙酸等人和动物机体需要的物质,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和抗炎症等益生特性。作者介绍了费氏丙酸杆菌的安全性、独特代谢途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其在奶酪中香气形成、对人类的益生特性及食品和饲料保护剂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奶酪中香气形成机制,并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产生共轭亚油酸、益生代谢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和幽门螺旋杆菌颉颃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其益生特性,为充分利用费氏丙酸杆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试管混合培养法和纸片法分别对兔双歧杆菌做了生物拮抗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免双歧杆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及病原菌有调节与拮抗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提示在治疗肠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拌饲或饮用对兔双歧杆菌敏感的药物,否则会使肠道感染加重或蔓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试管混俣培养法和纸片法分别对兔双歧杆菌做了生物拮抗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兔双歧杆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及病原菌有调节与拮抗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提示在治疗肠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拌饲或饮用对兔双歧杆菌敏感的药物,否则会使肠道感染加重或蔓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