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47-51
[目的]培育出矮生、花色艳丽的紫薇品种。[方法]通过矮生性状优良、引种美国的矮首领系列(Lagerstroemia indica‘Little chief’)中的2个品种"矮生粉""矮生堇"与灌木紫薇品种"粉娇容""红火球""繁花似锦"进行杂交,并对杂交F_1果实形状、坐果率、结实率、发芽率、成苗率、花色、苗高、地径、分枝数、枝条长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杂交后代蒴果全部呈椭圆形,果实颜色均为黑褐色,不同杂交组合果实大小不同;不同的杂交组合其坐果率、结实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2号杂交组合的坐果率最高,坐果率为73.3%;1号、5号、8号、9号结实率达到了100%,7号杂交组合的结实率最低;杂交苗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矮生亲本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出苗时间较早;以矮生亲本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成苗率高于以矮生亲本为母本的杂交组合;F_1代的花色变异较广泛,但大部分在父母本花色变异之间,亲本间花色相差较远的杂交组合,后代花色变异较大,有红火球作亲本的后代,不论作母本或是父本,都出现了复色花;不同杂交组合的F_1代在苗高、地径、分枝数、枝条长度上的变异不同,其中2号和5号杂交组合的矮化性状较好。[结论]分别从2号和5号杂交组合中选出了3个优良单株,为紫薇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野鸢尾和射干种间杂交F_2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测野鸢尾(Iris dichotoma)×射干(I.domestica)杂交F2代群体(n=61)中每一个体的株高、花径、花数、花色和彩斑等14个表型性状,对F2代与双亲性状差异、群体性状变异、主要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及花色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F2群体性状变异特点,指导夏季开花鸢尾育种实践。结果表明:F2代12个性状中,8个性状的观测值居于双亲之间;除花朵直径和花朵数量外,花葶长等10个性状基本均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外花被长与内花被长和外花被宽与内花被宽的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734,趋于连锁遗传;对颜色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花色和花瓣彩斑的遗传由不同基因调控,但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野鸢尾×射干F2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朵数量、花葶长及花色变异丰富,利于大花、多花、花葶矮生和奇异花色的优良单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收集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开展香型多花蝴蝶兰的杂交选育,观察后代群体主要目标性状表现,获得符合目标性状要求的香型多花蝴蝶兰优良单株。【方法】以15个蝴蝶兰品种为亲本开展蝴蝶兰常规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性状调查分析,并与亲本进行比较。【结果】配对的15个杂交组合中编号16161(PL608×PL321)和编号16162(390×PL321)两对组合成功,在2016年获得成熟蒴果,其他13对杂交组合均没有获得蒴果或成熟蒴果。亲本性状最相近的16161栽培杂交后代群体200株,平地空调催花174株,该杂交组合后代数量多、开花株多、株叶型整齐、生长势强,完全遗传了母本的香味;花朵数量均遗传母本特性,接近母本,多于父本;花色、唇色整体上为父母本花色的调和色,有深浅梯度变化;斑点分布规律同母本,未出现亲本花色之外的花色,符合基本遗传规律。部分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双亲,选育出有香味、花朵数量多、花色鲜亮、开花株形态好的优良单株6株。16162栽培杂交后代群体21株,通过平地空调催花12株,杂交后代均没有遗传亲本的香味,花朵数量多遗传自父本,未选育出香型多花优良单株。【结论】两个亲本相近的香型蝴蝶兰通过杂交,可选育出符合目标性状的香型多花蝴蝶兰优良单株。但由于蝴蝶兰香味遗传背景及机制复杂,在亲本均有香味的情况下,后代不一定能遗传亲本的香味。试验中两个香型蝴蝶兰PL608、PL321可为今后香型多花蝴蝶兰杂交选育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米拉等10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在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遗传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O%;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54.8%、52.1%。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TPS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小麦早代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对选配亲本,杂种后代的取舍,加速基因型的稳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试验对小麦株高、抽穗期及产量性状的遗传趋势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材料与方法1979~1980年用9个小麦品种配成20个杂交组合.4个母本为不同来源的矮秆品种,即矮变1号(陕西,超矮秆)、奥尔逊矮(津巴  相似文献   

6.
Bt基因在水稻杂种后代的优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上述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植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疫病抗性的亲本加性遗传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54.8%、52.1%。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9.
用矮变1号与农林10号小麦矮源,分别以同样的组配方式进行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1)矮变1号株高的遗传,不同于农林10号的隐性遗传方式,可认为控制矮变1号株高遗传的主要矮化基因是部分显性的;(2)矮变1号各组合子二代分离出超矮秆植株的比例显著大于农林10号;(3)相关性分析表明,杂种后代随着株高的降低,不孕小穗增加,主穗粒数减少,穗粒重和株粒重明显下降。但是,不同杂交组合的表现不尽相同。“矮变1号”ד8582-201”,子二代平均株高44.7厘米,在田间以矮、齐、多穗而注目,杂种穗粒性状的表现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以唐菖蒲阿斯特和纪念品2个品种为材料,进行正反交并以阿斯特自交,分析唐菖蒲遗传特性及主要性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色分离广泛,未呈明显的偏母性或偏父性遗传,红色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力。株高、花轴长、小花数、茎秆粗度、小花横径等遗传性状未表现出超亲本现象。通过对F1代主要性状分析,花轴长、小花数、茎秆粗度与株高呈正的线型相关,生长期与株高呈现负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