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拟南芥中Fibdllar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并探索其与ak6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pGEX-6P-1与Fibrilla—r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运用同样方法构建PET-28a—ak6原核表达质粒,获得His—ak6融合蛋白,并运用体外pulldown技术验证二者的相互作用。f结果l在温度为37℃、诱导时间为16~20h、IPTG浓度为0.5mmol/L时,fibrillarin蛋白的纯化浓度最高。试验成功获得了符合标准的RNA,并获得了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清晰的目的条带;pull—down试验结果表明,拟南芥中fibrillarin蛋白与ak6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结论]拟南芥ak6突变体植株可能由于ak6的缺失影响了rRNA前体的加工,从而抑制核糖体的合成,进而阻碍拟南芥茎的生长,使植株表现明显的矮小症状。  相似文献   

2.
牛分支杆菌ESAT-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患结核病鹿的肺组织中粗分离牛分支杆菌制备DNA模板,用PCR对牛分支杆菌ESAT-6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GEM-TE上克隆,经测序确定无误;并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ESAT-6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ESAT-6基因编码的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ESAT-6基因在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各基因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本研究为下—步研制重组标记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针对南方根结线虫食道腺蛋白MiPDCD6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iPDCD6蛋白的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材料准备。【方法】将扩增MiPDCD6基因的功能片段,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MiPDCD6,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根结线虫Mi PDCD6融合蛋白免疫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高纯度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MiPDCD6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后,在诱导剂IPTG浓度1.0 mmol·L-1、摇床温度37℃、转速150r·min-1和振荡培养5 h条件下,成功表达MiPDCD6融合蛋白。ELISA和SDS-PAGE检测表明:将纯化的根结线虫Mi PDCD6融合蛋白免疫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高纯度的多克隆抗体,效价约为1∶50 000。【结论】明确了MiPDCD6基因原核表达条件;制备获得的根结线虫MiPDCD6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和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研究MiPDCD6蛋白在南方根结线虫致病机理中发挥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将编码牛轮状病毒VP6蛋白的部分基因插入到HBcAg的免疫显性区的基因中,构建了pET32aHBcAg-VP6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重组蛋白HBc-VP6是否形成病毒样颗粒。以重组蛋白HBc-VP6皮下注射BALB/c小鼠,对免疫原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重组蛋白HBc-VP6在BL21中主要以沉淀的形式表达,经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HBc-VP6能够自我折叠装配成病毒样颗粒结构,能够与B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HBc-VP6能够刺激小鼠产生抗BRV特异性抗体,同时可以产生相关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试验结果证实,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含VP6和HBcAg的重组蛋白HBc-VP6,并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评价了其免疫原性,为今后牛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是引起幼龄大熊猫腹泻的主要病原,对圈养大熊猫产生了较大的危害。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6是一种载体蛋白,可介导黏膜免疫反应。VP7是轮状病毒结构蛋白中主要的中和抗原。因此,VP6-VP7的融合表达作为候选抗原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存在表达量低、可溶性差以及纯度低等弊端。本研究使用醛缩酶(E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麦芽糖结合蛋白(MBP)3种融合标签,以实现获得表达量高和纯度高的GPRV-VP6-VP7重组表达蛋白。将扩增的VP6、VP7基因片段利用同源重组酶构建到含3种融合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1b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低温诱导表达。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和Image J分析蛋白表达量和可溶性,Western blot分析得到表达的重组表达蛋白正确且具有蛋白活性。实验结果证明,EDA标签能显著促进VP6-VP7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提高VP6-VP7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深入研究ITGB6亚基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整合素β6基因(ITGB6)胞外区,然后将其重组到pET-32a(+)质粒中,经鉴定及序列分析确定获得了重组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及蛋白纯化。[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在94 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对该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ITGB6蛋白抗血清,Western-blot分析表明抗血清可与原核表达的ITGB6蛋白特异性结合,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2 560。[结论]成功表达了牛的重组整合素β6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天然牛妊娠相关糖蛋白(bPAG)不易分离纯化的问题,获得高效异源表达且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bPAG6,为国产bPAG检测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宿主细胞对密码子的偏好性,利用MaxCodonTM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对bPAG6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技术扩增优化后的bPAG6基因,构建proEM-bPAG6重组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然后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效果及免疫反应性,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重组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后bPAG6基因的密码子适用指数(CAI)由0.80提高到0.96,G+C含量由49.4%提高到58.8%,其蛋白编码区(CDS)长度为1137 bp,共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将全基因合成技术扩增获得的bPAG6基因插入proEM载体构建proEM-bPAG6重组载体,经EcoR I和Hind III双酶切鉴定可获得2条与预期结果相符的片段[proEM载体(4369 bp)和bPAG6基因(1176 bp)],测序结果也显示其碱基序列与优化后的bPAG6基因完全一致.proEM-bPAG6重组载体转染HEK293细胞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bPAG6分子量约46 kD.重组蛋白bPAG6可被抗bPAG6抗体识别,即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重组蛋白bPAG6信号肽由N端的前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存在5个N-糖基化位点,其N-糖基化修饰主要位于57Asn、73Asn、102Asn、124Asn和181Asn位点处;重组蛋白bPAG6为分泌性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42.74%)、延伸链(31.93%)、α-螺旋(19.26%)和β-转角(6.07%)组成.[结论]通过基因优化及真核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bPAG6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可作为抗原应用于牛早期妊娠快速诊断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鼠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细胞受体CD163SRCR5-SRCR6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PAM细胞总RNA,通过RT-PCR方法获得CD163SRCR5-SRCR6(第1 417~2 136bp,共720个bp)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D163,经酶切、PCR鉴定和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在BL21(DE3)中诱导重组目的蛋白表达,然后用Ni-NTA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IFA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并初步鉴定多克隆抗体血清结合细胞及阻断PRRSV感染细胞的活性。【结果】克隆了720bp的CD163SRCR5-SRCR6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CD163重组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表明,CD163SRCR5-SRCR6重组蛋白被成功诱导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间接ELISA方法测得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抗CD163SRCR5-SRCR6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05;IFA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抗CD163SRCR5-SRCR6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可与Marc-145细胞结合,且在1∶20、1∶40倍稀释时,能部分阻断高致病性PRRSV SD16毒株感染Marc145细胞。【结论】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表达了CD163SRCR5-SRCR 6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高效价多克隆抗体,其可以结合细胞并阻断PRRSV感染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HPV)-16 E6DNA HPV-16 E6(PLIG)(PLIG-E6)293T NCIH460 G418 4 DNA PCR Western blotting NCIH460 HPV-16 E6 DNA NCI-H460 HPV-16 E6 DNA HPV-16 E6探讨慢病毒法建立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表达肺癌细胞株的可行性。采用重组技术将基因插入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质粒载体中,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与慢病毒包装载体一起转染细胞,收集病毒液,测定滴度后,感染肺癌细胞株。经筛选培养周后,提取细胞基因组和蛋白,分别用和方法分析细胞中和蛋白的表达。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感染慢病毒液的细胞中可检测出和蛋白表达。用慢病毒法成功构建稳定高表达癌蛋白的肺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克隆质粒,得到为225bp成熟ShT—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B2,转化到E.coli 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约9.2%。为重组抗原的制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上牛分枝杆菌(M.bovis)CFP-10、ESAT-6、MPB70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扩增CFP-10、ESAT-6、MPB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分别是321、306、582bp。对牛分枝杆菌广西分离株MBT359进行以上3个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可以从广西分离株MBT359扩增出大小与预期相符的基因片段,经测序证实,扩增出的片段即为3个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广西分离株MBT359的CFP-10、ESAT-6、MPB70基因片段与国际标准强毒株AF2122/97相应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100%。该研究结果为广西牛分枝杆菌流行株主要基因测序、建立广西牛结核病流行株遗传多态性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pEGHLE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Esat-6基因,连接到含有玉米特异性启动子globulin-1的pCR2.1载体上,将globulin-1-Esat6联合片断切下连到含有抗除草剂基因bar的pCAMBIA1300载体中,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质粒pCAMBIA1300GEsat-6,电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对pC1300GEsat-6质粒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Esat-6与预期相符,酶切从农杆菌中所提的质粒,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6-BA对菊花分枝的影响。[方法]以无污染、生长健壮的菊花组培苗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0.1、0.3、0.5、0.7、0.9 mg/L的6-BA,观察菊花的分枝情况。[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0.5 mg/L 6-BA处理与其他5个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0~0.5 mg/L浓度范围内,菊花的分枝数随6-BA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超过0.5 mg/L时,菊花的分枝数随6-BA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0.5 mg/L 6-BA处理的菊花的分枝数最多,分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向含Cr6+的废水中加入筛选的霉菌M、细菌F以及沸石,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对废水中Cr6+吸附的最佳pH值为5;M和F菌的最佳吸附时间均为2 h,M菌的最佳投加量为10μL,F菌的最佳投加量为15μL;沸石对Cr6+也有一定吸附,最大可达到53%。M菌对Cr6+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且Freudlich方程模拟优于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克隆的玉米Hd 6-like基因构建植物过量表达栽体PBI-Hd 6,将Hd 6-like插入带有启动子CaMV 35 S和终止子nos的PBI 121中间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正确地插入该栽体中.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花序法侵染拟南芥,将Hd 6-like基因转入拟南芥,获得转基因Hd 6-ox植株,经PCR检测表明,该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的基因组中.转基因Hd 6-ox植株的花期推迟了24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TDZ和6-BA对枣树继代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狗头枣和骏枣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TDZ和6-BA在枣树试管苗继代培养中的效应并筛选了适宜组合。结果表明,在枣试管苗继代培养中,TDZ与6-BA分别与IBA配合使用时,附加6-BA 1.2~1.6 mg/L比较适合;TDZ的活性高于6-BA,其诱导的不定芽比6-BA的多但芽苗质量显著降低。二者结合使用则可显著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并提高成苗质量,在CY TDZ 0.005~0.01 mg/L 6-BA 1.0 mg/L IBA 0.2 mg/L的组合培养基上可获得最佳繁殖效果。TDZ与IBA配合使用时能抑制试管枣苗生根,但可促使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说明TDZ具有强烈地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并且在枣试管苗继代培养中与6-BA具有很好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采用盆钵试验来探究Sphingomonas sp.DC-6对玉米乙草胺药害的修复功能。结果显示,菌株DC-6具备高效降解乙草胺的能力,仅在48 h就能完全降解50 mg/L乙草胺。当玉米种植于乙草胺含量不低于1.0 mg/kg干土的土壤中,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和叶片卷曲畸形,而当接入DC-6后,玉米植株前期虽生长迟缓,但叶片无畸形,后期生长情况与未受药害的处理组相近。将菌株DC-6接种到含1.0 mg/kg乙草胺土壤中,第3 d时乙草胺降解率为57.14%,而第15 d时降解率达到89.29%。本文通过qPCR技术进一步探究DC-6菌株定殖于玉米根际土的情况,总体上,接入根际土后的菌株DC-6数量呈下降趋势,并且前9 d下降速率较快,之后下降幅度明显降低。加药加降解菌组与只加降解菌的处理组相比下降幅度较小,且在第15 d时DC-6的菌落数平均为245 cfu/g,表明DC-6可有效在玉米根际定殖2周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鼠抗鸭瘟病毒(DPV)UL6基因的多克隆抗体,采用PCR方法扩增出UL6基因,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表达质粒p ET-UL6,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37℃经1.0 mmol/L的IPTG诱导4 h,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将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能正确表达,且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DPV阳性血清反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6 000。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用于UL6基因的表达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