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采用似然函数法对水稻矮生性的主基因和微基因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亲本所携带的矮杆主基因的效应不同,南京11号的矮杆基因效应为40 ̄57cM,一枝腊为52 ̄56cM,A65为33 ̄38cM。微基因修饰作用的标准差在籼、粳组合中分别为13.40cM和8.62cM。主基因和微基因间存在互作,但互作效应和微基因效应均远小于主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花生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包含有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9)及其亲本郑8903、豫花4号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花生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结果]脂肪的遗传受2对连锁互补的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22.88%。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遗传受两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11%,75.00%和60.95%。硬脂肪、花生酸的遗传受两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43%和33.17%。油亚比、山嵛酸的遗传受三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65%和30.70%。[结论]在花生育种中,提高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油酸、亚油酸等脂肪酸品质可着重于主基因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扬州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和浙东白鹅5个鹅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各60只,公母各半,根据鹅脂联素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部分内含子,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鹅脂联素基因内含子上发现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为第16、26位点的A-G、T-C。鹅群中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BB);除豁眼鹅与皖西白鹅、浙东白鹅外,3种基因型在鹅品种两两之间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豁眼鹅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皖西白鹅最低,所有品种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本研究表明鹅脂联素基因在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脂肪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方式。【方法】以用DYM×STS构建的包含233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6∶7)和2个亲本为材料,在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下种植,采用索氏抽提仪测定粗脂肪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条件下家系间胡麻粗脂肪含量均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遗传现象,近似正态分布;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均为4MG-AI,表现为4对具有加性上位性效应的主基因遗传模型,不存在多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80%,99.02%和80.71%,环境引起的变异分别为7.20%,0.98%和19.29%。【结论】胡麻粗脂肪含量受主基因控制,且存在加性上位性效应。在胡麻高油育种中,提高粗脂肪含量不仅要注重主基因的利用,也要考虑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定位水稻闭花授粉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开花机理,利用闭花授粉基因防止转基因作物花粉漂移。【方法】通过EMS对优良粳稻品种H02进行诱变,发现了一个新的闭花授粉突变体8m30。利用突变体8m30与正常开花授粉材料广恢102配制的杂交种和相应的自交分离群体,采用形态特征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统计和遗传分析、基于图位克隆的基因定位等技术方法,对突变体8m30的表型、遗传和基因定位进行研究。【结果】突变体8m30与野生型H02相比,株高变矮,株型变紧,穗着粒密,在整个抽穗授粉过程中,颖花不张开。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的RM21964和RM23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 cM和0.3 cM,两者间的物理距离为160 kb,与标记RM21971共分离,是一个尚未报道的基因,暂命名为cl7(t)(Cleistogamy 7(t))。【结论】水稻闭花授粉突变体8m30由位于第7染色体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位于第7染色体的RM21964和RM234之间160 kb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和育种工作的需要,国内外在棉花性状的遗传研究中,除研究质量性状的遗传外,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性状如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等的遗传,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致认为这些性状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由于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各试验分析结果,往往因材料、地点、年份及分析方法等不同而不尽一致。故欲真正探明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有赖于大量试验资料的累积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黑粒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方法]配制了黑小麦76、黑小麦18、96-45和line2204个黑粒小麦品种(系)与4个白粒小麦品种(系)9-231、宁春16、宁春17和新春22的正反交共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F2、F3植株上籽粒颜色的表现,分析其粒色遗传。[结果]黑小麦76的黑粒性状表现母体遗传,均为不完全显性,黑粒性状受2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line220、96-45和黑小麦18籽粒黑色性状的遗传基因有2对,表现为独立遗传且有互补作用,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结论]可以通过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品种间杂交分别选育粒色不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叶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形态特征直接影响水稻的株型,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本研究利用60Co-γ辐射诱变籼稻9311获得了1份叶片宽度发育异常的窄叶突变体:nal7-2(t)。农艺性状调查显示,与野生型9311相比,nal7-2(t)有效分蘖极显著增加,叶宽、株高、千粒重和结实率极显著降低。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nal7-2(t)叶形变窄是由于大维管束和小维管束的数目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al7-2(t)的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基因定位结果表明,nal7-2(t)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约370kb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由遗传效应较大的主效基因和效应较小的微效微基因控制。在杂交或回交后代群体中检测达到某一序列性状值的株数,通过极大似然检验可以确定控制该性状的遗传模型和各种遗传参数以及各种基因效应的大小。由于不同的遗传模型有着不同的遗传参数和不同的基因表现,需采用不同的迭代运算公式。为使众多迭代公式尽可能统一,该文提出了世代约束和分布约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具有抗逆性强、抗条锈性强和抗白粉性强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用9个中国目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对V8360进行了抗条锈性评价,表明该易位系具有良好的抗条锈性。以条锈菌小种CYR32对V8360与感病品种铭贤169配置的F1、F2、F3和BC1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并对其中一个F2代群体进行了SSR标记。结果表明,V8360对条锈菌CYR32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 V8360。从329对SSR引物中筛选到位于小麦4AL染色体上的4个SSR位点Xwmc161、Xgwm565、Xgwm494和Xcfd257与该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3.
滇I型杂交粳稻DH群体四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滇Ⅰ型杂交粳稻 (寻A×南 2 9- 2 )F1代花药培养的DH群体共 6 7系为材料 ,分析了穗长、一次枝梗数、穗颈长、实粒数 4个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对数 ,4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 :0 70 16 ,0 4 0 87,0 75 0 3,0 5 86 1,基因对数分别为 :6 835 ,2 3 2 0 4 ,8 94 7,17 36 7对。通过穗长、一次枝梗数、穗颈长、实粒数 4个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 ,发现 :控制穗长的多基因间无互作 ;控制一次枝梗数、穗颈长的多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 ,但把一次枝梗数分解成 3个等级后 ,即 1级为主穗一次枝梗数 ,2级为第 1分蘖的一次枝梗数 ,3级为第 2分蘖的 2次枝梗数 ,遗传力分别是 :0 2 0 6 0 ,0 2 0 4 6 ,0 135 6 ,基因对数分别为 :2 1 90 5 ,2 6 0 4 5 6 ,38 2 883对 ,基因间都无互补作用 ;影响实粒数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转溶菌酶基因水稻D2-1-1为亲本,分别与常规品种戊系28,楚粳香1号进行杂交,对外源溶菌酶基因在杂交后代的遗传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异的PCR分子检测表明:2个杂交组合的F1代为杂合型,均含有外源溶菌酶基因; F2代发生分离,其中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阳性植株与不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阴性植株的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例,由此表明该基因在水稻中能以单位点显性方式稳定遗传,并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同时也证实了在转化过程中,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的溶菌酶基因是单拷贝。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黑刺自交系PI197088(P1)和白刺自交系SA0422(P2)为亲本构建的592株F2群体为材料,对黄瓜果实黑刺基因B2进行定位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遗传分析:性状调查结果为F2群体中黑刺株与白刺株的分离比为9∶7,初步判定黑刺性状由2对基因控制。(2)测序比对:比对亲本中的黑刺基因B(Csa4G003095),发现SA0422的B基因转录区存在单碱基突变,引起转录本拼接异常,导致编码产物出现18个氨基酸的缺失。(3)基因分型:用与B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分析表型为白刺的单株,结果呈现3种不同的基因型,推测在PI197088和SA0422及其后代群体中,果实黑刺性状由B基因和另一个基因(命名为B2)共同控制。(4)基因定位:利用该F2群体,通过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获得与B2基因连锁的SSR标记5个,构建了B2基因的SSR标记连锁群。得到以下分析结果:研究分析表明黄瓜果实黑刺由2对基因(B和B2基因)控制,本研究将B2基因定位于黄瓜第5号染色体上,与两侧最近的连锁标记(SSR13237和SSR03514)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94和2.42cM,这些结论为后续的B2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对17个桑树(Morus alba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对SSR引物扩增产物在17份桑树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17份桑树品种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异范围为0.550 9~0.905 7,平均遗传一致度为0.728 3,大十与康利1号的遗传一致度为0.905 7。利用桑树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7个桑树品种分成4个大类。这一结果与《中国桑树品种志》上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水稻穗部簇生突变体(Cl-dz)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育种材料后代中获得1个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簇生穗突变体(Cl-dz)。其表型特征为:在二次枝梗顶端有2~3个小穗簇生在一起,呈"W"形态。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利用突变体Cl-dz与保持系冈46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6号染色体的SSR标记RM6036与RM134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6cM和7.0cM。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及PCR-SSCP技术对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GHSR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探讨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这两个山羊品种GHSR基因外显子2和3’侧翼序列各检测到1个SNP(G200A和T628C)。其中,G200A为同义突变,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定义为GG、GA和AA,而在外显子1和5’侧翼序列未发现多态位点。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GHSR基因外显子2等位基因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基因型与生长性状间关联分析显示,3个试验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GA基因型和AA基因型(P0.05),且贵州黑山羊公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的体重和体斜长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而其它指标间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初步认为:GHSR基因可望作为影响贵州地方山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9.
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GH)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涛  路宏朝  陈锐  周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435-444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动物和中国几个地方马种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为宁强矮马起源和矮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试验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马品种间29个位点发生遗传变异,编码区11个位点发现遗传多态现象。以蒙古马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为标准,宁强矮马仅在1 765位点的变异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以生长激素的mRNA序列为基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宁强矮马和德保马67的同源性为100%,与百色马的同源性为99.8%,与蒙古马的同源性为99.7%。【结论】马属动物生长基因序列与猪和狗的同源性较高,宁强矮马1 765位的G→A可能影响到宁强矮马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的T1,T2代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其遗传行为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不同材料中的遗传行为不同,TrxS基因在Harrington中符合3∶1的遗传比例,PCR-Southern杂交结果说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而在Franklin后代自交过程中发生丢失而不能稳定遗传.经PCR跟踪检测,得到转基因大麦纯合株系.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除生育期比对照提前4 d外,其它农艺性状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